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问,共同参与

时间:2022-10-21 07:24:41

有效提问,共同参与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有效的提问能把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活动中;有效的提问能够营造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环境,启发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回忆、思考、分析、归纳,从而掌握新的知识;有效提问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效提问能够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老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师掌握课堂提问的方法和策略,对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创设问题情境设计有效问题

由小学升入初中后,学习科目增多,数学难度增大,如果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就很难完成学习任务,久而久之还会使学生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影响学生的成长。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教师要想方设法地设计问题情境,以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根据学习内容有效设计问题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兴趣。如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教学,我根据当地的实际设计了一个问题:我镇有彩椒大棚9999个,每个大棚用塑料薄膜999.9平方米,问共需多少平方米无滴膜?学生们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自然想到运用竖式计算,在学生运用竖式计算时我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简便的方法,随引入多项式的学习,学生学得投入,效果很好。

二、优质提问的实施策略

1.充分准备,有的放矢地提问

虽然课堂提问是一个动态的、不固定的过程,但优质提问都不是偶然提出的,它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加以构建。优质提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相反,不科学的提问会使学生茫然无措,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仔细思索优质提问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积累,注意记录。

2.优质提问包括各种认知水平

教师在课堂上会形成固定的答问目标人,这样会使很多的学生“冷眼旁观”,长此以往许多学生对学习就失去了兴趣,在他们看来上课与他毫无关联,他们根本听不懂老师在和同学交流些什么,形成了越不听越不会、越不会越不听的恶性循环现象。课堂是大家的课堂,教师要想方设法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里来,最好的参与方式就是发言。学生如何主动发言呢?就需要教师提出学生知识水平范围之内的问题,让学生有话可说。因此,教师要针对各种知识水平准备相应的提问,并且克服满堂问,满堂答的局面。

3.优质提问后需要等待

受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制约,教师建立了一个快节奏的课堂。一个问题提出后,还没等学生参与进来教师就迫不及待地说出了答案。这样的课堂给人一种紧张感,教师在紧紧张张地讲,学生在紧紧张张地记笔记,可想而知这样课堂成了一个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教师要学会掌握两个等待时间:一个是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叫学生回答问题之前,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等待时间。教师提出问题后要停顿3到5秒,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老师目光巡视教室一周,在等待的同时,也发现学生的状态,然后再请学生回答问题。另一个时间是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做点评之前,再次给予学生等待的时间。初中学生思维跳跃、不够连贯的特点,使学生的答案往往不全面或有错误,要给学生留有再思考和完善答案的时间,先由其他同学完善补充。

4.优质提问后给予有意义的反馈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首先要给予积极的正面反应。一般情况下,学生回答问题后都会用期待的眼神看着老师,此时教师的反应不要受到答案本身正确与否的影响,始终给予学生肯定的眼神,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尊重,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还有重视不同的见解。教师尽量不用“不对”、“错了”等否定性的词语,要对不同的答案分析原因。

5.优质提问是鼓励学生提问

新的教育理论是: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师不能再实施“一言堂”。要把课堂归还给学生所要做的第一步是让学生说出来,让学生说话除了回答教师的问题还有就是鼓励学生提问。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提问作为学生考核的内容之一。

优质课堂提问的达成是一个漫长的旅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教师要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与同事讨论,日常记录优质提问,在不断的累积中提高教师的提问水平,真正做到优质提问,促进学生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一篇:浅析我国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下一篇: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