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政治环境对四王创作的影响

时间:2022-10-21 04:52:00

浅析政治环境对四王创作的影响

【摘要】艺术家的创作受很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一幅作品的背后总包含太多的潜藏信息,比如时代精神、社会思潮以及艺术家因个人不同的成长经历而形成的修养与风格。其中,政治环境对艺术家创作的影响可大可小,但多少总会渗透其中,,

【关键词】四王绘画特点政治

艺术家的创受很多因素的共同影响,一幅作品的背后总包合太多的潜藏信息,比如时代净胜、社会思潮以及艺术家因个人不同的成长经历而形成的修养与风格。其中,政治环境对艺术家创作的影响可大可小,但多少总会渗透其中。无论是四王还是四僧,他们的绘画都属于文人画范畴,前者研究总结程式和发展完美,后者讲究打破与创新,探索与独立。仔细推敲会发王见这两种绘画风格,与他们的人生态度和政治立场无不相关。四王代表的是朝廷支持的正统画派,其绘画风格得到朝廷的赞许;而与之相对应的四僧则多是前朝遗民,其政治立场和阶级地位与四王都相对立。从政治意义上去分析“四王”的绘画创作,我们也许能更客观地了解其特点的必然性。

1.特定的政治立场

对四王绘画风格的讨论首先要将之放到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清朝是历史上第二次由少数民族入关中原建立的朝代,所以清朝初年社会矛盾复杂,主要体现在民族矛盾上。而以王时敏为首的“四王”均家境显赫、入仕为官,其与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具有统一性,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绘画艺术整体上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审美习惯。从这一个角度看,由于四王特殊的身份,他们的艺术本身即是一种政治符号,代表着对和谐和稳定的追求。

2.政治与艺术的相互成全

四王位于清初时期,特别是王时敏和王鉴,二人历经明清之间的改朝换代。因此作为一介文人,对政治兴衰更有自己的体会,而在自身的命运选择上,他们倾向于避开社会矛盾和国家命运,单将对艺术的追求作为人生理想和宿命。因此,四王的画面能明显感受到那种在政治顺从下表现出的一种中和、平静之意。清代是异族入关统治,民族矛盾是社会主流。在当时中原汉人的意识里,这次的改朝换代更为彻底。对于前朝移民来说,这次的亡国给心理的打击更大。对异族的反感和自身中原文化的清高让清初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社会矛盾不断。而对于朝廷来说,他们急需要一种和谐稳定的绘画形式来迎合太平之治,来满足自身的审美需要。而四王的书画本身就是“秩序”与“宁和”的完美典范,他们自身也表现出一种对政治身份的顺从,因此对于急于拉拢汉文人以维护其统治的清朝政府来说,很容易就扶持以“四王”为代表的书画艺术作为清初社会主导文化的一种。可以说清政府对“四王”的肯定不仅是画面技法,还有他们的政治态度,在这种微妙的政治互动上,四王将“服务于政治”和“自身的创作理想”相结合,可以说四王的艺术创作和当时的政治权利是相互影响与成就的。

3.摹古中的民族理想

后世对四王评论最多的绘画特点就是摹古,并且贬多于褒。摹古有两层意思,第一是学习山水画的必经之路,即通过临摹古代大家的作品来掌握基本的绘画技法,这是学习山水画不可缺少的步骤;第二层意思是指在以后的创作中也习惯或自觉地追求古人的绘画形式和语言特点来表现现在,从而形成了一股创作潮流。而四王的摹古不仅体现在其学画过程中为积累技法而大量的临摹,还表现在他们在自己日后的创作活动中也自觉运用古人之丘壑表现现在之山水,他们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总结,有意识地将古人的画法进行系统的归纳,并凭借自己的影响力在清初兴起一阵摹古的潮流。

而历史上最先提出“尚古意”并在理论上把“古意”作为绘画审评标准的应是米芾,如米芾在其著作《画史》中说道,“衣冠唐制度,人物晋风流”、“余家董源雾景横披全幅,山谷隐显,林梢出没,意趣高古”。而真正将之确定为具有权威性质理论标准的应是赵孟兆亘。赵孟兆亘也仕于异族统治的朝代,他在这样的时代提出“尚古意”是有其特殊政治意义的。元代是蒙古族执政,为了与宋代在政治上划分关系,在艺术继承上元统治者也有意与之划清界限。赵孟兆亘在元朝做官,他的艺术理想自然要受制一部分于政治,于是赵孟兆的“尚古”有意避开南宋而师法唐、五代。这里就体现了敏感的政治身份对艺术创作的影响,赵孟兆亘的摹古里存在“有意避开”的“不自由”。照这个思路,我们也可以分析四王的“有意摹古”与政治的关系。区别于赵孟兆亘的是,“四王”的摹古反而是其受制于政治下的“自由表达”――虽然在政治上归顺清代异族,但是在文化主流上,“四王”有力投身于对华夏艺术传统的整理,政治身份无意中反而刺激他们更加追求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四王醉心于临古摹古,表面上是倾心于整理古典以营造符合统治者利益的完美程式,实则是通过对古籍经典的总结与传承,达到对汉文化的又一次重申与发扬,潜意识里也很隐秘地表明自己另一种政治理想。

如果我们考虑到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对画家艺术风格的影响,考虑到特定时代背景下,当政治因素比较明显时,艺术与社会环境相协调发展的完整性,那么我们对画家的认识便可以最大化避免各种不同立场评价的影响,而得到一个更为客观的认识。

上一篇:磁湖城市湿地景观的优化方法浅析 下一篇:论感性消费时代下商品包装中心理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