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型大兴西瓜观光采摘栽培模式

时间:2022-10-21 09:39:05

都市型大兴西瓜观光采摘栽培模式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西瓜种植水平及种植模式也在不断改进[1-3]。农产品本身的食用功能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观光农业中踏青、观光和采摘已成为市民丰富业余生活的一部分。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十二五”任务中提出西甜瓜高品质简约化栽培技术[4],大兴综合试验站大力引进、推广、示范了适合观光、采摘的西甜瓜新品种和新技术。

1 大兴西瓜观光采摘基础条件

1.1 大兴地区经济地理位置

大兴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郊,是北京地区著名的蔬菜水果生产基地,特别是大兴西瓜。新城距北京市区仅13 km,由北京—开封的高速公路和地铁线路联系市区。该地具备了实现都市型农业的各个要素。

1.2 大兴西瓜种植历史与基本情况

大兴西瓜种植历史悠久。元、明、清三朝,北京大兴西瓜一直是贡品,其中以庞各庄西瓜最为著名。而据《北京通史》记载,大兴在辽太平年间已经开始栽培西瓜,当时就已成为皇家果园中的珍品。20世纪50年代,大兴区西瓜种植面积3 334 hm2左右,平均667 m2产量550 kg。80年代由于推广西瓜灌溉技术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使西瓜种植面积发展很快,667 m2产量超过2 000 kg。90年代后,大兴西瓜占北京市商品西、甜瓜上市量的60%以上,种植面积最大时达6 667 hm2。目前,种植面积稳定在6 000 hm2左右,其中棚室栽培面积有2 667 hm2,总产量3.0亿kg左右,一直是北京地区西瓜的主产区。

1.3 西瓜节

1987年以来,北京大兴西瓜节已成功举办25届。作为国内外知名的节庆日,大兴西瓜节已成为助推地区经济发展、扩大文化交流、提升区域影响力的重要平台。西瓜节期间,举办全国西甜瓜擂台赛,开展瓜乡一日游、观光采摘、经贸洽谈、商品展销等活动。全国西甜瓜擂台赛的举办,对西甜瓜新优品种的应用和生产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1.4 中国西瓜博物馆

坐落在瓜乡庞各庄镇的中国西瓜博物馆是国内首个以展示西瓜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场馆2004年竣工,建筑面积4 600 m2。博物馆以声光电的再现手法及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西瓜的起源和传播、品种培育和栽培管理技术以及研发、利用和西瓜文化发展,有力地提高大兴西瓜的品牌和知名度。

2 大兴都市型西甜瓜观光采摘环境

在大兴地区,每年的西瓜节期间,也是西瓜成熟的时节,吸引了大量市民观光和采摘。2011—2013年,每年西瓜节期间,到大兴休闲、观光、采摘西甜瓜的市民人数达到20万~30万人。

2.1 瓜乡大道

依托大兴区内丰富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资源,2008年,经区政府筹资金1亿元建成的“瓜乡大道”,全长13.5 km,沿途经过庞各庄镇、魏善庄镇和安定镇。瓜乡大道两侧1 000 hm2设施西瓜成方连片。建有展现瓜乡风情、造型新颖的销售港湾6处,面积 2 500~12 000 m2,港湾内设施齐全,方便游客观光、采摘、购买瓜果。还设有高科技精品展厅和设有走廊的的日光温室,便于游人现场洽谈购买。

2.2 大兴都市型观光园区

2009年政府扶持乐平公司兴建占地6 000 m2的集观光采摘、品种展示、科技示范为一体的现代化连栋温室“御瓜园”。园中有从法国引进的迷你小西瓜,有皮、瓤、籽都接近白色的三白瓜,有北京的老品种黑蹦筋儿等各种西瓜品种。

2.3 西甜瓜标准化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基地

2008年在打造瓜乡大道的同时,经大兴区政府扶持,在瓜乡大道还建立了世同港湾西甜瓜新技术、新品种展示基地和小李瓜王西甜瓜采摘园。几年来,在国家西甜瓜产业体系大兴综合试验站及体系岗位专家的指导下,在该园区试验并推广了西甜瓜新技术20余项,新品种20多个。该园区辐射、带动庞各庄及周边地区都市型西甜瓜产业的发展。园区每年接待观光采摘的市民8万余人次,且经济效益显著。

3 都市型西瓜栽培技术模式

3.1 栽培设施类型、生产模式

大兴区西甜瓜栽培基本上分为设施栽培、露地栽培两大类型。其中,温室西瓜占种植面积的20%,大棚约为60%,观光采摘主要以设施西、甜瓜为主,1年可安排2茬,分别为春季和秋季,以春季栽培为主,其中春季设施栽培“五一”前后可上市,露地栽培在6月中旬到7月底上市,秋季栽培一般在国庆节期间上市。

