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时间:2022-10-21 10:00:15

浅议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摘 要:新课标将语文阅读作为学生重要的学习的方式而提出了刚性要求。对学生来讲课堂上的学习是有限的,而博学广纳知识则需要用阅读这一广阔平台来支撑。如何找到博学与阅读的结点,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寻,并有浅显体会:兴趣是学生爱读的内在动因;方法是学生乐读的助推力量;广学是学生愿读的前提保障。

关键词:阅读 兴趣 方法 养成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c)-0245-01

人类想要进步、想要获取知识来源的手段,便是阅读书籍。学生时期的阅读更是美好人生的起点,审美情感的起点、人生体验的起点。小学语文的阅读是识字的主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新课程标准还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怎样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通过实践,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喜爱阅读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只有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他们才愿意主动的阅读书籍。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爱好活动,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获得各种知识,对于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提高文化素养,也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在教学中,我运用了各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让他们愉悦地进行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1.1 精心创设情境,培养阅读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把情感带入教与学的活动之中,创设和谐美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的过程。教师可恰当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视、听等方面给学生感官以多重刺激,创设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中学,趣中获”。如在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我把读的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等活动,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口头语言,从中欣赏景物的美。如在指导朗读漓江水的“静、清、绿”这一段时,我先出示课件,向同学们展示漓江的水的特点,配上一段舒缓动听的音乐,进行描述“我们乘着小船、轻轻地划动双浆,荡舟漓江。”这时让学生感觉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并且让学生试读,反复吟读,最终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训练了语感,自然而然培养了阅读的能力。

1.2 根据学生的差异推荐书籍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学段、性格等方面的不同,向学生推荐合适的书籍。如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等感兴趣,女生喜欢有故事情节的书,男生对体育、科学等方面的书有兴趣。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我经常在班级中开展一些读书竞赛活动,如“讲故事”、“古诗文背诵”、“读书心得交流会”、“征文比赛”、“朗诵朗读会”、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各尽所能,尽情发挥,不但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从中找到了学习的榜样,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和积极性,收到了双重的效果。

2 交给学生阅读方法,让他们学会阅读

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学会灵活多变的、科学合理的阅读方法。要让学生掌握一种科学的阅读方法,不仅教学生爱读书,还要教学生会读书,指导他们有目的、有步骤地读书。为此,我们应该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抓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用心去读;抓精彩重点语段用情去琅琅地读;抓意境描写,发挥想像去读。经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之养成阅读的习惯。

2.1 指导学生学好读书方法

根据不同题材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读,要求学生掌握略读、精读、默读,三种方法。略读,主要用于某种需要,有选择地快速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所谓精读法,就是对文章集中精力,一句一句,按自然段边读边想,精思熟读,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弄懂了再继续读。默读法就是要求学生在文章快速的浏览中,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默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2.2 指导写好读书笔记

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书籍后,经常摘抄词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对阅读的重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还要写日记或读后感。用这种形式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使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3 创造良好的读书条件,让学生快乐阅读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良好条件,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幽雅的环境中舒舒服服的进行课外阅读。

3.1 营造读书氛围

首先在教室内,装点上几幅诗词配画作品,或名人读书成长挂图,增添了文化气息。其次定期向学校图书馆借阅一定量的图书让学生感受到图书馆也是学习的乐园。

3.2 建立班级图书角

图书角设在教室的四个角落,方便学生在课间时借还书籍。为了介绍图书,也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图书展览,陈列出被介绍的图书来,同时展出学生整理编写的宣传图书的资料。让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拿到自己喜欢读的书。

3.3 给学生创造足够的阅读时间

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允许学生在“早读”时,朗读所学的课文,自习课也可翻阅课外的书报等。

总之,小学生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养出来的,我们要持之以恒地阅读,坚持不懈地练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包南麟.小学语文教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2] 柳夕浪.从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看课外阅读指导[J].江苏教育,1988(13):19.

上一篇:培养护理人才应立足于“和” 下一篇:感悟与追求 《黄河,母亲河》创作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