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生野菜地笋及其栽培技术

时间:2022-07-24 03:32:27

多年生野菜地笋及其栽培技术

地笋(Lycopus lucidus Turcz.)又名地瓜儿苗,俗称地参、穿地龙,为唇形科( Labiatae) 地笋属( Lycopus L.)多年生草本植物。地笋含营养丰富,每100 g鲜品中含蛋白质4.3 g、脂肪0.7 g、碳水化合物9 g、粗纤维4.7 g、胡萝卜素6.33 mg、烟酸1.4 mg,还含有维生素B1、B2、C以及各种矿物质元素,地笋还含有挥发油、酚类、泽兰糖、水苏糖、半乳糖、多种氨基酸等。春、夏季可采摘其嫩茎叶凉拌、炒食、做汤;晚秋以后主要以采挖地下膨大的洁白色匐匍茎鲜食或炒食,或做酱菜等;还可全草入药。

1 地笋的特征特性

地笋为多年生草本,植株高度1.5~1.7 m。地下根状茎横走,先端肥大,近纺锤形,于茎节处生芽和须根(图1)。茎直立,不分枝,四棱形;茎下部叶多脱落,上部叶椭圆形、狭长圆形或呈披针形,长5~10 cm,宽1.5~4 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呈楔形,边缘具不整齐的粗锐锯齿,表面暗绿色,无毛,略有光泽;叶交互对生,具极短柄或无柄(图2);花序为轮伞花序多花,腋生,小苞片卵状披针形,先端刺尖,较花萼短或近等长,被柔毛;花萼钟形,长约4 mm,两面无毛,4~6裂,裂片狭三角形,先端芒刺状;花冠钟形白色,长4.5~5 mm,外面无毛,有黄色发亮的腺点,上、下唇近等长,上唇先端微凹,下唇3裂,中裂片较大,近圆形,2侧裂片稍短小;前对能育雄蕊2,超出于花冠,药室略叉开,后对雄蕊退化,仅花丝残存或有时全部消失,有时4枚雄蕊全部退化,仅有花丝、花药的残痕;子房长圆形,4深裂,着生于花盘上,花柱伸出于花冠外,无毛,柱头2裂不均等,扁平。小坚果扁平,倒卵状三棱形,长1~1.5 mm,暗褐色。花期7—9月,果期9—11月。生于湿草地、林下、河沟等地,在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陕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有分布。

2 主要栽培技术

地笋喜温暖湿润气候环境条件,在夏季高温多雨季节生长旺盛。耐寒,喜肥,选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或砂壤土栽培。

2.1 繁殖方式

地笋可用根茎或种子繁殖。以根茎繁殖为主。

2.1.1 根茎繁殖 选色白、粗壮、幼嫩的根茎,切成10~15 cm长小段,按行距30~45 cm,株距15~20 cm栽种,每穴栽2~3段,覆土厚5 cm,稍镇压后浇水。冬种于次年春季出苗,春种 10 d左右出苗。每667 m2用根茎80~100 kg。

2.1.2 种子繁殖 播种期一般在3—4月份,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直播采用条播方式,行距40 cm,播后10 d左右出苗,每667 m2播种量约250 g。

2.2 田间管理

幼苗期注意除草、松土,操作上应避免损伤肉质根茎。苗高10~15 cm时可追施提苗肥,每收割1~2次以后也应追肥,每667 m2施用硫酸铵或尿素10~15 kg。2~3年后,植株丛生,应重新进行翻栽。

2.3 病虫害防治

地笋病虫害较少发生。病害主要有锈病,偶见发生时用敌锈钠、萎锈灵、加瑞农等药剂进行防治;害虫主要有尺蠖,可用90% 敌百虫喷雾防治。

2.4 及时采收

当地笋植株高度在15 cm左右时,及时采收嫩茎叶。一般4中下旬开始采收,一年可收2~3次,到10月份即可采收地下根状茎。作种茎用的留种地,生长期不可收割地上部分。

上一篇:都市型大兴西瓜观光采摘栽培模式 下一篇:十大技术之三二:西瓜甜瓜嫁接苗健康种苗集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