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黄汤外敷治疗糖尿病足80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10-21 04:10:01

五黄汤外敷治疗糖尿病足80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五黄汤外敷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糖尿病足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五黄汤沙条外敷治疗,对照组用雷凡努尔沙条外敷换药。结果 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关键词:五黄汤;糖尿病足;临床观察;显效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综合因素引起的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总称,是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根据WHO的定义)。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并发症。笔者采用五黄汤沙条外敷治疗糖尿病足40 例,并用雷凡努尔沙条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0例患者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DM的诊断标准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ADA)1999年标准,DF的判断依据是:足部分或全部红肿、溢脓、皮肤缺损,软组织坏死或骨质破坏,足部分或全部变黑坏死[1],并被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程度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分组 治疗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63±8.7)岁;糖尿病病程3~10年,糖尿病足病程28d~2年;按照文献中Wanger分级标准,1级8例,2级12例,3级12例,4级8例;溃疡面积1.0cm×0.5m~10cm×8.5cm。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48~79岁,平均年龄(64±8.9)岁;病程2~12年,糖尿病足病程28d~2年,Wanger分级标准,1级10例,2级9例,3级11例,4级10例;溃疡面积1.2cm×0.8cm~12cm×9.5cm。

1.3诊断标准 糖尿病诊断标准符合1999年WHO推荐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足分级方法符合Wanger分级[2]标准。

1.4方法

1.4.1控制血糖 两组病例均选用胰岛素配合饮食控制血糖在理想的水平,空腹血糖在6.0mmol/L以下,餐后血糖控制在10.0mmol/L以下,尿糖控制在(-)。

1.4.2治疗组 用双氧水彻底清洁创面后,用盐水冲洗,然后外敷五黄汤沙条,药物组成黄芪,黄芩,黄连,黄柏,大黄各10g开水冲泡后将凡士林沙条沁入药液,捞出高压灭菌后使用,1次/d外敷(以上药物的重量以生药计量,使用时全部换算由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的免煎配方颗粒剂)。

1.4.3对照组用双氧水彻底清洁创面后,用盐水冲洗后外敷雷凡努尔沙条,1次/d,疗程两组均30d为1个疗程,治疗后评定疗效。

1.4.4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中新药治疗急性疮疡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标准[2]。临床治愈:溃疡创面完全愈合,恢复行走功能,血糖控制理想;显效:溃疡创面缩小60%以上,血糖控制良好;有效:溃疡创面缩小30%以上,血糖控制尚可;无效:溃疡未愈,创面发展,行截肢术或因并发症而死亡者。

2 结果

3 讨论

足部是糖尿病这个多系统疾病的一个复杂的靶器官。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疾病合并过高的机械压力,可引起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的破坏与畸形形成,进而引发一系列足部问题,从轻度的神经症状到严重的溃疡、感染、血管疾病、Charcot关节病和神经病变性骨折。如果积极治疗不能充分解决下肢出现的症状和并发症,则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在糖尿病患者中开展对足部问题的早期预防和治疗将有重要的意义。

糖尿病足属于祖国医学"脱疽"范畴,其病理特点是在消渴病阴虚的基础上合并湿热毒盛,气虚阳虚。在病变过程中,由于阳虚而致血液运行不畅,瘀阻脉络故阳虚血瘀的症状贯穿整个病程,这与现代医学的微循环障碍一致;糖尿病(消渴)患者病程长,迁延不愈,瘀血阻络影响津液正常代谢,出现湿邪阻滞,营卫壅滞,郁久化热,或患肢破损,复感邪毒,阴液更亏,而最终导致筋烂、肉腐、骨脱等形成肢端坏疽,这与现代医学的细菌感染一致。笔者所用五黄汤由黄芪,黄连,黄柏,黄芩,大黄五味中药组成,具有补气固表,生肌退肿,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用于糖尿病足导致的疮疡等症的治疗。五黄汤组方中黄芪为补气升阳药,气旺则血行,祛瘀而不伤正,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改善血液循环作用;黄芩,黄连,黄柏均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对疮疡肿毒均有很好的疗效,大黄有泻热解毒功效,可以行瘀通经,泻热除湿。而现代研究,黄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4],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较广泛的抗菌作用。黄连含有小檗碱,甲基黄连碱等多种生物碱,有广谱抗菌抑菌作用;黄芩含有黄芩甙,黄芩新素等,有广谱抗菌作用;黄柏含有黄柏碱,黄柏酮,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且外用可促使皮下渗液的吸收;大黄含有蒽醌衍生物,有抗菌,增强免疫力[5]的作用。本临床研究表明,五黄汤有补气固表,生肌退肿,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并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流动力学,抑制血栓的形成,抑菌,抗菌作用,使糖尿病足临床症状迅速得以改善,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常宝城,潘常清.糖尿病足的诊断和治疗[M].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2,22:25.

[2]张惠芬.实用糖尿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45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第3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0.

[4]沈自强.内蒙古中医药[J].黄芪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2011,19.

[5]訾瑛. 大黄的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概况[J]. 哈尔滨医药,2011,02:131.

上一篇: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风险与预防 下一篇:加减川芎茶调饮治疗血管性头痛58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