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时间:2022-10-21 09:05:04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87例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I组患者为对照组,使用单纯西医治疗,II组患者为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所有患者治疗3个月,对比三个月后的疗效,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者痊愈3例,显效11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67.44%,治疗组患者痊愈10例,显效15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为93.1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患者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 临床效果 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58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6-140-01

痛风性关节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被认为是由于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所导致的一种组织损伤的异质性疾病[1]。患者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关节炎发作,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导致关节畸形[2]。此疾病的发生,不但会损害患者的身体健康,还会给患者的内心及家庭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临床治疗此疾病效果并不满意。因此,如何提高临床治疗此病的疗效,是众多临床医生共同研究的问题。我院在临床治疗时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87例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87例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学会的诊断标准(1990)。所有患者实验室检验结果,血尿酸均>400μmol/L。排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将87例患者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

I组患者为对照组,收入病例43例,其中男22例,女21例,患者年龄在42~77岁之间,平均(58.67±8.49)岁,病程3周~11年,平均(3.19±2.27)年。发病部位包括:单侧跖趾(指)关节32例,踝关节7例,多个关节发作4例

II组患者为治疗组,收入病例44例,其中男21例,女23例,患者年龄在43~76岁之间,平均(57.98±8.76)岁,病程4周~11年,平均(3.17±2.31)年。发病部位包括:单侧跖趾(指)关节34例,踝关节6例,多个关节发作4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发病部位等无明显区别,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治疗药物包括苯溴马隆每日一次,每次80mg;尼美舒利每日2次,每次0.1;别嘌呤醇每日3次,每次0.1。所有药物均口服。

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五土五金汤加减,药方包括:金刚刺20g、金莲花10g、海金砂15g、金钱草30g、金银花20g、土鳖虫10g、土大黄15g、土黄连15g、土牛藤15g、土茯苓20g、滑石15g、丹皮10g。每日1剂,早晚2煎2次服用。

治疗前嘱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不可使用其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不可漏服。87例患者均接受优质的健康宣教,包括饮食和用药原则。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随访3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关节的功能恢复正常,各实验室检查指标恢复正常。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实验室检查各指标接近正常。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关节功能有所恢复,实验室检查各指标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经过3个月的治疗,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

1.4 数据处理

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当组总例数×100%

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疗效对比

对照组患者痊愈3例,显效11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67.44%,治疗组患者痊愈10例,显效15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为93.1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3个月后疗效对比[n(%)]

2.2 两组患者的复况

随访两组患者的复况。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资料遗漏。治疗组有6例患者出现症状加重,经实验室检查,血沉增快,血尿酸增高,复发率为13.64%。对照组有20例患者症状加重,经实验室检查出现血沉增快和尿酸增高。复发率为46.51%。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是近年来较为高发的一种疾病,属于非根治性疾病,需要患者进行长期的饮食控制并服用药物。在我国中医学中,痛风属于“痹症”范畴,与“痛风”、“脚气”等类似[3],主要由于患者的湿热之体,加之饮酒,嗜好高粱厚味,进而导致脏腑的功能失调,机体无法升清降浊,导致湿热瘀滞,兼以外感邪气,使经络不通,血气运行不畅[4],郁结于骨节,积于肌肉和筋骨之间,则导致关节红肿灼热,甚至关节畸形。

在治疗时,痛风要清热祛湿,疏通经络,通风活血。我院使用的药方正有此效果。其药方中的药物,能泻火毒,行血通经,除湿热,消肿止痛,此外,还能清热解毒,润燥清火。而西药中的尼美舒利等,有迅速的抗炎和止痛效果。两者联合使用,协同作用于患者,不但能迅速地缓解患者的局部疼痛感,还能缩短患者的治疗疗程,药效更佳[5]。

经本次试验证实,联合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此疾病,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总有效率达90%以上,与单纯使用西医治疗的患者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联合使用的患者,其复发率更低,这主要是因为,中药在治疗时不但能针对患者的疾病,更主要的是改变患者的自身体质,标本兼治后,有效地防止日后复况。

总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此外,除了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口服用药,还可采用外敷热熏治疗,也可对患者的症状加以改善[6]。但是,目前尚没有对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药系统治疗方法,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规范。

参考文献

[1] 陈光亮,段玉光,李莉等. 加味四妙汤对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性关节炎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8, 14 (3):1395-1396.

[2] 唐文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49例临床观察 [J]. 江苏中医药, 2009, 41 (6):654-655.

[3] 王一飞,李伯华,张明等. 中西医结合分期综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J].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8, 6 (6):7511-7514 .

[4] 刘宣成,任杰,卢延军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J]. 中国医药导刊, 2009, 11 (2):1658-1659.

[5] 王冰如.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J]. 重庆医学, 2008, 37 (10):164-165.

[6] 刘志英.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6例 [J]. 中国中医急症, 2009, 18 (3):549-55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石症41例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针刀\手法整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