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时间:2022-10-22 01:04:18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习惯的过程。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孔子云:“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那么我们如何根据低段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呢?下面简单谈一谈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是如何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

一、注重创设情境,使学生乐于倾听

学习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作为一名老师就是要想法设法从中为学生寻找和创造乐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如“淘气”“笑笑”“智慧老人”和“机灵狗”,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第一册6、7的加减法,教材提供了许多故事情节,如同学们去野炊,在草地上捉蝴蝶、看到叔叔摘向日葵、池塘里的动物游玩等。上课时,我借助这些题材,或以故事导入新课,或让学生看图讲故事,再根据故事情节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故事贯穿教学始终,并且鼓励学生多讲多说,注意力便自然而然地集中于教学中。再如,在“正数与负数”一课中,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给吸引过来了,学生都安静的倾听着。刘翔在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半决赛中,110米栏的成绩是13.42秒(出示刘翔奔跑的图片),当时赛场风速为每秒-0.4米。讨论:风速怎么会有负的?生1:风速和刘翔是对着跑的,如我代表刘翔,刘杰代表风速,我们俩相对跑,说白了刘翔就是在顶着风跑。如果风速度是+0.4米,又是什么意思?学生在模拟、语言描述、互相补充中,倾听他人发言,借鉴他人经验,把课堂教学推向了高潮。

二、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倾听

1.明确“听”的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首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如在教学中就明确提出“学会倾听要五心”,即倾听时做到: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2.教给学生科学的倾听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结合课堂实际,教会学生倾听的方法:比如要边听边动脑子,筛选比较,分析综合,抓住中心,记住要点;要学会“听话听音”,听出“话中之话”,言外之意;要边听边“察颜观色”,留心说话者的语气情感,以求进一步理解对方讲话的含义。

三、运用策略,让学生善于倾听

1.展开竞赛

抓住小学生好胜心强、不服输的特点,结合数学课堂的实际环节,适当地开展一些竞赛,有时处出于教师的一句话,如“比一比,哪组做的又对又快?”“比一比,哪位小朋友坐得最好,听得最认真”,这下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听的特别认真,进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2.让学生当好小老师

学生学会倾听,有时在教学法中也可以轮换一下角色,教材中某些新知识有的学生已掌握,这样的内容,我们就大胆放手,让学生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课。如教学“8、7、6加几的加减法”时,学生根据学过的“9加几的加减法的方法”,能想出计算方法,就让多个学生发言,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因为同学们得到了老师的认可,所以讲的特别详细,下面的学生听得十分认真。课堂上练习题有机会也让学生充当小老师,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适时恰当地评价学生

课程标准提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容易分心,因此要注重用激励的方法,正确适当地评价调动学生“倾听”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利用语言及时表扬正在倾听的孩子,如一次教学“乘法分配律的应用”练习“25×48 ”一题时,我说了一句:“25×48可以看成25×(40+8),计算很简便。”马上就有学生说:“把25×48看成25×4×12不是更简单了吗?”当场我高兴地表扬了他,并且对大家说:“教学相长,他想的比老师的好,老师应该向他学习。”这一教育契机的捕捉,盘活了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受到了很好的启发,积极竖起小耳朵,认真听讲。

4.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的低年级的孩子都有喜欢模仿的心理,在课堂中让学生评评“最文明的听众”“谁的耳朵最灵”,或者让他们学学××的样子等等,使学生的行为有个可以依托评价、模仿的标准,既是对受表扬同学的鼓励也是对其他同学的激励。

教师也是孩子们的榜样,我们应该以身作则,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自己首先带头倾听,决不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打断学生的回答。对学生的发言,及时给予适当地评价。

四、强化训练,发展学生的倾听

倾听是一种意识、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能力。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它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坚持到每一堂课中。倾听作为人的一项基本技能,在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后,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可通过教师长期坚持训练,得到不断的提高与完善。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听问训练、听记训练,听后复述训练等等,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

总之,倾听是把金钥匙,它能为学生打开更广阔的交流空间。锤炼学生倾听能力,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捕捉教育时机,适时引导,不断地训练学生学“倾听”,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从而形成“认真倾听”的能力。使学生在听中生疑、听中解惑、听中积累、听中成长,听出聪明的头脑,听出精彩的人生。

上一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写作的创作性思维 下一篇:农村初中音乐学习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