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西部乡村学前教育现状调查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时间:2022-10-21 12:35:08

基于西部乡村学前教育现状调查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摘 要 学前教育是人们接受教育的起始阶段。抓好学前教育,对于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形成健全人格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农村学前教育问题早已引起国家重视,相应的教育政策也不断出台。结合从事学前教育的经历和实际调查,分析西部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学前教育;西部农村;标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1-0009-03

1 前言

办好学前教育是为人的终身学习与健康发展奠定基础。2012年,教育部为规范学前教育,遏制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制定并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学前教育教师和有关管理人员正确认识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与特点,进一步规范幼儿园保教行为,实施科学、健康、合理的保育工作,纠正和杜绝学前教育“小学化”的不良倾向,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目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城乡差异仍然很突出,解决好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农村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和城乡教育公平的实现。

2 基于实地调查的问题分析

陕西省宜川县云岩镇距离宜川县城直线距离26.5公里,总面积470.4平方公里,下辖2个便民服务中心和33个行政村,共有人口29 430人。云岩镇是宜川县的果业大镇、商贸重镇、交通要镇、资源富镇。全镇现有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各2所,在园幼儿共367名,其中在公办幼儿园227名、民办幼儿园140名。在学前教育发展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幼儿园布局设置不科学 云岩镇目前共有4所幼儿园,按照面积分布平均每117.5平方公里应该拥有1所幼儿园。但是,由于山区地理环境限制,实际有3所幼儿园集中在镇政府所在地附近,布点不合理。

办园条件及设备过于简陋 以作为公办重点幼儿园的云岩镇中心幼儿园来说,该园占地5225亩,现有幼儿165人,活动空间人均20平方米,现有游戏活动室4间、普室6间,活动室27间(包括幼儿休息室)、卫生保健室1间等,园里的绿化和软化基本到位,有较为齐全的室外活动场地和游戏设备。教室全部配有电钢琴、彩色平板电视机和电子白板等教学基础设备和低层玩具柜;保健室配有幼儿身高与体重测量仪、幼儿视力测量表等基本设备。设施设备门类虽然不全,无法与发达地区或者城市幼儿园相比,但尽管如此,在全镇已是最好的。

该镇所辖其他幼儿园,在选址、占地、基础建筑、设施设备等方面与中心幼儿园相比有相当大差距,表现在缺乏适时实用的幼儿玩教具,更缺乏幼儿智力开发的游戏场所和必要设备,幼儿园购置的游戏、电子设备多为一些城市幼儿园更新废弃的,有些仅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距离办园的标准要求,根本无法满足现代学前教育办学的基本需求。

农村幼儿园师资力量薄弱 截止到2016年,云岩镇中心幼儿园共专任教师22人。其中,包括专科学历教师9名、高中学历教师3名、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教师10名;年龄方面,包括30岁以下教师11人、30~40岁教师5人、40岁以上教师6人;另外,幼教专业教师有8人,仅占教师总数的36%,男性幼教教师1人,仅占4.5%。多数幼儿教师规定要求,有在编中小学教师或其他岗位正式在编职工转岗进入幼儿园的,有民办中小学教师转正变为幼儿教师的,整体综合素质和幼儿保教能力普遍偏低。

另一方面,农村幼儿园的教师生存与发展状态不容乐观。“在其社会地位与待遇总体偏低的情况下,这些教师更多地只是为了寻求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而没有更加长远的打算。带给她们更多精神上的问题并不是学前教育本身,而更多的是其他方面的问题”[1]。相比专业教师,这些非专业的幼儿教师对自身缺乏自信,对待保教工作兴趣、责任心不强。缺乏专业培训、业务学习少,提升缓慢,缺少进修的机会,对幼儿生理心理的把握,甚至对应急事件的处理,全凭个人“育儿经”或者生活验,而不是科学的方法和手段。

幼儿园管理体系较为松散 农村幼儿园由于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学前教育是一个跨学科性强、专业跨度大、综合要求高的领域,在管理上涉及的部门较多,现存的管理体制必然会导致农村学前教育管理的紊乱,影响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2]。调研的结果印证了这一观点,一方面,云岩镇全镇乃至于整个宜川县在幼教统一管理上没有真正有效地落实相关措施和制度,尤其是在乡村和私立幼儿园。多数幼儿园在园内管理上落后陈旧,部分民办幼儿园在保育、安全和后勤管理等方面表现较差,个别幼儿园甚至只能起到幼儿集中看护的作用,而幼儿教师多是“带娃娃的保姆”。

