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做你的午餐

时间:2022-10-21 04:19:52

不想做你的午餐

活动目标

1.理解绘本故事诙谐、有趣的内容特点。

2.引导幼儿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理解长耳兔和姑妈为化解危险而想出的机智办法。

3.感受故事中长耳兔和妈妈及姑妈之间的温暖亲情。

活动准备

绘本《长耳兔》人手一册,绘本PPT,长耳兔、狐狸、老虎、狮子的指偶和头饰。

活动过程

一、第一课时

(一)阅读理解绘本第4~13页。

1.通过谈话引出绘本故事开头。

师:你们平时放假会去干什么?有哪些愉快的经历?你们知道长耳兔假期要去哪里吗7他都经历了哪些事情?你们想知道长耳兔的历险吗?

2.幼儿阅读绘本第4~7页,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画面内容。

3.播放与绘本第8~13页对应的PPT课件,鼓励幼儿积极动脑想办法,以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师:长耳兔在半路上遇到了谁?发生了什么事?如果你是长耳兔,你会怎么办?(教师模仿狐狸、老虎、狮子的语气,幼儿模仿长耳兔的语气,以进行对话。)

教学心语:用第一人称来模仿对话,可以使幼儿产生强烈的角色体验感,这种投入的状态会促使幼儿想出更多不同的办法,从而有利于幼儿思维的积极发展。教师也不要急于给出绘本上的答案,而是对幼儿的答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获得比直接知道长耳兔的回答更积极、快乐的阅读体验

4.重新播放与绘本第8~13页对应的PDT课件,倾听教师讲述。讨论:“长耳兔回答的是真话吗?他为什么要这么说?”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分析长耳兔为了避免被吃掉的危险而做出的机智回答。

(二)进行角色对话表演。

请幼儿戴上长耳兔和狐狸、老虎、狮子的指偶,模仿他们的对话。

教学心语:通过各种形式、调动多种感官参与的学习,能帮助幼儿充分、具体地理解故事内容,更好地感受长耳兔的机智和应变能力。这也是绘本故事的重点所在。

(三)继续阅读绘本第14-19页,设置悬念,为第二课时做铺垫。

1.幼儿阅读绘本第14-19页。师:姑妈每天都给长耳兔吃些什么东西呢?他们高兴的时候会干什么?

2.引导幼儿感受长耳兔和姑妈之间融洽愉快的情绪。教师弹奏绘本后面的音乐旋律,幼儿模仿长耳免和姑妈的舞蹈,跟着音乐节奏拍手唱“哦啦啦”。

3.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关注,设置悬念。

师:长耳兔在姑妈这里过得非常愉快,但是,在他回家的途中,狮子、老虎、狐狸都在等着他呢,这该怎么办呢?长耳兔把自己的担心告诉了姑妈,而姑妈帮他想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你想知道结果到底怎么样吗?我们明天再接着看。

教学心语:这种“且听下回分解”式的悬念设置可以使幼儿保持对继续阋读的兴趣,为第二课时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第二课时

(一)回顾第一课时内容,引导幼儿进行发散性讨论、为长耳兔下山时将再次面临的危险积极思考解决的办法。

1.播放绘本第4~19页对应的PPT课件,引出上一次的问题。

2.幼儿发散性讨论。师:长耳兔把他的担心告诉姑妈,姑妈会怎么帮助他?如果是你,你会想什么办法?

教学心语:虽然在第一课时结束已设置了悬念,但是在第二课时的开始却不急于马上揭晓答案,而是去充分地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热情,鼓励幼儿积极思考;这也同时为后面答案的揭晓做足铺垫,使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始终处于一个增加的趋势,以保持良好的教学互动状态。

(二)阅读绘本第20~33页。

1.播放与绘本第20~21页对应的PPT课件。师:你们猜猜姑妈把长耳兔装进木桶是要干什么?

2.幼儿阅读绘本第20~21页,自己去寻找故事中的答案。

3.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角色的对话。师:躲在木桶里的长耳兔在半路碰到狮子他们,他们肯定会问他“有没有看到长耳兔”,那他会怎么回答?

4.阅读绘本第22~33页,鼓励幼儿模仿长耳兔和狮子、老虎以及狐狸的对话。

(三)幼儿完整阅读绘本故事并进行故事表演。

1.幼儿按序完整阅读绘本故事。

2.完整播放PPT,在中间对话部分鼓励幼儿大声地跟着说,有表情地模仿角色说话。

3.幼儿戴上头饰表演。可以轮换角色进行,比比谁学得最像最好。

(四)模仿长耳兔和妈妈的舞蹈。

幼儿和老师集体手拉手组成一个大圆圈,在音乐伴奏下,模仿长耳兔和妈妈一起唱歌跳舞。

教学心语:这个环节体现了长耳兔与家人的融和亲情,这虽不是绘本故事的主要内容,但却很好地满足了幼儿愉悦的心理体验,使故事所传达出的情感寓意变得更丰富圆满。

读后留言:

晓慧:我觉得长耳兔瘦一点的时候很漂亮。

铭哲:长耳兔用好的办法骗过狐狸他们,很棒的!

宇轩:我想给这个故事打100分,再给它个好评!

董老师:挺有童趣的一个故事,引人入胜的情节,夸张的绘画手法,其中对付坏蛋的办法出奇制胜而又不乏幽默,让孩子们回味不已。故事中有一些相同段落的重复,使幼儿很容易熟悉故事内容,并在随后教师讲述故事时也能跟着教师一起说,这样既可以自娱自乐,也很适合开展故事表演,从而增加了教学的互动性。

上一篇: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下一篇:“助学金”岂能变成“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