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的一点思考

时间:2022-10-21 02:31:47

对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的一点思考

摘要:数码钢琴集体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其原因一是由于国内高师音乐教育改革趋势的推动,同时也是受到国外先进教学经验和理论的启发。

关键词:数码钢琴集体课 高师音乐教育 启发

数码钢琴集体课的多样化课堂演奏形式和丰富的教学内容,可以迅速有效地提高学生键盘综合应用能力,能够更快地培养出人才,有利于复合型、高素质跨世纪钢琴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数码钢琴集体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其原因一是由于国内高师音乐教育改革趋势的推动,同时也是受到国外先进教学经验和理论的启发。

一、现行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的瓶颈

国内大多数师范院校都开设有数码钢琴集体课,修习时间大多为一学年,之后转入一对二或一对四的小组课教学,现行钢琴集体课教学多沿用钢琴专业学生学习方式,也就是从钢琴基础教程开始,车尔尼教程599、849、299等专业练习教材,不符合集体课教学的实用性。其实质就是缩减了个别课教学而合并在一起的钢琴集体个别课教学模式,这样导致大多数学生第一年的钢琴集体课教学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仍然处于空白状态。

钢琴学习不仅只是一个技术训练过程,更应该了解和掌握多方面的相关知识。所幸的是,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各种信息载体获得所需的多种相关资料,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有机组织和介绍,可以使学生们在某种程度上突破钢琴课程学以及自身弹奏水平所带来的限制,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对钢琴艺术有一个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了解,以进一步丰富自身的艺术底蕴,提高其整体的艺术素养,这应该是开设高师钢琴课程的重要目的之一,同时,这方面的教学内容也是对音乐史及音乐欣赏课程内容的有益补充,还可以促进学生对和声、曲式等音乐理论课程的学习。

二、对高师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一点探索看法

笔者认为在师范音乐教育里的钢琴学习还是要从培养方向上分为两类:第一种是有较好的钢琴演奏基础的钢琴方向学生,应当培养其较强的演奏与表演能力使其能够胜任高、中等师范专业程度的钢琴职业教学活动,另一类是非钢琴方向的普修生,修习钢琴的目的是为了掌握钢琴弹奏的基础技能,了解基本触键盘以及初、中级程度作品的演奏与分析。其培养重点应当在能够胜任中小学音乐课教学的歌曲伴奏,经典钢琴作品的片段演示,为中小学文艺活动进行歌曲伴奏的能力,

根据这个培养目的,笔者建议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应延续至两个学年,其大致学期教学重点建议如下:

第一学期钢琴基础演奏(初级)+视奏(初级)

第二学期钢琴基础演奏(初级)+视奏(初级1+基础线谱伴奏

第三学期钢琴基础演奏(中级)+钢琴键盘实际操作+键盘和声

第四学期

钢琴基础演奏(中级)+键盘实际操作+歌曲伴奏(线谱与简谱)

第一学期的钢琴教学时间较短(由于包含军训与国庆长假),应将教学重点放在钢琴基础技能与视谱上,锻炼学生线谱适应与反应能力,规范其弹奏姿态(手臂与力量的使用、手指的触键与手型等)与钢琴基础技能的学习方法(弹一小节看二小节、看谱不看手、记忆乐句等):第二学期除了继续加强对钢琴基础技能的强化外。应将部分理论课程与钢琴教学进行学科交叉使用。加入乐理课中的相关知识,例如:各调式的主、属、下属和弦的分解练习与柱式练习:简单的和弦链接等。这样能够提前让学生对歌曲伴奏的和弦配置有初步的印象,第四学期应将重点放在对于歌曲伴奏的训练上,涉及的歌曲应当和中小学现行教材相关,在训练的同时应当加入部分中外艺术歌曲的线谱伴奏练习,将其列入课程作业之中,一方面学生进行了高于其弹奏水平的跳跃式练习,另一方面,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也不知不觉的掌握了一些伴奏的织体与和弦进行,积累了歌曲伴奏的素材。

如上所述,四个学期的钢琴集体课教学虽不能使广大学生的钢琴弹奏水平有多么大的提高,但较为系统的学习方式与学科交叉教学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的各自为战的模式。在第五、第六学期的分组教学中可以继续强化演奏技能与伴奏水品,甚至应当将键盘和声与伴奏列入普修钢琴学生的重点课程之中,在第五第六学期应当将教学内容的相关音乐历史时期进一步向两端扩展,拓展对近现代风格作品的涉及。当然这些要指出,巴洛克、古典以及浪漫主义时期是钢琴发展的几个重要也是最为辉煌的时段,但整个钢琴的发展历史不是仅仅停留在17、18世纪。19世纪至今的100余年里钢琴的演奏与作品创作风格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由键盘基础演奏、键盘和声、和声技术练习、练习曲、乐曲、配弹伴奏六大板块构成的新型钢琴集体课教学体系,要从技术到技术的单一技能训练变为从技术附加理论到应用的综合练习,加强音型练习和编配伴奏教学,拓宽学习知识面。注重在学习弹奏技术的同时,迅速熟悉键盘,尽快掌握24个大小调及各类伴奏音型特点,发展编配伴奏等实用技术能力。这样,在集体课与小组课配合教学同时授课的情况下,不仅使学生具备同等基础键盘技术水平,并且具备综合弹奏的实用伴奏教学能力,以适应中等学校音乐教学和基础音乐教育工作的需要。

上一篇:管乐演奏气息生理剖析 下一篇:电视节目研发评估系统的建立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