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式色彩论

时间:2022-10-21 09:05:10

调式色彩论

关于调式的色彩问题,向来是中外音乐学者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出于人类音乐审美心理对调式色彩感知的共同性,因而在中西音乐理论中对此都有着大同小异的描述和划分,并已为中外音乐家们所形成共识。

如在欧洲的大小调式体系中,一般认为大调式色彩较为明朗(其中和声大调由于降六级而色彩略暗),小调式的色彩一般都比较暗淡、柔和,而在大小调式交替或互转的时候,则构成了不同色彩的对比调和与渗透。

在中国民族调式中,依照目前较为公认的一种划分方法①来看,可将民族调式分为两大类,即徵类色彩和羽类色彩。宫调式与徵调式都属于徵类色彩,一般被认为是具有类似大调式明亮、雄伟、开阔的色彩,商调式与羽调式则被划属为羽类色彩,一般具有较为柔和、暗淡的情绪。

回溯中西方音乐史,我们不难发现,在中西音乐史早期的文献中也都较早地记载了对这一问题的相关论述。

一、欧洲音乐中的调式色彩

早在公元前五世纪的欧洲,古希腊人认为不同的调式与不同的情感相联系,不同调式的使用还可以影响人的道德感情。亚里士多德将常与阿波罗神联系的多利亚调式视为希腊正宗,其风格质朴,具有男子气,使人安静并具有力量,坚强而有节制;而属于东方部落的弗里几亚调式,其风格狂放,具有酒神精神,可以激发人的激情。但弗里几亚调式容易使人陷于享乐,丧失意志;利底亚调式使人柔弱而,混合利底亚则使人悲伤。

虽然从西方音乐史学的文化背景来看,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从伦理道德角度讨论调式时,该调式的概念并非仅仅是指音阶组织形式,还包括了旋律结构和音乐风格样式;且这种针对调式的评价亦非完全纯粹的审美体验,而是受其特殊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影响,但在早期欧洲音乐中对调式色彩的关注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中国音乐中的宫调色彩

1.古代文献记载的宫调色彩

中国传统音乐“宫调”系统因其同宫多调的特点,而比西洋的大小调复杂得多,同样也有着更为多彩的调式色彩特质,在诸多古代音乐文献中都有关于这方面的论述和记载。

如中国春秋时期的《管子·地员》篇中就有“凡听徵,如负猪,豕觉而骇;凡听羽,如鸣马在野;凡听宫,如牛鸣竂中;凡听商,如离群羊;凡听角,如雉登木以鸣,音疾以清”的记载,以区分五音与五种调式的色彩感受。

而在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中,还从音乐养生的角度提出“五脏相音”说,认为五声分别与五脏相通,两者之间存在着互动和共鸣的联系,即“徵通心、角通肝、宫通脾、商通肺、羽通肾”,而不同调式的音乐,由于其具有的诱绪感染力不同,对人体所产生的音乐治疗养生效果自然也会不同:“宫为脾之音,大而和也,叹者也,过思伤脾。可以用宫音之亢奋使之愤怒,以治过思;商为肺之音,轻而劲也;角为肝之音,调而直也;徵为心之音,和而美也;羽为肾之音,深而沉也。”“宫音悠扬谐和助脾健运,旺盛食欲;商音铿锵肃劲善制躁怒,使人安宁;角音条畅平和,善消忧郁,助人入眠;徵音抑扬咏越,通调血脉,抖擞精神;羽音柔和透彻发人遐思,启迪心灵。”

可见,《黄帝内经》中对调式色彩的概括即:宫调式和徵调式色彩明亮,具有健脾、养心的作用;羽调式和角调式色彩上较暗淡,具有补肾、舒肝的作用;商调式介乎两者间,可使人感欣慰而有清肺之功。这里音乐治疗的机理也正是建立在各种调式不同色彩所产生的情绪通感之上,选用相对适当调式色彩的音乐以获得良好的治疗养生效果。

而在《史记·荆轲列传》所载战国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镇目,发尽上指冠。”也无不是意在描述调式及其色彩音的情绪表现力。

元人燕南芝庵在其《唱论》中提出著名的“宫调情感说”,对当时常用的“六宫十一调”所体现的感情特质一一加以归纳总结,认为每个宫调都有善于表现某种感彩的长处:“仙吕调唱,清新绵邈。南吕宫唱,感叹伤悲……”也是对中国宫调理论中调式色彩的一种细致而全面的解读。

清代琴家祝凤喈还从琴学修身的角度对五声调式的色彩做出如下阐述:“宫音和平雄厚,庄重宽宏;商音慷壮哀郁,惨怃健捷;角音圆长通澈,廉直温恭;徵音婉愉流利,雅而柔顺;羽音高洁澄净,淡荡清邈。”并进而提出,故:“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②这一理论除了对调式色彩做了细致的描述,还进而对调式色彩相对应的伦理意义做了拓展。

虽然后人、学界对于上述相关文献中对调式色彩的记载,并未持统一认同的态度:如有认为燕南氏《唱论》中在宫调与情感类型的对应关系上划分过细,而又机械、片面,有牵强之嫌;《黄帝内经》中“五脏相音说”对每种调式表现的情绪总结得亦过于简单绝对。但其理论意义还是应该给予充分肯定的。

2.相关民间乐种中的调式色彩

中国音乐中的调式色彩,除了见诸于古代的相关音乐文献中以外,在中国民间音乐相关乐种的腔调、腔系中,也存在着这种与调式色彩相关的分类。具体表现为在旋律音调中强调的色彩音级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表情功能与情绪特征。

如皮黄腔京剧中,二黄腔多强调5 2(亦为京剧定弦音高),以商音作为调式中心音,以其上下属音6、5为支柱,多为调式色彩比较暗淡的商调式风格。二黄腔以平和、稳重、深沉、抒情、舒缓为其腔调特点,节奏平稳,多适合表现沉思、回忆、忧伤、压抑以及悲愤等情绪。所以,大凡悲剧题材的戏,多用二黄腔。

而另一调式色彩体系西皮腔的曲调则相对较为活泼、跳跃、高亢、刚劲有力,调式色彩明亮,板式也更为多样,节奏多变,可快可慢。胡琴定弦为63弦,多为宫调式。

在乱弹梆子腔中,也有着类似“苦音”与“花音”的音阶、调式色彩之分。苦音又叫哭音,较富有激情,因擅长表现深沉、凄凉、悲愤、哀伤的感情而得名。花音又叫欢音,因具有欢快、爽朗的风格色彩而得名,善于表达亲切、喜悦的心情。两者都以徵音为主,但哭音强调4、7,花音强调3、6两音,因而显示出不同的调式色彩。

上一篇:数字集群自组网技术研究 下一篇:VMware:IT迎来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