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

时间:2022-10-21 12:03:56

如何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要让学生写好作文,首先得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近年来,在作文教学中我就想方设法从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方面入手,并查阅了大量资料,稍有些心得,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欣赏汉语的语言美,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汉语更是她其中一颗最耀眼的明星,以她独具的语言魅力让众多的人为之倾倒。如何让学生领悟汉语那独具的魅力是身为人师的我们必须得解决的一件大事,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喜欢上汉语,从而对作文产生兴趣。

(一)摘取汉语中最璀璨的明珠——唐诗,去照亮学生

以唐诗为代表的中国古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容质疑,她的颠峰位置只可仰视,她所凝练的语言魅力无以伦比,真正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个个苦吟的大诗人或风流倜傥、或潇洒脱俗、或忧国忧民、或豪迈奔放、或清逸超群……一篇篇绽放智慧火花的唐诗,或怡然自得、或孤芳自赏、或大气磅礴、或真情流露……都那么超凡脱俗、引人入胜、发人深省!汉语独具一格的魅力在这里被释放得淋漓尽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是对读书的重要性的强调,也是对唐诗永久不衰魅力的肯定。熟读以唐诗为代表的中国古诗词,细品其味,语言的灵感会如泉涌,语言的美感会让人爱不释手,不知不觉中每一个读诗人会身临其境、茅塞顿开而轻声吟和。所以,引导学生进入汉语辉煌的殿堂,首先让学生喜欢古诗词其效用不可小视。

在实际教学中,我首先强调学生力争人手一本《唐诗三百首》,并要求每一周熟读2—3首,尽量自学,有不理解的可以与老师共同解决;并定时抽学生全班吟诵,谈谈体会;除此之外,可以几个同学一起将喜欢的诗改编成现代文或情景剧在全班表演,以提升兴趣;另外,每每讲解课本中出现的古诗,我都力求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之中,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心路,从整体去把握诗带给人的美感和其所独具的语言凝练美。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学生们迷上了古诗词,真正从心里感受到了诗歌的语言美,从而具有了对生活中美的事物,对生活中的点滴感受有了表达出来的欲望,也就对作文产生了兴趣。

(二)选取汉语中最曼妙的经典——现代诗和散文,去陶冶学生

许多优美的现代诗,许多精致逸人的现代散文也同样魅力无穷。如戴望舒那缠绵悱恻的《雨巷》,徐志摩如歌似画的《再别康桥》、言简意深的《萨扬娜拉》等诗歌;如余秋雨的散文,其语言华丽而深邃,作者其见闻,其知识广博而精深。读其散文,既有美的熏陶,更能发人深省;读其散文,对把握整个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的文化根源都受益匪浅。我以为,作为读书人,其散文不可不读。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其它现代散文都是各有千秋、各具特色,都是语言美的淋漓宣泄。我们要通过教师引导,通过学生自读自悟,带领学生们去感受、去领悟,那独特的语言意境定会带给学生如沐春风的美感,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读书是学生感受语言魅力的有效途径。精美的诗歌、经典的名著、精致的散文,都是作家、诗人们灯下静思、月下苦吟的智慧结晶。有了读书的习惯,汉语的语言魅力定会感染每一个读者,对语言产生兴趣已成为可能。

二、立足课堂教学,引领学生整体感悟课文的语言美

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绝美佳篇比比皆是,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随时引导学生去领悟课文的妙处,感受作者的独到语言艺术,而不是将课文大肆肢解。没有整体的对文章的感悟,语文基本功又怎么能好?更别谈学好语文,写好作文了。所以,我们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悟,体会汉语独具的语言魅力,从而生成语感,对汉语产生兴趣,产生写作冲动。

三、提供展示平台,充分鼓励和赞扬学生的点滴成功

很多学生不愿意写作文。一个原因是作文确实是需要劳心费力的一件事,另外恐怕就是一再受失败的挫折和打击了。很多教师总喜欢在学生的作文本上大显身手、圈点江山,不将学生作文改个支离破碎绝不甘心。可又曾深思过,这样会带来最直接的两个后果:其一,学生见老师已修改完善,就懒于再细心修改,而将其“束之高阁”;其二,自己费神费力的“得意佳作”竟然如此不堪一击,如此漏洞百出!面对这样的结局,学生该当何想?是从此深刻反省而后“卧薪尝胆”以求“东山再起”,还是从此“金盆洗手”,从此“封笔”不提?我想,如果每次作文都被如此大型“手术”解剖,学生肯定是会如泄气的皮球倒不假。所以,对学生的细微成就加以肯定和褒扬,恰当指出不足才能让他们对作文越来越兴味浓然。每次读范文,不能光拣写得好的读。对每一个学生的成功之处都要尽可能加以肯定。有可能其整篇作文不过尔尔,但总会有一两处可加褒扬之处,对其加以肯定,那学生会多有成就感!“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有了自信动力的学定会终将对作文产生兴趣,并有所成;还有每天想办法用10—20分钟时间,让每个学生轮流上台,将自己最得意之作在全班展示。哪怕是一两句话,这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成就感,同时其余同学也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通过不断地耳濡目染而将作文水平提高。

实践证明,经过我不断地对学生加以肯定,无论是我们眼中认为多“烂”的作文,无论是学生东拼西凑还是“顺手牵羊”的作文,在我反复地激励和正确地引导下,学生们有了作文的兴趣,并深深感受到了成就感。班上学生作文水平大大提高,作文的冲动欲加强,我是再也不为学生不愿意作文而犯愁了。

总之,我们要立志于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有了兴趣,作文就有了动力,学好语文也有了无穷的力量。

上一篇:音乐在常规训练中的妙用 下一篇: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