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催生真情 品格唤来品格

时间:2022-10-21 09:52:45

2005年3月4日,在上海电视台开播的《真情实录》这档情感类的新闻专题节目,以“小人物,大情怀”的视角讲述百姓身边的真情故事,努力弘扬百姓生活中的人性光芒。由《真情实录》专题节目衍生而来的“真情人物”年度评选活动,与节目结合,有观众参与,以生活中的凡人凡事为评选对象,以“让掩埋于平凡中的金子,因为你的发现而闪亮”为号召,树立起一批感动百姓、感动社会的道德楷模。平凡生活中的小人物,因其非凡的人生经历走进了节目,又因节目的“打造”成为生活里小人物的非凡代表。无论是节目本身,抑或节目之外的评选活动,在几个层面上进行着情感的互通、切实的互信、良好的互动――生活与节目的互动,节目与评选的互动;凡人凡事与电视人的互动,电视人与观众的互动;评选活动中公众与真情人物的互动,真情人物之间的互动,以及媒体间的互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互动,等等。而在这情感的交融和互动中,人们共识于“真善美”,共振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真情催生真情,可以说,一档源于生活、朴实生动的节目,一个根植于百姓、动员广泛的活动,都是在张扬人性、维护人权、讴歌人情,践行着“以人为本”的理念。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在迄今为止的传媒中,电视的传播功能和影响力无疑是最出类拔萃的,其道德引领和教化能力也是显而易见的。“在经历了血腥的厮杀之后,报刊业已不敢自居老大,电影和广播也败下阵来,只见电视雄赳赳、气昂昂地迈开大步,心安理得地前去填饱自己的屏幕,征服广大的观众”,曾任法国新闻学院院长、法国广播电视高级委员会成员的弗朗西斯・巴勒在他的专著中形象地做了这样的描述。据他的分析,传媒是对人们的思维、行动和感觉的模式进行“按摩”。传媒并不是绝对中立的手段或技术,而是通过对我们认知感性世界的方式悄然施加不可抗拒的影响,以达到左右文化和社会秩序的目的。这样的阐述应该是符合实际的。无论感知与否、承认与否,事实上每个国家的传媒都是在对民众实施“按摩”,产生不可抗拒的影响力,其中电视以其独特的魅力,“按摩”的力量和作用尤甚。

然而,传媒的“按摩”需要艺术和技巧。传播学家埃里克・麦克卢汉在论及传播时有一个比喻:鱼饵对鱼是重要的,是要让鱼感兴趣的,但鱼钩的真正效果在钩子,而不在鱼饵。鱼钩和鱼饵的效果是分离的。这种观点,说白了,就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乃对立的统一,“鱼饵”仅仅是让鱼上钩的手段,“鱼钩”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如果说鱼饵是显性的,那么鱼钩则是隐性的。且不论西方传播学家的政治信仰和立场,仅就传播的理念与艺术而言,着实高明。国外的那些引人入胜的电影和电视剧,哪一部是空洞乏味的说教?然而却在那些动人的故事、曲折的情节,甚至若无其事的对白里,无不渗透着西方文化以及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可以没有一句大道理,却实实在在地宣扬和传播了他们的主流价值观。欣赏、感佩之余,难道不值得我们从中感悟和借鉴些什么吗?

《真情实录》节目及其所延伸的“真情人物”年度评选活动,最可贵之处便是把握了道德教化的真谛,以寻常百姓非常态下的故事为切入口,凸显亲情、友情、爱情、大爱之情……将平凡、感人、普遍等元素融为一体,将新闻性、时代感和教育意义整合渗入其间,将真正的宗旨――道德教化蕴涵于生动形象、催人泪下的人物与故事中,令观众可感、可近、可亲、可信也可学。英国哲学家罗素在《论教育》中指出:“没有人会对别人秘而不宣的美德说长道短”。真情故事,往往会牵涉百姓的私事、家事,带有一定的隐秘性,长期鲜为人知。而一旦在电视上讲述,由于是对美德的褒扬和赞颂,观众会产生一种新鲜、好奇的感觉,进而被感动、受感染,于是,节目的亲和力立现,道德的感召力便油然而生。

歌德深谙人际感应的微妙和榜样的向心力,他曾说过“品格唤来品格”、“赞美别人就是把自己放在同他一样的水平上”。《真情实录》唯其“真”、唯其“实”,激起观众心灵的共鸣,唤来舆论的回应;而对“真情人物”评选活动的投入,有形无形中就是使参与者“把自己放在同他一样的水平上”,道德楷模的效应得以悄然发挥,逐渐彰显。电视情感类节目,乃至电视的全部传播内容“激励人、鼓舞人、引导人、教育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不正在于此吗?节目的品格、活动的品格、人物的品格,激活了公众的品格,升华了社会的品格。