3.2 适宜观光采摘的西甜瓜新优品种及特点

目前,大兴区观光采摘主要种植的小果型西瓜品种为挂果期长,耐裂性好的航兴天秀2(L600)、超越梦想、京颖、全美2K、京玲无籽等,上述品种具有早熟,抗性好,果形周正,含糖量高,挂果期长和品质优等特点。一般成熟后挂果期可达10 d以上,适合市民观光采摘;中果型高品质西瓜品种包括京欣3号、天骄2号、日本777和沙蜜佳。这些品种具有上市早,中心含糖量 12% 以上,外观漂亮、皮薄、口感酥脆等特点;特色西瓜品种有苹果西瓜京雅,皮薄、大小如苹果,可削皮食用。功能性西瓜包括富含高番茄红素品种中兴红1号,富含高瓜氨酸品种金兰,富含高维C含量的黄玫瑰;适宜采摘的甜瓜品种有久红瑞、117、185、京密11和久青蜜等。

4 西瓜甜瓜综合配套简约化栽培技术

4.1 选用优良砧木嫁接育苗

目前,大兴区西瓜种植采用嫁接育苗的比例达到98%以上,选用优良的砧木不仅有效预防枯萎病的危害,还可实现优质、早熟、高产,经试验示范认为京欣砧3号、京欣砧4号、勇砧嫁接后综合性状好,通过贴接式嫁接技术提高了嫁接效率及成苗率。

4.2 机械化开沟、一次性施足底肥、地膜全覆盖

机械化开沟、一次性施足底肥是省工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全地膜覆盖可有效提高土壤温度,早春采用全地膜覆盖受阳光照射后,0~10 cm土层可提高温度4~6 ℃,同时,还能明显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抗旱保墒作用显著。

4.3 小果型西瓜立架栽培

小果型西瓜双行立架栽培,667 m2定植1 400株,每株留2个瓜。2013年大兴综合试验站推广的小型西瓜密植栽培,单行种植,单蔓整枝,应用2蔓1绳技术,667 m2定植3 000株,西瓜产量达5 000 kg。

4.4 中果型西瓜蜜蜂授粉

蜜蜂授粉是中果型西瓜简约化栽培技术之一。在设施西瓜开花坐果期667 m2棚室放1箱3 000只健壮的意大利蜜蜂,可使西瓜坐果率达到100%,减少畸形瓜,提高商品率和产量、品质,667 m2节约劳动力成本300元以上。

4.5 西甜瓜早春大棚双层天幕覆盖、二氧化碳施肥

采用双层天幕覆盖技术,即在距离棚架30 cm处,选用流滴膜形成2层幕,可将棚温提高3~5 ℃,使大棚西瓜定植期由原来的3月15日以后提前到3月5日左右,较未使用天幕覆盖的大棚提前10 d定植。大棚西瓜由于前期气温较低,早春刚定植时棚膜密闭,造成棚室中二氧化碳含量下降,影响产量。大兴西甜瓜综合试验站推广二氧化碳吊袋肥可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前期667 m2棚使用10袋左右,坐果后使用15~20袋,可提高西瓜产量10%左右。

4.6 膜下灌溉、微喷灌、水肥一体化

为了提高水肥利用率,在西甜瓜生产中应用了滴灌、微喷灌、膜下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该技术较瓜农习惯性灌溉667 m2节水105 m3,节水率45%,节肥8~10 kg,提高肥料利用率20%。由于水肥利用率高,应用一体化技术可提高产量30%左右。

5 观光采摘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观光采摘区棚室西瓜667 m2效益均值超过1万元。2013年,比较以采摘销售为主的9户瓜农(共2.87 hm2)和以批发销售为主的5户瓜农(共1.73 hm2地)的生产效益,以批发销售为主的瓜农667 m2效益是5 386元,而以采摘销售为主的瓜农667 m2效益为22 479元,采摘销售模式较批发销售模式效益提高3.18倍。都市型大兴西瓜种植模式的推广,不仅为瓜农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首先,大兴西瓜为首都市民提供了假日休闲、观光采摘的场所,其次,为首都中小学生提供了生活体验的平台。都市型大兴西瓜正在为首都市民的绿色假日生活和生态旅游环境的打造发挥着引领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邓德江,陈宗光. 西瓜甜瓜无公害栽培新技术[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1-15.

[2] 别之龙,杨家乐. 流水西瓜露地简约化栽培技术[J]. 中国瓜菜,2013,26(2): 46-47.

[3] 杨文英,张海麟,艾可富,等. 湘南地区西瓜延夏标准化栽培技术[J]. 中国瓜菜,2013,26(4): 46-48.

[4] 许 勇. 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十二五”任务及科技支撑优势产区发展工作平台的构建[J]. 中国瓜菜,2011,24(5): 71-73.

上一篇:西印度瓜幼胚超微量DNA提取及甜瓜远缘杂交早期... 下一篇:多年生野菜地笋及其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