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智育、美育、德育的角度探究语文知识分类

时间:2022-10-21 12:54:42

从智育、美育、德育的角度探究语文知识分类

摘 要:本文通过对智育、美育、德育的概念及其关系的梳理,从智育、美育、德育的角度分别将语文知识相应地分为工具性知识、审美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三大类,在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探究语文知识分类的新思路。

关键词:语文知识分类;工具性知识;审美性知识;价值性知识

对语文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可以使学生进入脉络清晰的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保证学生在掌握和应用语文知识的同时能有效地获得身心综合发展。此方面的研究已成为新课程改革中一个关注的重点。本文从智育、美育、德育的角度对语文知识的分类进行具体探讨。

一、智育、美育、德育的概念及其关系

1.智育、美育、德育的概念。关于智育、美育、德育的概念的表述很多。总体来说,智育即通过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知识的有关学生智力发展的教育活动。美育即通过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审美观,使之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德育即培养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在教育实践中,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2.智育、美育、德育之间的关系。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首先,德育是智育和美育的方向和保障。中国大教育家孔子就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要地位,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才能和天赋“只有在思想政治和公民精神成熟性的背景上才能充分焕发出来”。其次,三者联系紧密。德育中掌握道德知识和养成道德行为习惯而必然包含智育的内容。美育指向对世界的审美的认识和领悟,具有和智育相同的认识能力培育的要求。美育本身就包含德育内容而具有感染人心的倾向性和指向性,德育也需要引入美育机制而深入人心。再次,三者存在差异。德育与智育的差异:德育强调对人的道德品行的培养,智育强调的是人以知识为基础的智力的开发;德育与美育的差异:德育强调对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认同和遵守,美育强调用情感浸润人心,用审美塑造完整人格;智育与美育的差异:智育强调展现物质世界的运转规律,而美育强调展现情感体验下的世界图景,美育偏于情感而智育偏于知识。

二、语文知识的概念及其分类

1.语文知识的概念。关于语文知识的概念,通常从广义和狭义两种层面来理解而表述不尽相同。广义的语文知识指的是在人们的语言实践或语文活动中所积累的知识,狭义的语文知识指的是学校教育中语文这一学科内的知识。可见,通行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中所指的语文知识概念应属于狭义的语文知识范畴。

2.语文知识的分类。关于语文知识的分类,从不同的角度产生不同的分类。如,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语文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三大类;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角度,英国的教育理论家波兰尼将语文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大类,此种分类法得到了后来很多学者的认同,形成一种有关语文知识分类的相对独立的研究思路。

本文则从智育、美育、德育的角度对语文知识进行分类。

三、智育、美育、德育角度下语文知识的分类

与语文学科联系最紧密的是“五育”中的智育、美育、德育,据此培养目标,可将语文知识划分为与之对应的工具性知识、审美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三大类。

1.工具性知识。工具性知识从“智育”的角度提出。语文学科中的工具性知识指的是用理性思维把握语言的基本知识和客观规律的,并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创造、运用的,能服务于现实生活的知识。在具体的中小学语文课程中,我们把关于拼音、字、词、句、篇的知识,课文阅读能力要求的相关知识,写作的技巧及相关知识、口语交际的能力及相关知识等反映客观事物本体、用途和规律的知识统称为工具性知识。工具性知识是语文知识的基础,对于价值性知识和审美性知识的学习运用具有重要的作用。

2.审美性知识。审美性知识是从“美育”的角度提出来的。中小学语文学科中的审美性知识指的是语文学科中所涉及的正确的审美观点、审美体验、审美方法、审美感悟等,使学生能够通过情感体验获得美感,具有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能上升到社会文化乃至生命精神的人格修养高度。以初中语文课文《背影》为例,作者朱自清对父亲上车离开前的一系列语言、神情、动作的描写,突出父亲背影的描述,看似平淡,却会让读者在一刹那联想到自己与父母之间也曾有过的类似场景,比直接表达这种情感更加直指人心。这篇文章成功地把父子之间乃至父母与子女之间最美好、最浓烈的亲情表达得感人至深,令人动容,具有强烈的美学感染力。

3.价值性知识。价值性知识是从“德育”的角度提出来的。语文学科中的价值性知识指的是与正确的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包括家庭伦理道德、社会公德、国民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行修养等内容,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可知,从“智育、美育、德育”的角度对语文知识分类,所分成的工具性知识、审美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既反映了语文知识的不同层面,又互相联系、相互影响,共同组成了语文知识的统一整体。

参考文献:

[1]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文学教育视野下的语文知识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NSK(JD)12-13。

上一篇:“微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下一篇:生物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