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何以走牛原因之⑤ 市场自我调节

时间:2022-10-21 04:10:07

A股何以走牛原因之⑤ 市场自我调节

影响力指数

A股经历了上半年的持续下跌、7月份的修复性上涨,8~9月份的横盘整理,在业绩和流动性的支持下,向下空间已很有限,而向上空间则已打开。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随着股改的结束,A股市场越来越体现这一特征。

底部特征显现

A股市场从4月份开始的超跌,主要缘于以下三方面原因:首先,楼市调控殃及股市。房价今年以来的过快上涨引发了社会矛盾,招致政府的强力打压。而楼市与股市的关联性很强所以楼市地震,股市遭殃。

其次,欧洲债务危机爆发。欧洲债务危机引发了对欧元货币体系的担忧,进而引发了全球经济会否“二次探底”的担忧。

第三,对中国经济下滑的担忧。在外有欧元贬值导致中国出口下降,内有楼市调控导致房地产对经济的推动力下降的情况下,6月份经济出现下滑迹象,造成市场对下半年经济可能回落的担忧。

这三大原因导致了股市前期的过度下跌。但有研究报告指出,底部区间的大部分量化标准和特征已经显现:一是分红率高于存款利率;二是动态市盈率处于历史低点;三是次新股的“破发率”创了纪录;四是A股交易量所显示的悲观情绪已接近2008年10月上证综指在1660~1700点区间的水平。由此可见,股市向下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今年7月初股市触到阶段性底部(上证综指2319点),也预示着第四季度经济增速将回升。

如今,欧洲债务危机基本消散,经济企稳消息明朗,明年增长态势确定,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市已无再次大跌的理由。

市场情绪转好

行情通常是“在绝望中产生,在疑虑中上升,在疯狂中结束”,市场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行情的发展。

据申银万国研究报告,市场总体情绪是大盘涨跌变化的同向领先指标。情绪变化与市场涨跌具有周期性的规律:熊市中,情绪领先于市场变化,起助跌作用;在熊市阶段性底部或者拐点,情绪与市场变化失去规律性,呈现W形机制转换特征;牛市中,情绪变动是市场变化的一致指标,起助涨作用;牛市顶部,情绪与市场变化失去规律性,呈现M形转换特征。而自2010年6月开始,情绪与市场变化失去了规律性,呈现出W形转换特征。根据2003年7月到10月、2004年11月到2005年1月、2008年10月到2009年1月情绪综合指数表现出的W形机制转换特征,6月份以来,市场的底部拐点已经形成,正在进入新的市场周期如果得到市场上涨表现的支撑,投资者情绪将呈现上行趋势,助推大盘指数上涨。

牛市二期来临

从去年10月,本刊就期待着牛市第二波的来临,但是政策风向的突然转变,令调整时间拉长,调整幅度加深。

经过了漫长的等待,上证指数由7月2日的2319点上升到8月19日的2701点,涨幅超过15%。在2009年成功预言新一轮A股牛市到来的香港投资评论家曹仁超再次断言,2319点是牛市二期的起步点

虽然此后股市又经历了一个多月的横盘整理,但9月底以来的行情显示,股指已进入一浪高于一浪的上升期。

曹仁超表示,牛市一期在忧虑中上升,如同2008年11月到2009年7月,投资者仍在忧虑经济前景,但股市却大步攀升。而牛市二期是在信心恢复中上升,投资者由不相信股市可进一步上升,转为相信股市可大升为止。只有在牛市三期,股市才在盲目乐观中上升。

牛市二期是慢牛期,历时较长,通常可维持3~4年。股指在7月上升后,8月及9月出现盘整,10月再度上升就是例证。因此买入优质股后必须持有较长时间才能赚大钱。即使换股,也必须找到比所持股票更强的股票才可进行操作。

上一篇:A股何以走牛原因之④ 估值有上涨空间 下一篇:专家解析 大牛市已经启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