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两副”

时间:2022-10-21 09:10:27

武汉作为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近年来,武汉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3000亿元、4000亿元、5000亿元三个大关,一路赶超5个副省级城市,进入副省级城市的第一方阵。

2003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将襄阳、宜昌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要求逐步形成以武汉大都市圈为龙头、襄阳大都市区和宜昌大都市区为两翼的“三足鼎立”发展态势。

在2011年3月召开的全省“两会”上,“抓紧研究制订‘一主两副’加快发展政策措施,发挥武汉及襄阳、宜昌核心增长极作用。”作为2011年的工作任务之一被明确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当年,湖北省委将襄阳、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一把手”高配为副省级。

湖北要在“十二五”期间实现跨越式发展,武汉、襄阳、宜昌这“一主两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湖北经济新版图的构筑,呼唤“一主两副”担当引领全省跨越式发展的先锋。

“一主两副”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据统计,“十一五”时期,武汉、襄阳、宜昌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4.8%、14.3%、14.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连年超过沈阳、大连、成都、南京、宁波等5个城市,跃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的第5位;襄阳、宜昌地区生产总值分别突破1500亿元,在全国同类城市排名中分别为75、73位,比2009年分别提高3位、1位。同时,“一主两副”在区域经济格局中的影响力也不断上升。三市地区生产总值占武汉城市圈、“襄十随”、“宜荆荆”城市群的比重分别达到57.5%、57.4%、49.6%,比2005年增长1.5、4.1、3.2个百分点。

打造“一主两副”核心竞争优势

根据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有关大力推进“一主两副”工作的决策部署,2011年年初,省政府成立联合调研组,由省发改委牵头,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府研究室、省经信委、省住建厅、省财政厅等15个省直部门和单位,深入三市就“一主两副”城市发展问题开展调研。

联合调研组提交的调研报告认为,五年来,尽管三市实现了持续较快发展,但与东部或中部地区其他同类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一主两副”城市综合竞争力仍显不足。调研组认为,加快“一主两副”中心城市发展,是构建促进湖北成为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重大决策,是推动“两圈一带”战略实现重点突破的战略举措,是加速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部署,意义深远、刻不容缓。

“十二五”时期,湖北提出要进一步加快推进“一主两副”中心城市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该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先行区,成为引领武汉城市圈、“襄十随”、“宜荆荆”三大城市群发展的区域中心城市,使全省经济尽快形成武汉占全省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两个省域副中心占三分之一、其他市州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格局。

武汉建设三个中心构建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

6月10日,省委书记李鸿忠在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上与武汉代表团代表座谈时提出,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天时”、“地利”、“人和”均已具备,要求武汉市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重振“大武汉”的雄风。

构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从面上讲是全省,从点上讲是武汉,作为中部中心城市的武汉,要打造成为“支点中的支点”。武汉勇担使命,努力在中部地区发挥引领、聚集、辐射作用。2011年12月,武汉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作为新目标,提出打造国家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如今,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关心和支持下,武汉激情奋进,全力推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三个中心”建设势头正劲。

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东湖高新区,正成为“武汉创造”的策源地。2010年10月,武汉在东湖高新区东部地区规划66.8平方公里建设“未来科技城”,以光电子信息、新能源、环保节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为主导,重点聚集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区域总部、研发总部和重点院校的研究机构。开工建设仅一年半,目前已签约项目27项,引进世界500强企业7家、大型央企7家,吸引了包括9名“”人才在内的大量海内外英才加盟。中国航天科工锐科光纤激光研发基地、中国电信湖北(国家)宽带研发中心、中国移动湖北信息港等大型央企项目接连开工。2012年6月5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专家组现场验收“武汉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该平台位于光谷生物城,2009年由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生物制品所、湖北省医药工业研究院、中科院武汉病毒所联合申报,获国拨经费3770万元,省市各方面配套经费投入超过6亿元。平台的建设吸引了辉瑞、拜耳等一批世界500强生物科技企业落户,使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发动机”,也为以光电子信息产业著称于世的光谷增添了新的增长点。

省市联动频拿大项目,武汉前5月工业投资增幅19城第一。省市联动共助发展,今年武汉制造业发展迅猛,1-5月全市预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028.1亿元,增长16%,增速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继续排列第2位,仅次于成都。今年6月5日,周大福珠宝投资50亿元,在汉建加工基地。5月7日联想集团宣布,将携50亿元投资进汉,在汉生产新一代移动智能终端等产品,预计5年内产值可达到500亿元,创造近万个工作机会。6月6日,投资70亿元的上海通用武汉工厂正式开工。这个只花了160天就实现落地的汽车整车厂,刷新了武汉工业项目落地的纪录。为了承载项目落地,今年全市在各新城区和3个跨三环中心城区新批231平方公里工业用地。1-5月,6个新城区和3个跨三环中心城区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01.26亿元,是去年全年的2.75倍,完成了全年目标的67%,超过目标进度22.8个百分点。据最新统计,今年前5个月,武汉工业投资增幅在全国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排名第一,为承担制造业中心增添底气。

“风水宝地”吸引商贸物流大项目,1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有意落户武汉商贸物流中心。今年以来,武汉市商贸物流大项目招商形势喜人,一批国内外排名靠前的企业,纷纷抢占武汉这块物流“宝地”。武汉市物流局目前已与浙江传化、美国安博、长航集团、武汉百盟、湖北铁安通、恒天集团、深圳国际控股、广州林安、奥地利远东陆桥、日本佐川急便等10家企业进行了磋商洽谈,部分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5月上旬,武汉在昆明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物流节上,一举斩获“中国城市商贸物流之都”称号。据统计,全市现有物流企业近3000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亿元以上物流企业64家,1000万元以上164家。按照规划,武汉市未来5年将投资700亿元以上,推动建设30个以上重点商业项目,重点打造10大商圈的商贸服务能级,改造建设10个特色商业街区,培育17个新兴区域商业中心,形成城市繁荣支撑体系。同时,投入1100亿元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主要建设为大型专业交易市场、大型商贸批发零售企业及连锁超市配套的现代化仓储、配送设施。

上一篇:开启构建中部崛起战略支点新征程 下一篇:湖北为构建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