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切呈现时代的痛感

时间:2022-10-21 09:06:41

真切呈现时代的痛感

“痛感”这个词往往让人扫兴,不怎么愿意去面对。但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期,“痛感”弥漫在你我的身边,经常以忽近忽远的方式存在并发挥出自己的能量。就艺术创作而言,很容易对“痛感”进行粉饰,只呈现出那种表层的愉悦与快意。但是在有心的观者看来,这些愉悦与快意大多都是过滤了的或者是改造过的。其结果是让观者轻易地发现,艺术创作所传达出的跟自己没有多少关联,讲述的是另外一件事。这对于创作者而言,就应该是不小的讽刺。

爱情永远是电影叙述的母题,像《我愿意》这样的电影,关注都市大龄职业女性的情感经历,是个切合现实的话题,有其现实针对性。但问题更为关键的是怎样来讲,如何呈现。这就回到了一旦解决了“说什么”,“怎么说”就变得至关重要的老话题上。

《我愿意》对当下的社会现实有着一定的把握:唐微微、王洋是一对相处了7年的恋人。年轻时,他们和很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一样,住过地下室,为梦想在大城市里努力打拼。当时的王洋很郁郁不得志,为此他频繁地换工作,在他第7次炒掉老板后,唐微微一句“没有钱就没有资格谈梦想”让他认清了现实的残酷。为7所谓的梦想,他抛弃了女友远走他乡。7年后王洋以海归精英的身份再次回到唐微微身边,他发现她的身边有了一个扬年华。杨年华看似与唐微微不相称,却对唐微微展开了几乎是全天候的追求。于是,两个男人之间有了冲突,女人也开始了自己的抉择。

故事陷入了“两男一女”的模式。主叙事线外当然还有其他的“甲乙丙”作为陪衬,反映出这个社会多样化的情感关系,但核心指向这三个人物。奇怪的是,观者很难在这三个人的关系之间感受到情的痛,电影径直滑向了时尚的套路上。人物的感情之路如何退居其次,重要的是女人要光鲜,男人要帅气,女人展示着这个时代所谓白领的生活姿态;男人在展示着这个时代精英人士的架势。

电影的一个卖点还在于男男女女随时蹦出的良言警句。比如:“谁要跟他有未来啊,他未来就是一遭老头子,我要的就是他现在。”还有:“一个男人,永远不会嫌女人太优秀,就像女人永远不会嫌一件衣服太漂亮一样。女人放弃一件衣服只有两个原因:一是价格原因,=是不合身。男人放弃一个女人通常也因为这样。”更直接的:“找男人跟做生意一样,难道你的客人被人毁了,你就不去结交了?大家比服务,比诚意,比耐心,此实力嘛!”……读来干脆,听来带劲,痛快了,但是真正的价值又有几何?

这里有多少时下大龄青年内心深处的情感独白?有多少单独的个体在时代潮流襄挟下的隐痛与心忧?

读到过一篇小说,叫《十三楼一五零九》。“我”和男朋友王川租房住,就在十三楼一五零九。王川想当作家,没有出路;“我”的工作顺风顺水。房东的女儿跟人私奔了,后来又让人抛弃了,要回来,他们得搬家。他们之间的情感遭遇挫折,王川留下一个字条就消失了。待重新出现在“我”面前时,他说自己有房子了。结果他们来到十三搂一五零九,王川已经和房东女儿结婚了。而“我”也已经有了男友,离异的,还有个15岁的儿子……再相聚时,他们就是这般千疮百孔,在这个世界孤独而麻木地应付着每个日日夜夜。

两相对照,哪个更给人以震撼和冲击?哪个更具有穿透力,对时代的风潮有着自己的思考?

如今,电影很热闹,文学很落寞。但热闹不等于价值高贵,落寞不等于希望渺茫。

上一篇:电影票限价起波澜限高限低都有理 下一篇:爱,是无私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