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推理产生理性建筑

时间:2022-10-21 08:28:42

逻辑推理产生理性建筑

朝林国际酒店是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区的一个集酒店、办公、会展和巨大的室内园林为一体的复杂建筑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它的南侧紧邻开发区核心区的中央绿地,北侧是开发区政府所在,位置十分重要。对于这一区域,开发区核心区整体规划要求是形成疏朗、开放、向上的城市氟围。

在通过对项目的地理位置、规划条件、功能布局、经济开发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后,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这样的方案构思:在外观上力求简洁的力度美,以简单的几何形体将建筑内部复杂的生态系统包含其中。而这里所说的生态系统是指分布在建筑内部承载着微气候调节的室内园林。每一种功能都是被室内园林所串连的,园林渗透到了建筑的每一个角落,使得每一个使用该建筑的人都得到高质量的休憩空间。

整个设计构思都是在赋有逻辑的思维下产生的。就好像数学定理的证明一样,每一步都顺理成章。

主体建筑的逻辑推理

第一步,标准层平面的产生和主楼形式的确定。

项目在设计之初就存在规划条件和功能之间的矛盾。规划条件十分详细的规定了用地内建筑主体高度一定是95m~100m之间的点式,甚至还对建筑主体的开间和进深作了规定――42m×42m,在满足规划条件的情况下,使得酒店这一功能的实现变得异常困难。这是因为酒店客房的进深由于采光和舒适的原因并不像办公空间那样有很大的调整余地,也就是说42m×42m的标准层造成了很小的使用系数。这样增加建筑的有效采光面就成为解决问题的最有效办法于是“X”字型的标准层应运而生。

我们将“x”每角的走廊长度都控制在15m以下,这样就使每一角的疏散都满足了防火的要求,也就是说每层都得到了四个360m2左右的独立单元。因此交通都集中在了中心部分大大提高了标准层的使用系数。

在结构上我们将主要的支撑体系布置到“x”的中心和四角,这样就得到了坚固而稳定的结构体系。

第二步,建筑框架产生和功能布局的确定

当“x”形布局的想法产生之后,它就作为整个建筑的结构体系和组成元素被运用了起来。这样根据用地情况规划条件和功能的要求“x”变成了六个,被合理地安排在用地当中。而“x”的支撑体系也被组合了起来,相邻单元的支撑结构连接在一起,使得整个建筑平面浑然一体,看不到单元之间的缝隙。

在建筑的框架产生后,功能也被摆了进去。北面的主楼定为办公,与用地北侧和东侧的办公部分遥相呼应;把北面的底层及邻近的裙房作为会展;南楼定为酒店的客房,面临核心区的中心绿地,南面的底层及邻近的裙房就作为酒店的服务部分。

第三步,开发商要求的满足和生态建筑的实现,

在投标之初,开发商就表达出这样一个强烈的愿望:由于投资和用地等复杂因素,一定要在建筑中建造一个宏大的室内园林,以此作为项目存在的依托和经济开发的亮点。那么,如何使园林成为建筑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生硬的存在;成为改变室内微气候的要素而不是建筑运营的累赘;成为项目盈利的卖点而不是一时冲动的噱头就成为需要建筑师解决的主要问题。

逻辑造就生态建筑

现在园林将被“融入”建筑框架之中。首先是几乎占据了全部裙房所在的四个“x”范围内的主园林――一个24m通高22万立方米容积的巨大空间。这时镶嵌在园林中部的“x”形支撑体系的结构形式就显得与园林的环境格格不入。这使得我们引进了新的结构形式――钢的编织体在原来的位置上取替了它们,同时保留了四周的原有结构这样就产生了现在的支撑体系。

在主园林的设计上,我们把贴近主楼的部分降到了地下一层,这样使园林延伸到了地下一层,让那里也感受到阳光和绿色。在园林底部的空间中,我们将自然土壤从地下一层螺旋上升,在流水、山石和树木的掩映下,自然地与一层的地面相接,巧妙地将园林的起伏变成酒店大堂和展示空间的自然分隔,而同时他们之间又紧密相连,相互渗透。

