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公寓隐性德育课程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10-21 09:35:48

高校学生公寓隐性德育课程建设的思考

摘要:针对高校后勤工作,尤其是高校学生公寓日益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分析了这一现象带给公寓园区大学生的思想方面的影响,从历史、现实及观念等方面进行了成因分析。在此基础上,高校应注重加强隐性德育课程的建设,切实推进新时期新形势下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展开。

关键词:隐性课程;高校德育;高校学生公寓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4-0253-02

德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实现社会思想道德的个性化和个体思想品德的社会化过程。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的各项后勤工作日益出现社会化的趋势,高校学生公寓园区纷纷兴起。各高校积极组建后勤服务企业,实行企业化经营、社会化运作,创造了“托管”、“合管”、“社会参与”等多种方式,广泛引进社会资金,给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在明显改善大学生的住宿生活条件的同时,也给学生在日常生活、思想道德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而使高校学生生活园区的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认为,社会化的高校学生公寓园区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它也必将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探讨和研究的新课题。

总的看来,高校大学生入住公寓以后,在地域上以及相应的文化氛围上都远离了大学教学区,其生活的空间更为广阔自由。一方面,这为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提供了机会和空间,有利于学生逐步养成面对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这种与社会的近距离接触,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对主观世界进行锤炼和改造,有利于认识上的飞跃。另一方面,目前在读的大学生大多都是90年左右的独生子女,是在长辈的多重呵护和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成长起来,他们的自制能力相对较差;在这样一个相对独立、缺乏约束的学生公寓环境中,他们很有可能犹如无缰之马、放任自流,结果往往思想道德滑坡,学习成绩下降。

具体地说,本文认为,社会化的公寓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文化氛围不浓,周边环境令人担忧。在大学里,学生有了充足的自由支配时间,而高校后勤社会化过程中园区的相关配套设施并不完善,这其中的空档使得某些片面追逐经济利益的个人及团体有机可乘。加之大学生自身自律能力还不完善,且多为在外求学,远离了家庭和父母的约束,因此极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诱惑。

鉴于社会化的公寓园区带给大学生生活与思想上的冲击,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成因分析:

1.历史原因。各高校的后勤社会化以学生公寓建设为突破口,虽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中国高校后勤原有设施老化,第三产业水平相对较低,且处于后勤社会化的起步阶段,加之学生公寓的出现对学校和开发商来说,都是初次涉足根本无经验可谈。因此,双方在考虑、规划公寓整体结构、房间布局、配套服务设施(文体、安全保卫、医疗卫生、邮电等)、入住率、物业管理员的素质等问题,缺乏长期统一的规划,从而给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以及管理层面带来许多问题。

2.现实原因。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高等学校的后勤服务和学校捆在一起,是行政式的后勤管理,被动地接受行政指令为教学、科研、学生服务,而现在是经营(当然这种经营性具有极大的公益性),主动地为教学、科研、学生服务。这就牵涉到投资开发建设高校学生公寓园及相关配套的文体、医疗、保卫、电信、超市等设施的完善问题,而这需要有实力的开发商来解决,但事实上,社会上真正有实力投资大学生公寓园建设的房地产公司、银行都不十分乐意投资于资金回收周期长的高校学生公寓园开发。与此同时,物业管理方为了经济效益,必然极力降低成本,服务质量和周边环境自然不尽如人意。加之处于开发的前中期,相关的配套设施仍在设想或建设中,所以带来管理和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许多问题。

3.认识上的误区。高校学生公寓园区实质上指的是在校外建设的社会化运作管理的学生生活中心,但很多人常常误以为高校后勤社会化就是将高校后勤全部推向社会,将学校后勤完全当做负担,从而在实践层面上,造成其管理机制和运转模式上完全与学校脱钩的趋势,这必然不利于高校学生的德育工作的开展。

参考和借鉴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的“进步教育运动”的理论,将道德教育工作的侧重点转向强调经验、重视行动和追求实用上来。具体说来,道德教育的过程应该具有社会性,道德教育的途径应该具有广泛性,道德教育应该具有活动性。由此,高校应该注重德育隐性课程的建设,从园区文化建设、物质化建设和制度化建设等方面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开展有效的公寓园区德育化工作。

