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品悟亲情

时间:2022-10-21 08:24:20

三品悟亲情

在一年级的语文课堂中,“感悟亲情”一直是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

一年级的孩子,感情单纯,所以课文往往很直白,大多以生动活泼的童话,朗朗上口的儿歌,整齐押韵的词串构成。孩子喜欢童话,喜欢诗歌,对于虚幻世界里的故事发展,对于故事中主人公的喜怒哀乐,只要老师细心引导,他们还是能够准确体验的。

难就难在――所有需要孩子体验的情感中,还有一种情叫“亲情”。那是亲人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感情,不管对方怎样也会爱对方,无关贫穷或富有,无关健康或疾病,甚至无关善良与邪恶。亲情是相互的,也是立体的,母女情,父子情,手足情,祖孙情……它是和学生最息息相关的一种情。

在一年级的课文里,亲情存在于具体的故事中,集中于鲜明的形象中,洋溢于诚挚的语言中。它源自孩子的生活,真实而又令人熟悉,但是,孩子们却往往很难在语文课堂中进行亲身体验。老师们常说,那是因为孩子们还小,没有成长到足够懂事的年龄,而且,感悟亲情不是一两节语文课就能解决的,需要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经历,慢慢感悟。久而久之,这部分内容的体验,成了语文教学中的难点。

为了攻破这个教学难点,老师们想了很多办法,最后发现,“抓关键词”是个很不错的选择。所谓关键词,是指在课文中能够概括课文主旨,解释课文中心,展示课文脉络,标志句段关系的词语。在课文中挖掘出一两个关键词,牵出对全篇课文的解读,引导学生的多角度思维,既能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也能激发他们的情感体验。在“抓关键词”的基础上,老师们各显神通:有的建议充分朗读,以读悟情;有的建议创设情境,激感;还有的建议生活迁移,想象练说……每一种方法都是为学生的情感体验而创设,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离理想的效果却总是差那么一点点。

在我看来,低年级语文课堂中的“悟亲情”教学之所以难,除了学生现有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的制约,更重要的是,我们老师往往缺失了对真实学情的分析和贴合学生生长态势的精神启迪,而这些失误,恰恰是导致孩子们“悟情难”的症结所在。

一年级下册有篇课文叫《奶奶的白发》,文章以奶奶和孙子的对话为主,围绕奶奶的白发展开了故事情节,表现了两代人的亲情。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认识老一辈人为晚辈付出的艰辛劳苦,懂得尊敬长辈,懂得感恩。

上课前,我特地询问了同级部的六位语文老师:这篇课文,如果让你抓关键词,你会抓哪些词?六位老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雪白雪白”和“操心”。我上网搜集了二十篇本课的教学设计,其中使用苏教版教材的80%以上的老师也将这两个词作为了本课的关键词。的确,奶奶雪白雪白的头发是本课务必要解决的一个疑点,而操心正是导致奶发变白的原因。接着,我又继续询问:围绕这两个关键词,可以采用哪些方式来教学?老师们纷纷说出自己的教法:

老师一:比较法,先让孩子看黑发,再和白发作比较,最后凸显奶奶因操心而使头发变黑的过程。

老师二:看录像,观察爷爷奶奶对孙辈们的关爱,激发学生的共鸣。

老师三:想象练说,围绕“操心”,想象奶奶春夏秋冬,从早到晚是如何拉扯爸爸长大和照顾小孙子的。

老师四:谈谈以后怎样做才能让奶奶不再操心。

……

我们以往也总是带领孩子们不断周旋在“雪白雪白”和“操心”这两个词语之间,直到他们能够说出要尊敬长辈,懂得感恩的话为止。但老师们要清楚的是,孩子现在掌握课文大意的渠道很多,预习时有家长的提醒,书店里有类似《课课通》等教辅用书的提示,孩子们能说出来不一定就代表理解,能理解不一定就代表感恩。果然,课后很多老师反映:上课的时候不是说得挺好的嘛,怎么一到练习册上的写话环节就卡壳了?

我想:那是因为孩子们在这些关键词和教学方式的辅助下,并没有真正地去“品悟亲情”。当我把课文中被老师们忽视的字词句变成课堂中“品悟亲情”的“关键”,进而展开教学后,却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品,曾经被忽视的字――“给”

原文是这样的:一天,我指着奶奶的头发好奇地问:“奶奶,为什么我的头发黑黑的,你的头发是雪白雪白的呢?”奶奶笑着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

“给”是个表示动作的生字,很多老师觉得它的意思很容易理解,随便叫出几个学生都能毫无困难地做出“给”这个动作,所以第一课时,除了读准它的读音,老师们往往就只在田字格里示范写一写就通过了。

我是这样教这个“给”字的――

首先提了一个问题:“给”是个动作呀,爸爸和小孙子是怎么把这些雪白雪白的头发给奶奶的呢?孩子们先是哄堂大笑,因为谁都知道奶奶的白发是自己长的,不是爸爸和小孙子给她装上去的。但是一小会儿之后,很多孩子开始沉默,因为他们似乎开始意识到,奶奶的白发,虽然不是爸爸和小孙子装上去的,却和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孩子们陆陆续续举起了手,找到了一个共同的词语――操心。没等我这个做老师的提问奶奶操心了哪些事,孩子们已经开始主动联系生活,迫不及待地要把奶奶可能操心的事,以及头发变白的原因告诉我了――

“奶奶每天很早就要起来做饭,洗衣服,我们家里那么多家务活都是奶奶做的。”

“奶奶自己舍不得吃好吃的,全留给我们了。”

“奶奶每天接我放学,冬天的时候很冷,奶奶带了一件棉袄,却包在我身上了。”

“我生病的时候,奶奶都睡不好觉。”

“爸爸小时候,奶奶也是这样照顾爸爸的。”

……

一个看似简单的“给”字,牵出了孩子们最温暖的回忆,也让他们在面对奶奶的白发时,稍稍有了一丝丝的歉意。孩子们抓住这个“给”字,顺藤摸瓜,主动品味“操心”背后的故事,这难道不比上课时直接出示“操心”要有效得多吗?

