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营改增对现代服务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时间:2022-10-21 06:21:41

试析营改增对现代服务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十以来,国家一直在进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其中税务制度改革作为一项重要的改革方案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营改增”在现代服务企业税收上的实现是税务制度改革的重要创新点,它在提高现代服务企业竞争力和改革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从实际效果来看,“营改增”不仅适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完善了我国税务体制,符合我国新时期发展战略的需求。本文从现代服务企业角度出发,首先阐述了进行“营改增”的意义,然后说明“营改增”对现代服务企业的影响和对策,最后总结全文。

关键词:试析;营改增;现代服务企业;影响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2

一、前言

营改增即由征收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所谓营业税是指在中国范围内对从事销售不动资产、转让无形资产和提供应税劳务活动的企业和个人征收的一种营业额度税务。增值税是中国最主要的税种之一,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和统计,最终纳入中央财政收入的税务制度,增值税的收入在国家整个税收收入中占得比重最高,是国家一项重要的税收制度。首先提出营业税改增值税是在2011年,由国务院批准的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业务条例,真正开始以试点的形式实行是在2012年1月1日,由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率先试点 。“营改增”的税收制度改革是国家从国家战略和国家实际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为适应国家经济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其主要的对象是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类企业。尤其现代服务企业在国家主体经济中占相当大的分量,不仅是国家税收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主要产业。所以,笔者从“营改增”对现代服务企业的影响和对策角度阐述,希望现代服务企业能够轻松应对“营改增”。

二、为什么要进行“营改增”的税收体制改革?

将征收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税务制度改革,增值税的优点是:(一)贯彻公平税负和避免重复征税的现象,使市场细化和分工协调不受税负影响;(二)有利于完善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值税链条,更好地将第三与第二产业融合发展;(三)完善的关于进出口退税制度在建立货物和劳务领域有非常重大的依据和凭证。

尤其21世纪以来,第三产业经济在国民经济生产总额中占有的分量越来越大,不仅推动了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革命性调整而且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促进我国税收体制改革的制度完善。在现代服务企业中实行“营改增”的税务改革方案降低了国家对企业税务征收力度,使服务类企业能够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减少了服务类企业的发展的压力 ;同时“营改增”有效地避免了二次税务重复征税情况的发生,不仅提高了税务征收效率而且有效地制止了重复征税带来的内部舞弊现象,符合国家的政治、经济改革目标;实行“营改增”的税务改革方案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专业化分工,促进了产业的有效、合理融合,有利于调整我国进出口产业结构。目前,“营改增”试点是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其中交通运输业以陆路、水路、航空、管道运输服务为主,而部分现代服务业则包含有形动产租赁服务业、鉴证咨询服务业、文化创意服务业、研发和技术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等几乎涵盖了主要的服务类企业,说明国家对现代服务业实行“营改增”方案的决心。

三、“营改增”对现代服务企业的影响

自2011年实行“营改增”试点以来,给服务类企业带来了诸多影响。其中第一项就是小规模纳税企业减税效果明显,具体体现在,据税务部门统计,小规模服务类企业自2011年到现在规模由52%上升到64.8%,小规模服务类企业税率由5%降为3%。就税务改革目标而言,很大程度上达到了“营改增”目标,降低了服务企业税负率,减少了税务重复征收。

第二,从试点企业和社会绩效上看,“营改增”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产业结构和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第三产业的经济占有量在逐年提高,然而第二产业的经济总量却在下降,如何在不减少第二产业经济总量的前提下增加第三产业经济效益量一直是经济改革的难点。“营改增”的税务改革方案从一定程度上部分融合了二三产业的优势份额,并且促使两个产业能够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经营理念做到产业互补和增值。

第三,对于以出口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服务类企业,“营改增”不仅免征了部分增值税的业务而且实现了增值税的零税率 。在试点地区,以往的出口类服务企业要征收大量的出口退税税种,征收的额度与出口服务的总量和效益挂钩,其中仅审核一项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经历和人力,对出口服务类企业来说营业税制度既繁琐,效率又低下。改为征收增值税的一个优势是实行免抵退税政策对出口企业进行征税,这种简单易行的计税方法免去了重复审核、监督、计算和统计汇报工作,且避免的二次征税的可能,大大提高了出口型服务类企业的经营积极性和经济效益。另外对国内服务公司为国外提供服务的征税形式,增值税做到了根据出口产品的不同类型和种类进行征税,提高了出口贸易在国外的竞争力,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四、在现代服务企业中实施“营改增”的策略

“营改增”在试点地区实行取得的有效成绩说明“营改增”的税务改革方案不仅符合我国当前服务类企业的发展需求而且能够刺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基于此,笔者建议为进一步发挥“营改增”税务征收方案的优势,应该着手以下对策:

1.扩大“营改增”试点地区,获取更多的样本经验。由以上可知“营改增”方案在试点地区税收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给现代服务企业提供了不少竞争优势,能够有效实现二三产业的结合 。因此,非常有必要扩大“营改增”的试点范围,以取得更多的结果样本,尽早地实现“营改增”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

2.完善“营改增”税务改革方案。“营改增”的实行方案只具有初步的预案,并没有完善合理具体的“营改增”税务改革方案。因为“营改增”已经在试点地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在全国推广“营改增”方案,必须有据可依,有方案可执行,避免在扩大的试点地区出现更加复杂问题时举足无措。

3.积极有效应对“营改增”产生的税收风险。“营改增”不仅提高了服务企业的竞争力而且降低了对服务企业的征税税率,然而不能忽视降低征税税率给企业和经济市场带来的税收风险。因为并非所有类型的服务企业都必须实现低税率征税,不需要降低税率的企业如果不分情况的降低了征收份额,势必会有别的企业来填补税收产生的空缺,所以积极应对“营改增”产生的税收风险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应对这些税收风险的过程中,政府起到主导作用,政府有效的税收调配是优化“营改增”税收结构的关键 。因此,为实现公平、合理的征税和发挥“营改增”最大的优势,就必须积极有效的应对其所带来的税收风险。

五、总结

随着“营改增”在试点地区取得明显效果和不断深入,充分地认识“营改增”给现代服务企业产生的影响和“营改增”对现代服务企业的策略是完善其理论依据的关键,对未来改进和完善“营改增”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要注意防范“营改增”给社会和企业带来的税收风险,面对这些负面影响,现代服务企业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尽量降低其带来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彭新媛.“营改增”试点企业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的涉税处理[J].财会月刊,2012,2(08):10-12.

[2]康世硕.试析“营改增”政策试点对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影响[J].会计之友,2012,21:22-23.

[3]李冀英.“营改增”对小型文化创意服务型企业的影响及其对策[J].财会学习,2013,8(04):55-56.

[4]丁国卫.从一则案例浅析“营改增”对运输物流企业的税务影响及应对[J].交通财会,2012,8(12):71-72.

[5]罗伟峰,苏立恒.“营改增”对高校税务管理工作的影响分析——以广东工业大学为例[J].会计之友,2013,12(26):90-93.

上一篇:论会计信息化基础上企业内部控制的优化 下一篇:浅谈研发费用的实施以及对企业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