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程勘察中的要点问题探索研究

时间:2022-10-22 12:27:51

地质工程勘察中的要点问题探索研究

【摘 要】本文主要就地质工程勘察中的要点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地质工程勘察在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由于我国地质勘察技术发展的时间较短,技术有限,所以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结合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创新地质工程勘察技术,推动我国地质工程勘察技术的发展。本文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地质勘察;施工;研究;工程;

前言

工程地质勘察的情况关系着整个建筑物的安全性,是工程开展的先决准备工作,准确的地质勘测可以有效的制定施工计划,节约施工因地质因素的影响造成的经济损失,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陈本,准确的勘测可以从根本上节约施工成本,它是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因此,地质工程勘察人员要严格执行建设程序、规范市场行为,提高自己的责任专业知识和责任意识,及时更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我国地质工程勘察行业的发展创新做出贡献。

一、地质工程勘察的任务和意义

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对工程建筑物的地质存在影响的因素而进行的调查工作。勘察的地质因素包括地质构造、水文条件、土和岩石的力学性质、一些天然的地质现象等,然后根据需要设计的工程特点对建筑物语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价,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案。从而确保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其中勘察任务主要包括下面五个内容:(1)对研究区域的地貌、水文、气象、遥感图片、地震记录以及已有的勘察报告等资料进行收集;(2)完成工程地质的调查和测绘;(3)工程地质勘探见工程地质测绘和勘探;(4)对相关因素进行测试试验,如岩体力学试验和测试;(5)整理资料并编写地质勘察报告。

二、地质工程勘察中存在的弊端问题分析

1、不够重视地质勘察报告。由于受到现有建筑工程基础设计理念与技术模式的限制和影响,工程设计人员又是仅把地质勘察报告作为参考资料,对其中涉及的水文,地质等数据没有进行仔细的眼睛,没有全面的考虑一些技术参数以及提出的建议。有的工程设计人员不懂地质却偏要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勘探要求,还有的自身对地质专业一知半解却自以为什么都会,不结合地质勘探报告去施工,严重破坏地质体的自然结构,造成重大工程事故。

2、缺乏专业上的有效的沟通。地质勘察人员往往将工作的重点放在报告的专业性与理论性上,对于整个报告的阅读性却忽略了,从而往往导致设计人员在阅读时出现技术障碍。由此可见,国内建筑工程基础设计工作中,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缺乏有效的结合与互补,难以全面发挥两者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和作用,最终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的无形浪费与损失。

3、勘测周期不合理。从工程地质勘察到地质报告的提交需要一定的工作周期,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但有些工程没有基础性的前期投入,一旦要报项目,立即就要求提交地质报告;还有些工程是今天提交了可研报告,明天就提交初设报告。这种不合理的情况多发生在地方政府的项目上。减少勘察周期的后果往往是在地质条件没有完全掌握的情况下进行施工,投资后资金无法收回,只能不断的修改设计,不仅造成了巨大的财力、物力的浪费,而且很容易留下工程隐患,可能造成重大工程事故。

4、技术管理不完善。对地质工程勘察质量进行有效管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年来一些单位提交的勘测设计报告中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情况。例如:报告的编制人中没有地质专业负责人,报告和图纸中的错误也较多。这种现象不仅会延误工程报批的时间,也会损害勘测设计单位的质量水平。还有勘察技术人员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也有待提高,勘察各专业缺乏内部沟通、技术交流,对各自技术服务的对象和技术发展状况不了解,导致碰到重大项目和复杂工程时束手无策,不知应采用何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去解决所碰到的技术问题。

5、对地质勘察的设计不深入。具体表现为对新技术和新材料的设计过少,缺乏对新方法和生产新品种的创新型。没有从实际出发,考虑工作人员的技术素质和装备情况,挖掘技术人员的潜力,选择最佳的地质工程勘察方案。对所要采取的措施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可能出现的效果没有考虑完全。

6、标准意识差。具体表现为缺乏对相关文字的校对,公式和数据表示的不准确,图表不够清晰,名词、术语、符号、代号和计量单位与有关法规和标准不一致。对自身的认识不客观,对技术方案和作业方法分析过于草率,对设计思想的评价偏高。

7、不按规定操作。片面的追求节省经费,不按规定操作,其结果会累积大量误差,使工程精度下降。有时操作造成的误差没有及时被发现有可能使工程出现事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威胁他人的生命安全。这样不仅没有节省经费、缩短工期,反而造成测量工作的极度被动。

三、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1、严格执行建设程序、规范市场行为、推行全程化监理科学的建设程序应当遵循“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不按原则办事,必然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市场的规范,仅依靠勘察单位的自律机制是不够的,还需要建立有效的行业约束机制。一方面必须仰仗政府主管部门按国家的法律、法规,对项目招投标和实施过程中的行为主体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管理,另一方面应积极推行工程监理全程化,采用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当行为的发生,保证勘察质量和投资效益最大化。

2、加强室内、外测试新技术和施工检测、监测技术的使用,通过其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经过分析、对比,建立它们之间的经验关系,并通过工程施工检测、监测所获取的实测资料反算得到的参数作为对比依据,确保所提供的地质工程设计参数的可靠性。

3、加强对勘察技术人员的定期培训,促进其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勘察单位施行内部岗位轮换制度,促成勘察各专业的技术交流、知识渗透,尽可能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各种有关的学术活动和讲座,达到扩大勘察技术人员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的目的。强调对新技术的应用和实践,如各类静力或动力有限元计算、基坑支护设计计算、沉降分析、数理统计、地基与基础协同作用分析、地震反应分析、渗流分析等。另外重视学习规范、规程中的条文说明,技术人员要认真研读,条文说明中有丰富的信息,对于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及正确理解规范、规程具有重要作用。

四、结语

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是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的基本目的。地质工程勘察对社会和国家都有着重大意义。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地质工程测量科技虽有很大进步,但仍然不能与科技发展相平衡,所以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要针对这些问题不断发展创新地质工程勘察技术以减少或消除地质工程勘察中存在的弊端。本文在此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观点。

参考文献:

[1]覃成恳.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7

[2]文汉平.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的相关问题[J].科技资讯,2008

[3]卢纬,蒋红荣.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相关问题的分析[J].四川建材,2009

[4]赖惠明.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探讨[J].四川建材,2007

[5]陈新默.软土地基勘察技术研究现状及若干问题的探讨[J].土工基础,2006

上一篇:有关电气节能问题的探索与研究 下一篇:幼小数学教学衔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