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类专业学生实战能力培养方法探析

时间:2022-05-28 09:04:05

经管类专业学生实战能力培养方法探析

摘要: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但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经管类专业的毕业生出现了“强书本知识,弱实战能力”的现象。基于这一现实,提出了针对经管类专业学生的“一教二践三考核”的实战能力培养方法,即教学方法多元化、实践教学立体化、考核内容全面化,以期提高经管类专业毕业生的实战能力,缩短进入社会的适应期,加快他们从“学生”到“人才”的转变。

关键词:实战能力;培养方法;实践教学;经管类专业;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4-0222-02

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本文结合经管专业的学科特征和社会对毕业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提出了对经管类专业学生实施“一教二践三考核”的实战能力培养方法,即教学方法多元化、实践教学立体化、考核内容全面化。

一、“一教二践三考核”培养方法的具体内容

1.教学方法多元化。由于经管类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大多是综合性、重应用性的课程,因而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中应始终遵循“授之以渔”的指导思想,改变以单方面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现代互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学生由传统教学中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寻求和探索知识,使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训练式教学、兴趣式教学、声像教学以及讨论法、小组活动法、实践法、课堂展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启发式教学主要是教师根据当时的教学环境巧妙地设计一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对该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分析讲解,以在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得出不同的答案,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案例教学,从研究方法上来讲,主要采用描述型和解释型案例教学法,即给学生一个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以寻求科学的解决方案;或者要求学生就某一营销问题,对某一公司进行调查,对其营销战略进行描述。训练式教学主要是要求学生进行营销策划、产品推广大赛、市场调查、广告设计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兴趣式教学是针对具有某一爱好的学生而设计的,如果学生对有关管理、营销的某一专题感兴趣,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指导,使理论更好的服务于实践。声像教学是让学生观看国内外一些著名企业家的管理思想、企业的发展战略、竞争策略等,或相关专家、学者对某一问题深入分析的录像材料,使学生亲身感受企业家的领导风范,从中受到启示。这些方法的灵活运用,可较好地体现理论指导实践的思想,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思考,潜力得到有效开发,兴趣得以充分调动,个性得到必要的尊重,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教学立体化。即实行三个课堂有机整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第一课堂,即以掌握基本专业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活动。注重运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训练式教学、兴趣式教学、声像教学、模拟教学以及讨论法、小组活动法、课堂展示、角色扮演等方法手段,促使学生系统、扎实、灵活地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第二、第三课堂的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第二课堂,即与教学紧密相关的、帮助学生把第一课堂的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的各类课外学习和学术科研活动。依靠专业教师、团总支、学生会等全力打造第二课堂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学术与实践活动, 如建立导师制和设立科研小组,引导学生的课外活动;创造条件支持学生申报学校学生科研课题,并指导立项项目的研究。第三课堂,即全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多形式、多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与社会和企业的联系,实行校企联合,广拓实践基地,实行学期实习、毕业实习、专题实习等形式,鼓励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等课余时间参与企业的管理、营销实践活动。借助多种实验教学工具,包括模拟企业运作的实物沙盘与电子沙盘、沙盘教学系列方案、沙盘对抗演练等,培养学生决策的能力和兴趣;建设模拟企业运作的环境条件,包括采集企业案例资料并进行教学化处理,设计企业模拟业务流程,制作企业模拟业务表格、凭证和单据,创设企业模拟文化环境,开发沙盘模拟预算软件等,使学生亲临管理现场,体验管理的氛围;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包括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学习网站、教学拓展资源库,开辟网上论坛,建设网络辅助课程等,实现“三维课堂”与网上“虚拟课堂”有机链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对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手工工具、实物沙盘、电子沙盘、微格技术等多种教学技术手段的有机组合,实现了校内实习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的整合建设和精品建设,使校内实习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学生的实践活动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系统的锻炼和培养。

3.考核内容全面化。考试是具有导向性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对学生综合品质的全面考核,也是对教育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以及实现程度的检验。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应注重学生平时在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的综合表现,注重学生对现实存在问题的主体反思能力,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考核力度。因此,要进行考试制度的改革,改变过去单一的期末纸笔考试方式为综合评定,增加课堂参与、作业(小组和个人)、口试、营销策划、管理实践等成绩考核形式和题型。为了加重实践教学的分量、突出实践教学的特色,针对实践教学改革,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成绩考核体系,采用目标考核和过程监控相结合的考核体系,注重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能力训练,加强过程管理。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对各类实验课程的实验考核方法体现“三个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操作考试与理论考试相结合;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平时考查以实验基本操作、实验习惯、实验记录是否真实,结果、实验报告是否准确、规范化为主要依据;期末考试考核以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实验结果是否准确为主要依据;并鼓励学生在实验中有所创新,对于有创见的学生,成绩评优。

二、“一教二践三考核”培养方法的优势

从上文“一教二践三考核”的培养方法的内容可知,该方法注重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动态多维的素质教育观念,不断创新课堂教学的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改革考试方式,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实战能力的目标。该方法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从以学生掌握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把指导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纳入教学改革范围,将教学活动重点放在组织学生独立学习活动上,注重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指导,实行开放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以教学内容的改革为主线,带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全面改革,在教学中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引入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拟教学、声像教学、角色演示、小组学习等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的组织形式;重视规范的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对经管专业的学生,特别注重对他们的营销、管理实战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感性认识和学习的主动性,锻炼收集和组织材料、与人沟通和合作以及策划和商业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协作、探究的创新素质,鼓励学生参与企业的管理实践活动,使他们既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又锻炼了一定的营销、管理技能,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和满足社会需求;改变过去单一的期末考试为综合评定,改革学生成绩评定方式和考试题型,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考核力度。总之,“一教二践三考核”培养方法的组织形式多样化,课堂内主要包括课程讲授、课堂讨论、学生演讲以及案例分析,课堂外则包括作业以及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

三、“一教二践三考核”培养方法待完善的内容

本文提出的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实战能力培养方法,侧重于定性研究,一些内容需在总结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行量化,以提高该方法的科学性、实用性。应对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训练式教学、兴趣式教学、声像教学以及讨论法、小组活动法、实践法、课堂展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进行量化分析,确定各种教学方式在工商管理类专业所开设的总课程中应占多大比重,以及具体到每门课程各种教学方式在总学时中应占多大比例,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每一学年、每一学期,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方面时间该如何分配,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等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总结出较科学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实战能力培养方案,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学生的培养方案能够更好地与社会需求相一致、毕业生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使经管理论与管理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理论更好地服务于实践,使学校与社会的供需关系不再矛盾,从而提高中国高校经管类专业毕业生的质量和实战能力,使其真正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韩杰.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9,(1).

[2]李强.推广案例教学法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2,(3)

[3]吴英伦.斯坦福学得到[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

[4]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何祖健,章.教育以人为本解读[N].光明日报,2004-11-10.

[6]朱立.市场营销经典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

[7]杨水根.经济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

[8]陈宁宁,林善法,郑育华.开放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

[9]王瑞华.网络教育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观念创新与行为模式选择[J].教学与管理,2003,(11).

上一篇:信息化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建设的思考 下一篇: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