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条件下通信教学的实验室建设

时间:2022-10-21 03:27:23

信息化条件下通信教学的实验室建设

中图分类号:TN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9-0086-01

摘要:任职教育的实验室教学是学员素质教育实践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加强任职教育实验室建设,对于进一步推动任职教育改革深入发展和加快培养新型高素质的军事职业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信息化条件下通信教学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实践出发,探讨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任职教育实验室建设 虚拟实验室

1 通信教学实验室建设分析

电子、通信等学科的教学除了课堂理论教学外,实验教学是其必不可少的延伸和补充,通过在实验室中对课程理论做出科学验证,让学员加深对理论的认识。而任职教育更是应以实验优先为显著特征,这是由于任职教育学员具有形象思维强、逻辑思维差的特点,这也决定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取向,绝大多数学员喜好实验实训、喜欢动手操作而胜过枯燥的理论学习。因此应把实验教学作为任职教育的主题内容和主要形式,注重学员应用能力的提高。为了在任职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好地为部队建设服务,通信实验室的管理与建设要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

(1)提高认识,使实验室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任职教育的教学目标需要院校在注重理论课程教育的同时,强化实践课程教学。通信专业基础课程的理论和工程实践性比较强,内容涵盖广,既有对基础课的延续和加深,更有抽象的、新颖的公式推导和多功能电路的应用,专业性强、知识关联度高,依靠理论授课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本课程工程性、应用性比较强,对学员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很高。除了验证性实验课程外,还有属于探索型的实践性教学内容,无不与实验室密切相关。因此,任职教育院校在对待实验室的作用上,要充分意识到实验室在学员素质教育中具有无以伦比的作用。同时要建立物以致用的思想,即“购置大型设备充门面”的思想,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禁锢在个别人身上,基本不对他人开放,学员更是只允许远距离观摩,这从根本上违背了仪器设备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初衷。因此,应提高认识,重视实验室建设,不仅把实验教学当作是理论教学的附属环节、而应将之提到与理论教学相提并论甚至更为重要的地位。这样才能促进学院教与学的全面提高。

(2)建立开放实验环境,为提高学员素质服务

实验教学在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充裕的实验实践时间可以有力地提高学员的动手能力,使学员在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增强创新意识,获得创新能力。目前,实验课程教学习惯做法是根据教学计划安排集中进行的,各实验室除对学员正常开实验课外,平时大多数时间设备是闲置的。这种实验室的使用和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倡导素质教育的时代需求了,特别是以实用能力为培养目标的任职教育。

因此,需要根据课程的时间、空间和管理限制,通过有计划和预见性地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和开放范围,锻炼学员动手能力的时间和创新探索精神。在实验室的开放管理中,学员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实验或自立课题,独立提出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根据岗位需求,实验教学教员还可以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员拟就不同形式、不同档次的实验项目任务,学员自主选择实验时间和实验内容,从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通过开放实验,使学员有了独立思考、自由发挥、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为学员提供了施展个人才能的机会,大大提高了学员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学员的实验技能,拓宽了学员的知识视野。

2 虚拟实验室建设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为实验教学手段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条件。网络化虚拟实验室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困扰传统实验教学的几个关键性问题:经费不足问题、时空问题有限和创新缺乏问题。网络化虚拟实验室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创新实验教学手段、适应现代化教学需要,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在电子、通信等学科的实验教学中,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完全依托实验室,典型实验常由精通相关课程的教师设计,学员可以根据平台上提供的器材自由搭建典型实验,当然学员也可自主设计实验。但目前所安排的实验课程多为验证性实验、演示性实验,而以学员为主体、自己动手的实验开设很少,因此使培养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受到影响。

鉴于传统实验室以上特点,越来越多的学校提出了虚拟实验室的建设。虚拟实验室依托于校园网,采用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上建立虚拟实验室环境,提供可操作的虚拟实验仪器,使学员在互联网上通过接近真实的人机交互界面完成实验,同时提供网络实验教学的一体化管理功能。虚拟实验室含虚拟实验平台拟器材库和虚拟实验教学管理系统三个部分。

网络化虚拟实验室增强并扩展了实验教学的功能,以崭新的方式将学员和各种实验资源联系起来,为学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实验方式,教学效益显著。虽然网络化虚拟实验室具有传统实验室所不具备的优势,但虚拟实验并不能完全替代实物实验,只有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建立“虚实”结合,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实验体系,才能充分发挥网络化虚拟实验室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3 结束语

动手实验是理论到实践的重要过程。通过虚拟实验室和传统实验室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手段,可以引导学员把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相互糅合,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分析当中去,鼓励与引导学员自己思考与解决问题,不仅能够将学员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操作联系起来,而且能够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激发他们的科技创新欲望,进而在实际应用中培养综合分析能力、排除故障能力和应用开发、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蒙衍强.高职高专院校化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浅析[J]. 科技信息, 2011.

[2]贺跃箭.任职教育院校实验室建设探析[J]. 电子世界, 2012.07.

[3]高明.职业院校实验室建设的思考[J]. 职教与成教, 2012.01

[4]王同军.“高频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探索与研究[J]. 消费电子, 2012.06.

[5]何建强.网络化虚拟实验室建设[J]. 军械工程学院

上一篇:浅谈对绿地养护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施工技术 下一篇:创设教学模式激发学习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