创新整合,有容乃大

在新媒体应运而生、加速生长,多媒体竞合并存、比肩共荣的时代,每一种媒体都需要有正确的定位,既认识自身的优势、也正视先天的弱点,懂得取长补短的方略,唯此方能与时俱进,保持活力。在一年前考察人民日报社时,提出要坚持用时代要求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努力使新闻宣传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他还要求我们,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把握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宣传资源,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这表明我们党善于驾驭现代传媒,提升执政能力的科学理念日趋清晰,日臻成熟。这就意味着每家传媒、每块版面、每档节目、每个活动,都需要努力创新,不断整合,为“舆论引导新格局”的构建各司其责、各尽所能。

《真情实录》及其“真情人物”评选活动的一大亮点正在于创新和整合。无论已创办五年的《真情实录》栏目,还是进入第六届的“真情人物”评选活动,其发展轨迹均充溢着创新精神。并十分注重多媒体力量的整合。形式上,节目加大频次,从周播扩展为日播,评选活动从自家单独开展延伸到多媒体的联动;规模上逐渐扩大,共同主办的单位越来越多;方法上,也力求出新,如评选活动新增网友提名环节,需历经三轮,最后综合推介委员会的意见和网友以及平面媒体的投票结果,决定最终人选。这些创新与整合,是一个栏目、一个活动得以巩固、延续、持久、提升的前提。当代传媒发展的实践表明,在传媒新格局已然发生巨变的情势下,企图“包打天下”、“独揽名牌”,实在是力不从心、勉为其难了。既然如此,何不以宽阔的胸襟坦荡大气地与多家传媒、多种载体联手协作,构成合力?一个社会需要科学、合理的传媒架构,传播事业需要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传媒生态,就一个栏目、一个活动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优势互补、责任共担、信息同享、利益均沾,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何乐不为?

以人为本,以民为先

今年4月首次颁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是一份捍卫人权、呼唤人性、弘扬人情的宣言书,对传媒来说,这也堪称一份推进事业的责任状。毋庸讳言,受自然、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中国的人权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当务之急就是要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从《真情实录》所表现与涵盖的内容看,其实大多与推进这个任务的完成相关联。“真情人物”援手弱势群体,归结起来不就是要力克他们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方面的困难吗?“小人物,大情怀”、“真情需要真心付出真情温暖你我人生”,所主张和倡导的、所彰显和赞颂的,在相当程度上不就是为了解决这些最实际的民生问题吗?所以,依我之见,《真情实录》及其“真情人物”评选活动,当然也连同众多其他传媒所做的类似节目,其实都是在为祖国的人权事业鼓与呼。这并非“贴标签”,而是非常到位、非常实在的有益行为,可以说,若开掘《真情实录》的深层内涵和更高意境,这一点显然不可或缺。

另一方面,事实上这也是在履行传媒的义务,向公民展开触手可摸的人权教育。我以为,虽然《真情实录》及其衍生的活动并未打出“人权教育”的旗帜,却以具体扎实的行动推出了“民众喜闻乐见的人权教育产品”,打造着寓教于乐的人权专栏。不妨想象一下,倘真有传媒开辟冠之以“人权节目”、“人权专题”的栏目,能吸引多少受众去关注?但一个又一个源于真实生活、采自寻常百姓的“小人物,大情怀”故事,在电视荧屏上生动展现,所能撒播的人权意识、所能发挥的教化作用则是无可估量的。

这也能给我们一个启迪,我们的传媒固然需要有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担负政治任务,做好“规定动作”,但绝不可生搬硬套、穿凿附会,而要符合传媒的特性、传播的规律,注重受众的心理,讲求实际的效果。在探讨情感类电视新闻节目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及作用,研究如何提升情感类电视新闻节目的舆论引导能力的时候,这无疑是一个很有时代意义与实践意义的课题。

同时,加深对节目内涵的剖析与解读,升华其内在的核心价值,可以使记者和编导人员更加理性自觉地把握人性、人情、人权的有机联系,从而进一步把节目采制好,把活动主办好,让节目和活动的品牌熠熠闪光,恒久生辉,在“真情催生真情,品格唤来品格”的进程中实现效益最大化。

上一篇:电视媒体经营策略探讨 下一篇:对话孙学敏:报业竞争,适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