在园林成型之后,我们发现通高的园林并不能有效地将人们吸引过来。可能首层的人们会步入其间,但其他的人们也只是看看而已。因此我们充分利用“钢的编织体”的支撑作用,使“云”型的楼板作为咖啡厅或酒吧的地板飘在园林的上空,既丰富了空间的层次性,又进一步利用了22万立方米的空间,使其产生出最充分的经济效益,又使每一层的人都能深入到园林之中,享受到园林所带来的那份惬意。

进一步利用“钢的编织体”的支撑作用和22万立方米的巨大空间,把裙房中的部分功能(如宴会厅)用编织体支撑,在空中深入到园林之中。使园林和酒店更加的互相渗透、互相依存,融为了一体。

当园林的绿色充满了裙房之后,我们就进一步将园林引入建筑的每一个角落。从主楼的五层开始,将“x”紧邻主园林的一角辟出一块两层通高的园林,并把其与相邻的另一角相连,如此阶梯状盘旋而上,直通屋顶。这样每两层就会有自己独享的园林,而所有的园林都串通在一起同时相邻的园林又都互相可见,植物的种植又可互相渗透。这就使得它们好像一条绿龙,盘在建筑的主体之上。

园林从地下一层开始,螺旋上升到一层;用“云”型楼板在上空穿插,将园林的氛围渗透到裙房的每层,再在主楼开辟两层通高的空中园林,螺旋布置到顶层,他们相互串通,紧密联系,每一块园林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形成“树”形结构,融入建筑中。或者说整个建筑就是一个园林这样整个建筑的绿色体系就型成了。

考虑到节能和环保,我们将“x”型单元的外面又增加了一层玻璃幕墙(这时,已经完全满足了规划42m×42m的要求),这样就使“x”型的主楼产生了四个10000m3的空气腔,使其成为了建筑承载外部气候和城市嗓音的缓冲区,大大降低了能耗。再把空中园林引入,将这四个空气腔分割成13个从1000m3~4000m3大小不等相互串通的小空气腔,通过园林空间的分割和引导,使13个空气腔内的空气互相交换,螺旋上升,平衡建筑向阳面和背阴面的热量不均,合理利用自然调节的作用。在夏季,空气的交换把阳面的过多热量带到阴面消化;在冬季,空气的交换又把阴面的冷空气带到阳面通过温室作用加热,使热量达到自然平衡。同时空气在流动中又得到了园林中所种植植物的净化,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生态效果。在春秋季气候适宜的季节,建筑外部的玻璃幕墙可在层间打开,使整个建筑充分享受到自然环境的舒适,使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以及建筑实体的热储存能力,大大减少了能源消耗和运行费用。

总之,建筑方案的产生在逻辑推理的作用下变得顺理成章了:在规划条件的约束下,通过对使用功能的分析,推导出标准层平面和主楼形式;通过对已得出的标准层平面和用地的分析,推导出建筑框架和功能布局;通过对开发商要求和对生态建筑的理解,推导出相互串通、紧密联系贯穿建筑首尾的“复杂生态系统”。使得整个方案巧妙地安排了建筑空间,合理地运用了建筑元素,有效地利用了自然条件,使整个建筑实现了以简单的几何形体将内部复杂的生态系统包含其中的设计构思。既符合了规划条件的要求,又提高了建筑的使用效率满足了开发商的愿望。同时,降低了建筑的能源消耗,创造了一个富有理性的生态建筑。

开发商:北京朝林房地产开发公司

管理集团:IHG Intercontinental Hotel Group

建筑设计:高建宁 王雷 田源

设计内容:中标方案、建筑设计

工程地点:北京

设计时间:2004年初步设计

建筑规模:20万平方米

建筑高度:100m

建筑结构:钢结构

作者:高建宇,联安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副总建筑师田源联安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建筑师

收稿日期:2007年9月

上一篇:医学院学生活动中心 下一篇:象征意义与实用功能:山东艺术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