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创建“食品安全放心乡镇(社区)”汇报材料

时间:2022-10-21 08:02:09

街道创建“食品安全放心乡镇(社区)”汇报材料

街道创建“食品安全放心乡镇(社区)”汇报材料

近期,(街道)全面深化食品安全“四项制度”建设,进一步建立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诚信经营、消费维权一体化运行机制,在辖区范围内开展了创建“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放心社区”活动。

一、以“一份责任书”为基础,完善责任机制。街道成立“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放心社区”领导小组,以社区为单位划定责任区,各居民区、社区成立相应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事处和居委会、工商所和食品经营者,分别签订责任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落实工作目标考核和责任查究制度,确保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二、以“一张监督联系卡”为纽带,建立互动机制。街道专门制作了食品安全监督联系卡万余份,面向辖区居民公布了工商所、居委会的联系方式和举报电话,建立食品安全监督互动机制。同时,充分发挥遍布城乡的12315申诉举报网络作用,积极指导社区内12315申诉举报联络站的规范建设与运转,通过开设宣传栏、印发宣传单等形式,及时向辖区群众提供食品安全知识和食品安全信息,并充分利用联络站贴近群众的优势,及时解决消费维权纠纷,构建群众、联络站、工商机关之间的食品安全防控互动机制。

三、以“一支执法队伍”为保障,加大监管力度。一方面,充分发挥工商所食品安全监管主力军的作用,强化日常巡查监管,充分利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数据库追溯应用系统,强化辖区食品经营状况“日常监管一条线,出现问题点对点”的防控格局。另一方面,组建了由办事处、社区居委、工商所等有关执法人员和群众组成的食品安全监管联合巡查队,由办事处统一指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联合执法,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各种专项整治活动,定期对辖区内食品经营场所进行巡视,发现涉嫌食品经营违法行为,及时劝教,劝教不听者,进行依法处理;对不合格商品依法进行退市、召回等处理,确保流通环节不发生因食品经营者原因导致的食品安全事故。

四、以“一个信息平台”为支撑,加强信息沟通。以社区为单位,摸清辖区内食品经营者、供货商等详细信息,建立辖区食品业户动、静态监管档案,从而构建起一个辖区内食品经营业户详细经营情况的信息平台,通过定期巡查,动态监管,强化监管区域责任制,寓监管、服务、预警、帮扶于一体,加强对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实现食品安全监管精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五、以“一封公开信”为媒介,加强宣传工作。通过贴近于民的横幅宣传栏、广播电台、公益讲座、社区宣传画廊等方式,开展宣传教育,引导食品经营者遵纪守法,规范经营,履行社会责任和法定义务。通过向居民发放宣传《食品安全法》和创建食品安全放心社区的公开信,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抵制假劣食品,勇于举报不安全食品线索,善于自我维权;采取走访、座谈等形式,听取广大群众对食品安全、工商监管等方面的建议,逐步形成“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社会氛围。

上一篇:经理在年终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上的发言 下一篇:地方税务局工作情况及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