众所周知,美国教育社会学研究者杰克逊(P.W.Jackson)1968年,在《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的概念,隐性课程就其内涵而言,是非学术的,一般不在课程的规划中反映,它更多的属于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文化要素,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现象,具有以下特征[1]:

第一,潜隐性。与显性教育不同,隐性教育主要是以间接、内隐和渗透的方式来影响学生,经常将教育目的潜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利用学生无意识、易受暗示等心理特征把有关道德内容渗透到具体的人、事、物和活动中,对人的思想发挥着浸润功能。如细雨一般,悄无声息的渗入,淡化显性课程所体现的强制性、外显性[2];隐性课程常常借助于显性课程的形式或其他方式,学生接受其影响常常是无意识的,但隐性课程所包含的教育因素附着或内隐于事物之中的“制度性”、“关系性”、“环境性”、“媒介性”、“行为性”,大都是能够被人眼观、耳听、手触和身受的。第二,累积性。隐性课程产生效果是一个逐渐量变的过程,只有经过一定量的积累,才能产生质的变化。只有通过对隐性课程所附着的事物与现象的感知,才引发主体复杂的思维活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领悟到隐性课程的内容和真谛。第三,稳定性和持久性。隐性课程如学校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指示符号、建筑群体及风格等等。由于其固有的时空性,所以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不断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和完善其知识结构,促进其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方式和自我教育能力。

在隐性课程这些特点的基础之上,高校管理者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展开:

1.合理规划,注重园区物质性教育。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会说话。园区的物质文化载体,主要包括园区建筑、园区文化设施和美化物态。园区主体建设指门面、路径、学生公寓、食堂等,园区文化设施主要指体育场(馆)、图书馆、文艺馆、展览厅以及相关的设备、器物。园区美化物态指草坪、花坛、亭台、假山、纪念碑等。客观物体本来是没有生命和情感的,经过教育建设者按照预期教育目标和精心的设计和创造,使这些“无声”的教育资源,适应学生成长的需要,并体现教育者的价值取向,使学生获得熏陶和感染,深刻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方式与生活方式的选择。

2.完善制度,实现园区制度性教育。园区文化中的制度文化作为一种外在的规范,具有很大的强制性,对于园区正常的教学生活起到良好的制度保障作用,从而具有强大的规范功能。制度教育是学校通过规章制度和纪律条令的宣传、学习、贯彻、监督,使学生树立法律观念,自觉地约束和端正个体行为,以保障合理有序的环境。实行依规管理,教育者的作用无疑是显著的。但是如果换位考虑,针对学生而言,如果学生自主的选择和利用法律法规、校纪校规来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而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目标,就很明显地成为制度性教育。中国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智育注重自学,体育注重自强,德育注重自治。”[3]因此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健全和完整各种教育制度,对学生规范自己、约束自己、发展自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积极引导,加强园区行为性教育。公寓园区的行为文化载体主要包括主体行为形象、科技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交际行为。主体行为形象主要指园区领导作风和领导风格,教师的品行人格和气质、仪表、学习风气及学生的饮食用餐等生活习惯。科技文化活动载体指在园区创设条件而开展的开创性教研学术活动、学生为主体的科技文体活动等等,“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4];社会实践活动载体指园区结合社区与校本部开展的青年志愿者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交际行为载体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异型之间交往以及校纪交往活动。在上述的工作和生活交往中,园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依据已理解的生存原则、道德准则,制约并指导着自己的行为,从而影响他人的思想和行为。

总之,高校学生公寓园区面对环境的变迁,探索切实可行的德育途径已成为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中之中。挑战中必然蕴藏着机遇,新时期、新形势要求高校管理部门充分利用地区优势,深入挖掘各类主、客观因素,化消极为积极,化被动为主动,在加强高校学生公寓园区内部德育课程管理的同时,寻找新的德育着力点,充分发挥各种隐性课程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冀学锋.当代高校德育基础[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2]于大海.李春花.论隐性教育的特点及其功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5):71.

[3]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1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281.

[4]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R].教材政[2004]16号.

上一篇:浅析韩国语语法教学 下一篇:因材施教,提高中职英语教学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