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氟西汀治疗前后血清IL 1β\IL 6水平变化的研究

时间:2022-10-21 10:27:51

抑郁症患者氟西汀治疗前后血清IL 1β\IL 6水平变化的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IL 1β、IL 6在抑郁症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白介素 1β(IL 1β)及白介素 6(IL 6)水平, 48例抑郁症患者采用氟西汀治疗为期4周, 对照组同期选择36名心身健康的正常人。结果 抑郁症患者组治疗前血清IL 1β和IL 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抑郁症患者血清IL 1β和IL 6水平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抑郁症;白细胞介素 1β;白细胞介素 66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有着多种假说,但目前研究结果尚不一致。近十几年来,抑郁症患者的免疫异常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抑郁症患者病因的研究中,对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调节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入,IL 1β和IL 6在炎症和免疫反应的启动和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 是炎症反应系统被激活的直接标志, 与抑郁症发病有关。许多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存在细胞因子介导免疫功能异常,提示细胞因子在抑郁症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本研究旨在探讨抑郁症患者抗抑郁药物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为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研究对象 为2008年6月至2009年10月在本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抑郁症患者,并知情同意。

1.1.2 入组标准 ①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 10)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 3)单项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②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24项版本)≥20分;③近1年内未用过免疫调节剂、各类抗抑郁剂和情绪稳定剂,未接受过电抽搐治疗;④近2周内无感冒、发烧等感染性疾病史及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史;⑤无内分泌疾病;⑥无心、肝、肾疾病及其他严重躯体疾病,无酒精和药物滥用史;⑦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和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无异常;⑧排除怀孕、哺乳期及月经期妇女。共选入48例,其中男22例;女26例;年龄17~56岁,平均(37.45±10.6)岁。

1.1.3 对照组 与抑郁症组同期选择36名心身健康的正常人,其中男12例;女24例;年龄18~52岁,平均(33.60±10.84)岁。在年龄与性别上与抑郁症组匹配,二者无显著性差异。均要求无精神病家族史,近2周内无感冒、发烧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史。

1.2 方法

1.2.1 临床资料评定

入组时、治疗干预后4周末, 分别对抑郁症患者进行一次Hamition抑郁量表评分, 以第1次Hamition抑郁量表评分作为抑郁症严重程度指标, 以Hamition抑郁量表减分率来评定治疗后疗效。

1.2.2 治疗 所有患者均选用5 HT重摄取抑制剂(SSRI)氟西汀单一抗抑郁治疗。有睡眠障碍的患者同时合并应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时间为4周。

1.2.3 标本采集和处理

抑郁症患者在治疗前1天、治疗4周末和对照组均在上午6:00~8:00采集5 ml肘静脉血,EDTA抗凝。在自然状态下放置半小时后离心10 min,分离出血清,置于 700C冰箱保存,待样本收集好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一次性检测IL 1β、IL 6。对照组仅采血一次。试剂盒由北京环亚泰克生物医学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2.4 统计方法

检验结果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处理,各定量数据均采用均值和标准差(x±s)表示,方差分析及t检验,用于组与组间比较。

2 结果

2.1 抑郁症组治疗前与对照组血清IL 1β、IL 6 水平比较 见表1。

表1

抑郁症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血中IL 2、IL 6水平的比较(x±s)

组别例数

IL 1β(pg/ml)IL 6(pg/ml)

治疗前治疗后差值治疗前治疗后差值

对照组365.39±2.735.39±2.7332.48±18.7832.48±18.78

患者组4811.48±5.326.36±4.725.12±5.4047.26±22.8736.56±21.8310.70±18.85

t2.980.573.242.230.720.62

p<0.01>0.05<0.01<0.05>0.05<0.05

抑郁症患者组治疗前血清IL 1β(11.48±5.32)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5.39±2.73)pg/ml(P

作者单位:132011吉林市精神病医院

2.2 抑郁症组治疗后与对照组血清IL 1β、IL 6 水平比较 见表1。

抑郁症患者组治疗后血清IL 1β(6.36±4.72)pg/ml较对照组(5.39±2.73)pg/ml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 6(36.56±21.83)pg/ml略高于对照组(32.48±18.78)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抑郁症组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清IL 1β、IL 6 水平比较 见附表。

抑郁症患者组治疗后血清IL 1β(6.36±4.72)pg/ml较治疗前血清IL 1β(11.48±5.32)pg/ml显著降低(P

2.4 抑郁症患者血清IL 1β、IL 6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 以抑郁症患者治疗前HAMD总分来评定病情严重程度, 经相关分析, IL 1β、IL 6与HAMD总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072,0.125, P 值分别为0.572, 0.487, 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病理状态或综合征。它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并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而抑郁症导致的自杀发生率越来越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大量的研究已证实精神状态和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即精神活动能调节免疫功能,而免疫系统的紊乱不仅能导致机体疾病,也与心理、精神、行为、性格和衰老的变化有关。

IL 1β和IL 6属于前炎症细胞因子,又是神经 内分泌 免疫网络中的重要递质。研究表明, 抑郁症患者外周血中IL 1β、IL 6高于正常对照组[2], 本研究结果与之一致。抑郁症患者治疗前血清IL 1β、IL 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说明抑郁症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升高。支持Maes 等[3]提出的抑郁症免疫反应假说。国内杨权[4]等的研究结果不支持此观点, 他们发现抑郁症患者血清IL 1β、IL 6水平与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 不支持抑郁症患者存在广泛的免疫激活。

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与研究的方法或样本有关。本研究还发现,抑郁症患者经过4周治疗后,随病情明显改善, 血清IL 1β、IL 6水平显著下降, 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提示血清IL 1β、IL 6水平可能是抑郁症的一个状态指标。Levine 等[5]报道抑郁症可能伴有免疫系统激活和炎性反应, 且认为血清IL 1β与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但本研究通过治疗前HAMD评分与血清IL 1β、IL 6水平的相关分析, 未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直线相关性,说明抑郁症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尚不能仅用免疫系统激活来解释抑郁症的发病机制。

近年来,精神神经免疫学为揭示精神疾病的生物学发病机制开辟了新领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构成了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网络, 共同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调节人体功能,三者在抑郁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 抑郁症的免疫学研究,尤其是对IL与抑郁症的关系的研究,虽然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结果颇不一致,但是,多数结果表明,IL与抑郁症的发病及临床表现有关。一些学者提出的抑郁症发病的免疫学假说尚有待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参考文献

[1] MaesM. Evidence for an imm une response in major depress ion:are view and hypothesis. Prog N europsychoph arm acol B iol Psychiatry,1995, 19:11 38.

[2] 范长河, 谢光荣, 周亮,等. 抑郁症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和急性期反应蛋白水平及其意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0, 26(5):272.

[3] MaesM, Vandolaeghe E, Ranjan R, et al. Increased serum in in tertlekin 1 recep tor antagonist concentrations in major depression. A ffect D iserd, 1995, 36(1):29 31.

[4] 杨权, 林凌云, 李景吾,等. 抑郁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研究.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1, 34(1):13 14.

[5] Levine J, Barak Y, Chengappa KN, et al. Cerebrosp inal cytokinelevel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depression. Neurop sychobiology, 1999,40(4):171 176.

上一篇:过敏性肺炎误诊1例 下一篇: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