教育理念滞后 目前,在西部部分乡村学前教育的保教科学性、幼儿教育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还没有引起社会的普遍重视。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农村大多数年轻的父母一年四季多数时间都在外打工经商,多数幼儿都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隔代抚养,照顾他们的生活与教育,把适龄幼儿送入幼儿园多出于让老师替他们照看孩子,这一认识也相应弱化了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能的提升。保育后勤服务工作普遍较为薄弱。调研中发现,全镇在园幼儿基本在园享用午餐,幼儿园收取一定的餐费,收费标准较低,饭菜质量和营养标准普遍难以达标。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依然突出。向幼儿教授小学的语文和算术知识、布置书面作业等现象严重违背了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自信心与学习兴趣产生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其原因之一是由于幼儿教师没有理解和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教育规律,也有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盲目地给幼儿教师施加压力的原因。

幼儿大量流失入县城和民办幼儿园 很多家长认为只有到县城才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影响农村幼儿大量流入县城。这一变化,一方面是大量孩子进城上学,城里学校班级额数变大,一个班级七八十人,给教师在班级管理方便带来很大的难度,有时根本无暇顾及每名幼儿,导致隐性失教失学;另一方面,农村公办幼儿园因在园孩子的大量流失而造成公办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以原云岩镇中心小学改建而成的中心幼儿园为例,10年前教学楼可容纳学生1800名,现在五层教学楼却只有165人,造成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教师也会因为幼儿人数的减少而丧失教学积极性,进而造成幼儿的更大流失。

公k与民办的选择影响 农村幼儿大量流入私立幼儿园。西部农村的家长普遍认为,幼儿在幼儿园主要学习写字、拼字等,公办幼儿园根据国家幼儿教育政策,纠正小学化倾向,而民办幼儿园为了吸引生源进一步加重了小学化色彩,使很多家长转而将幼儿转至民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托管方便也是更容易吸引生源的重要原因。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家长既要在家干活,还得每天来回接送孩子,很不方便,不如直接将幼儿送往私立幼儿园进行托管也造成公办幼儿园生源流失。

农村留守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现在的农村拥有很多留守幼儿,这些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隔代陪护的问题日益凸显。老人的溺爱很容易导致孩子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幼儿期是人生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因为父母长期在外,容易造成幼儿严重缺乏安全感与幸福感。长此以往,容易使幼儿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3 改进对策及思考

合理规划幼儿园布局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以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和提升学前教育质量为出发点,加强西部农村地区乡镇幼儿园布局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较大程度地改善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提高教育服务水平和业务管理能力,幼儿园覆盖半径不要太大,保证幼儿可以就近入园。促进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的普及化、规范化、均衡化和优质化发展。

尽快优化幼教师资队伍 发展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的前提和根基是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达标、数量足够、质量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幼儿教师队伍。多种途径加大幼儿教师的队伍建设,提高幼儿教师的数量与质量。

1)要严把入口关。公开招考、录用一批优秀幼儿教师,充实到乡镇村幼儿园中去。

2)将西部农村幼儿教师的全员培训纳入继续教育长期规划之中,对西部农村幼儿教师实施有计划、有步骤、有考核的长期跟进式培训,对具备从事幼教工作基本条件的西部农村幼儿教师进行上岗培训并对合格者颁发证书,培训中尤其要加强对幼儿心理、学前教育方式方法、幼儿教学内容等的培训,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

3)要从社会保障、工资水平等各方面切实提高农村幼儿教师待遇。

加大农村幼儿园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并增大对西部贫困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提高西部农村公共教育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要制定和不断完善行之有效的扶持政策与措施,积极鼓励和吸引民间资金投入到幼儿园建设中来。

建立和完善标准化管理机制 标准化管理需要从制度建设和管理人员素质抓起,要让一批既有管理能力又懂学前教育或属于学前教育的专业人员成为西部农村幼儿园的管理主体,加强民办幼儿园的政策管理,取缔一些不合格,尤其是暗藏隐患的幼儿园的办学资格。

4 结语

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整体的发展水平以及国民素质的提升。伴随着西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化,西部农村学前教育要正视其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幼儿为本的原则,制定适合西部农村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充分明确政府在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从而促进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逐渐完善,实现农村学前教育健康、持续的发展[3]。

参考文献

[1]孙爱琴,贾周芳.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6-81.

[2]张作岭,张莉.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1(3):16-17.

[3]张晓雪.探析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现实困境与出路[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2):113-114.

上一篇:讨论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运用探索 下一篇:高中历史生态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