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

时间:2022-10-21 03:55:02

做好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校图书馆在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学图书馆的作用不仅仅是收藏图书,更是科学合理地利用与传播图书。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书籍收藏价值。如何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为己所用,关键在于中学图书管理人员。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服务

学校图书馆是直接为师生服务的,是学校开展教学教研工作的重要支柱之一,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第二课堂。与此相适应,图书馆管理的内涵要求、发展目标、工作方法和行为方式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学校是培养学生、教育学生的重要场所。办好一所学校,离不开师资、实验室、图书馆。就图书馆而言,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部门,如何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潜能和作用,并为素质教育服务,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中学图书馆面临的重要挑战。

一、图书馆要面向全体师生

学校图书馆要向全体师生提供一流的服务,说到底就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提供一流服务,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师生对文献信息等的需求,就是要想师生之想,急师生之急。“以种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中学图书馆以教学为中心,服务于教学,及时地传递科学技术情报,反映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以促进学校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与发展。

学校图书馆服务以设施、设备和书刊为依托,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特别要重视数据图书和网络的建设。有条件的中学,要力求建好本校的局域网,并且与教育系统联网,以方便快捷的服务,满足师生对各类信息对各种知识追求的需要。

二、不断补充教育文献信息,加强资源建设

教育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是学校图书馆开展各项活动的基础,对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图书馆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它只有从各校的实际出发,加强协作实现资源共享,才能更有效地合理进行。学校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应逐步形成自身的特色与时代特色,充分发展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学校图书馆如果不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必然落后于时代,必然落后于教学工作的需要。

信息技术是学校图书馆应用现代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传播和开发利用的运载工具和重要手段。应用好信息、技术,是办好学校现代图书馆的必要条件,重要内容与历史使命。我们既要将信息技术渗透到图书馆各个部分工作中,又要使图书馆各项工作提升到信息技术所要求的水平。

传播媒体的发展与普及使电视、互联网也进入了校园,音像资料、电子媒介在学校图书馆藏书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录像机、刻录机也就成了图书馆工作人员手中小剪刀的延伸。图书馆工作人员在收听广播,收看电视、上网浏览时,要有意识地收集信息,把它们录制下来,补充到音像资料的收藏中去。

图书馆工作要从教学的后方走到前沿,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树立艰苦创业,努力为师生服务的观念,把学校图书馆建立成一个现代化的“信息港”。

三、图书馆的管理重在“人性化”

(一)把“书库导游”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一门必修课

学校把“三室”建设作为办学特色来抓,即“教室、实验室、图书室”。把图书馆建设作为工作上等级、管理上水平的一个突破口。图书馆工作的基本目标是“当好教学后勤兵”,最终目的是要落实到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服务上去。因此,我们在新学年开始,把组织高一、初一新生进行“书库导游”作为一门入学的必修课。开展这项工作,可以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和进入书的海洋中求学的自豪感,热爱读书和维护图书馆设施的优良品质,使新生认识到图书馆是成才的主要阵地,从而在心底里埋下“把握时机,利用图书馆早日成才”的种子。

(二)举办“馆情知识”讲座

这是为“书库导游”相配套的一项举措,目的是让学生对图书馆有进一步的了解。如果说“书库导游”是向学生打开大门,举办“馆情知识”讲座则是引导学生登堂入室,使“书库导游”的扩展和引伸。这两项举措都是面向刚入学的新生。在我校,“规范的初一、高一,清醒的初二、高二,拼搏的初三、高三”是年级管理目标,举办“馆情知识”讲座主要介绍有关的规章制度以及工具书、材料书、参考书的不同功能和使用方法,以利学生从一进校就能在与图书馆打交道时规范自己的行为,并且获得一些利用图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

(三)培养“协管员”

广大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学校中最基本、最积极、最活跃和最有生气的力量,突出对“人”的管理。首先要把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学生身上。不要单纯把学生看成是“管理对象”,也要同时把他们看成是“参与管理”的重要借助力量。在新学年开学初,我们就动员高一新生自动报名,班主任推荐、馆长审查、遴选12名优秀学生担任“图书助管员”。由馆长亲自为他们上培训课,主要讲解图书分类的基本知识,按图书分类有序上架,利用目录卡片检索文献数据,以及图书借还手续及进出口的查验工作等。培训合格方可上岗,在他们操作过程中,图管员还对他们进行跟踪观察、检查和指导。实践证明,让学生参与图书管理与服务实践活动,能有效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公众意识、劳动意识和主人翁精神,从而促进对人才的早期培养。在我校“学生书库”和“教师书库”都实行“超市式”、“开架式”服务,由此带来了管理上的巨大力量,没有小助手们的协助是难以完成的。

四、让图书馆管理工作应与学校的教学活动相结合

图书馆工作积极参与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等途径实现的。如开设图书阅览课,向学生推荐新书好书,要求学生谈读书体会、写读后感、摘抄名言警句,组织读书讨论会,介绍阅读方法等等。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又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其次,还可以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读书演讲活动等。学生们走上讲台,精彩的演讲吸引了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这就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并终生受益。这样做,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表达能力等也是很好的锻炼;再次,就是举办图书馆知识讲座,向学生介绍学校图书馆的收藏情况和一定的分类、编目知识,以及工具书知识。古人说“授人以鱼,莫若授之以渔。”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就知道如何利用藏书,无疑是掌握了书海泛舟的本领,掌握了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第四,是让图书走出书库,让图书和学生见面,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例如,建立班级借书制度,由各班选出有责任心、爱读书的同学担任班级的图书管理员,既能及时反馈学生的需求,又能培养学生为公众服务的社会能力。开架借阅也是让学生直接面对图书的好办法,虽然这样会给图书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但是有利于提高馆藏的利用价值,改变了只藏不用的局面,会在学校形成人人有书读、人人爱读书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里健康成长。

总之,中学图书馆应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不断进取,才能为学校的发展作用。才能为中学教育改革,为中学生开拓获取知识的途径打下良好基础。

上一篇:关于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下一篇:浅谈煤矿机械设备磨损与抗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