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时间:2022-10-22 01:45:39

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秀传统,是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国有企业保持活力的主要源动力,在历史各时期都发挥重要作用。当前企业提倡社会责任感已经成为世界潮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步认识到企业作为社会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该是一味追求利润的工具,更应该关注社会责任。企业行为作为社会行为的一部分,必然会对整个社会经济、环境产生一系列影响。现代企业要对社会负责、对员工负责,在这个背景下,我国企业也开始思考企业社会责任的问题。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企业,国有企业在关键行业和领域的控制力,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主导作用是其他任何企业都无法比拟的,其不仅在创造利润、增强国民财富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也要在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引领方面做出表率。近两年来,国家领导人也在不同场合反复提倡国有企业要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要为其他企业做出榜样。在这种大环境下,国有企业要带头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要在企业内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融入企业文化和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和觉悟,尤其是在当前,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国企员工思想出现了一些波动,特别是当改革触动员工的原有利益时,会遭遇到极大的阻碍,这时如果国有企业能够加大宣传力度,在企业中倡导社会责任,号召员工们舍小家、顾大家,以提升自身工作价值和满足社会需要为出发点,更好的配合国企改革与发展。

一、社会责任视角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之路

第一,加强宣传,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目前,很多国有企业并没有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以及对子孙后代的意义所在。国有企业作为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到带头在企业内部进行社会责任的宣传,及时向企业管理者和职工群众宣传、介绍有关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原因及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知识,开创企业管理的新领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员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让员工们知晓,如果我们一味注重生产和企业利润,不遵从市场规律、不考虑企业社会责任,我们的企业就会在未来的竞争中丧失主动性,会极大的损害企业的形象。尽管国有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会增加一些成本,但这些成本的付出是值得的,对于企业日后所获得的社会评价和良好形象宣传而言,是微不足道的。作为负责任企业的国际形象能为企业带来的不仅是用户的信赖,还有企业员工的自豪感和满足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打好基础。企业在宣传时,要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以情感人,将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真正灌输到员工内心深处,消除员工思想认识上的隔阂,思政工作者可以搜集一些典型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事例,通过广播或者厂报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职工企业社会责任感,也可以请一些知名企业家进行讲座,员工们对这些优秀企业家们在创业过程中履行社会责任的事例引起共鸣,从而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第二,身体力行,履行社会责任。

国有企业倡导社会责任感不要仅仅停留在口号上,也不能仅仅作为规章制度出现,而没有落实到日常的行动中。国有企业要把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日常的工作来进行,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要处处体现社会责任意识,展现负责任企业形象。首先企业要从自身做起,一个对企业员工都承担不了责任的企业是不可能承担社会责任,国有企业要在保护劳工权利、遵守企业法律法规方面加强投入力度。企业员工也要身体力行,对于普通员工而言,只要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坚守工作岗位,履行工作职责,按质按量完成生产任务就是在为社会责任尽力。不同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容也有细节上的差异。例如对于食品行业而言,企业管理者和员工要把维护食品安全作为工作重中之重,这也是企业的首要责任,企业员工要从食品采购、生产、包装、运输等环节确保食品安全,履行社会责任。除此之外,国有企业也要在发展慈善事业、保护弱势群体等方面做出自己更大的社会责任。企业的慈善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也体现在企业的经常性社会责任活动中,但遇到社会大事件,如地震、暴雪、洪水等自然灾害时,企业救助灾区的慈善行为就是具有典型性的集中性社会责任的体现,这种慈善行为不仅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在典型时期还为受灾人民减轻痛苦提供帮助,加深社会对企业的良好印象,对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也具有推动作用。可见,企业社会责任经常性与集中性相结合,不仅有助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更有助于企业社会责任长期、持之以恒实行。

二、结语

总之,在倡导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国有企业要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有所档案,要做出表率。尽管国家并没有从规章制度方面对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做出强制规定,但社会转轨期出现的诸多不和谐现象,诸如生态环境恶化、贫富差距过大、保障制度不健全、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都需要国有企业从战略的高度上认清国有企业坚持科学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并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树立起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目标和价值追求目标。

上一篇:温性物品 第12期 下一篇:关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价值取向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