二品,曾经被忽视的词――“说着玩”

原文是这样的:我低下了头,没有吭声。奶奶说:“怎么啦,不高兴了吗?傻孩子,奶奶跟你说着玩呢。”

说着玩就是开玩笑,开玩笑的话是不能当真的。我问学生:奶奶是在开玩笑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是的”,我接着问:“奶奶说的话是假的吗?”孩子们又异口同声地回答“不是”,很矛盾的答案!他们开始举手发言――

“奶奶是不想让小孙子伤心。”

“奶奶觉得自己这样说过分了,小孙子会觉得很对不起奶奶。”

“奶奶是故意这样说的,她心疼小孙子。”

……

“说着玩”这个词语让孩子们发现了一个矛盾的奶奶,对小孙子说了实话,又担心实话伤了小孙子的心,所以才说自己是开玩笑的。一个将小孙子捧在心尖尖上的老人跃然纸上。从文本当中发掘人物的内心活动,带着孩子去细细品味,得到的共鸣才是最真实的。

三品,曾经被忽视的句――“奶奶抚摸着我的头,笑了。”

原文是这样的:我抬起头,望着奶奶的白发说:“奶奶,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心,这白发还会变黑吗?”奶奶抚摸着我的头,笑了。

以往老师们教学这个环节时,重点总是放在“这白发还会变黑吗”,或者顺带问一句“奶奶为什么笑了”,孩子们会说,奶奶的白发不会变黑,但是小孙子很懂事,奶奶很欣慰,所以笑了――浓浓的祖孙情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得到了总结,但总是无法深入孩子们的内心。

这次我是这样处理这句话的――

我问孩子们:奶奶的头发还会变黑吗?有的孩子摇摇头,说不会了;但是还有的孩子像处在童话般的世界,坚信奶奶的头发是会变黑的。教室里开始有争执,我说:去问问课文里的奶奶吧。孩子们大喊:奶奶没有说话呀,只是笑了。我装作很为难的样子说:这可怎么办?奶奶不说话,她到底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呀?大多数孩子喊着“知道”,还有几个孩子摇头说不知道,结果立刻招来教室里其他孩子的语言“攻击”――怎么可能!七八岁的人都知道头发不会变黑,七八十岁的人怎么会不知道!

教室里又开始陷入沉默,很显然,孩子们认为那段反驳的话很有道理。我接着提问:奶奶知道,为什么不说呢?教室里瞬间就安静了,过了一小会儿,开始有女生发出低低的抽泣声,一个、两个,很快,这份伤感影响了一大片孩子,大家都开始抹眼泪了。

我很意外,没想到这样一句话引发的思考竟然会给孩子们带来如此大的冲击。这是在以往任何一个一年级上这篇课文时都没有出现过的新状况。一个小女孩一边哭一边忍不住小声埋怨:奶奶她为什么不说出来啊!

亲爱的孩子们,其实答案你们已经很清楚了,不是吗?如果之前的“说着玩”只是像小石子一样在他们的心中投出了一个小小的涟漪,那现在的这句话就足够掀起心灵的惊涛骇浪了。一字一词一句,将浓浓的祖孙情融合在了所有孩子每一个不经意的呼吸里。孩子们不是不会体验,也不是不会表达,只是在课堂中,总是因为老师们的“忽视”而失去了体验和表达的机会。

鲁迅先生说: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我想在语文上也是如此,一篇课文,本没有关键词,有些词用的人多了,也就成了关键词。前辈的经验固然珍贵,但是教学如果丢失了自己的思考,那作为老师就会在孩子眼里失了趣味。那些曾经被忽视的字词句,往往在课堂中会起到令人意想不到的作用。

叶圣陶先生说过,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我们的语文教本。语文教本中排列着一篇篇的文章,要使学生试着去理解它们,理解不了的,由教师给与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阅读的知识。更要使学生试着去揣摩意思要怎样地结构和表达才正确而精密,揣摩不出的,由教师给与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写作的知识。如果不试着去理解,试着去揣摩,那是得不到什么阅读和写作知识的,语文课也就白上了。老师的任务应是带着孩子们去细琢细磨,甚至将品文养成一种习惯。

品字有三口,一口品字,一口品词,一口品句,读书是讲究细嚼慢咽的,要一口一口慢慢吃,细细品,才能咂出其中的味道来。低年级的课文,能够像《奶奶的白发》这样可以带着孩子去品的,着实不多,但是一旦遇上,千万不能失了机会,毕竟,带着孩子去品读,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责任。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实验小学】

上一篇:探索以影视资源为内容的课前演讲 下一篇:看客的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