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十个途径

时间:2022-10-21 08:41:07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十个途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省的当务之急和必须完成的重大战略任务。笔者对我省转变发展方式的实现途径有了一些较为清晰的认识,在此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一、广泛开展工业企业对标行动

开展对标行动,引导和促进企业采取有效措施追赶行业高端和强势企业,生产优质或高附加值的产品,是弥补短板、提升产业水平的重要举措,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在工业企业广泛开展对标行动,围绕创新理念、技术装备、研发设计、工艺保障、产品标准、节能减排、经营机制、规模水平、人力资源等9个方面,通过现状分析、选定标杆、制定方案、组织实施、改进提高等环节,持续不断地对标追赶,才能够实现企业的创新超越。力争经过3至5年的努力,使一批优势企业达到或接近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一批大中型企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全省工业产业结构明显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逐步缩小我省工业与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的差距。

二、大力实施品牌建设示范工程

从某种意义上讲,品牌也是生产力。为加强品牌建设,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示范工程”的实施方案》,力争到“十二五”末,使优势企业产品质量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中国名牌产品达到100个以上,中国驰名商标达到100项以上,促进全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美誉度不断提高。采取强有力措施,对示范企业和重点培育企业,在项目、技术、科研、资金及政府采购等方面给予倾斜,在质量管理、境内外商标注册、专利申请、信息技术服务等方面提供优先服务,引导、扶持优势企业争创名牌产品,推进自主品牌建设。

三、毫不放松地抓好项目建设

历次经济转型往往伴随着新兴产业崛起和传统产业大规模更新换代,这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也是动力所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大上新项目;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换代,需要大上技改项目。由此可见,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2010年全省计划建设1300项重点项目,年度投资2500亿元以上,必须严格按照时间节点,下大气力抓紧抓好。首先是精益求精谋划项目。其次是千辛万苦跑办项目。第三是只争朝夕建设项目。实行领导分包制度,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定具体施工方案,及时解决困难问题,保工期、保质量,确保项目尽早转化为发展的新优势。

四、加快产业技术改造步伐

在现有基础上改变我省产业竞争力弱、高附加值产品少的状况,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技改。今年我省谋划了1000项省级技改项目,这是产业升级的重大突破口。针对我省工业品种质量、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改善装备、安全生产等薄弱环节,用贴息的办法支持企业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运用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现有企业生产实行技术改造,有利于企业升级。各级政府应抓住国家拉动内需和我省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新农村建设机遇,鼓励支持企业适应消费升级需求,生产适销对路、能引导消费的工业产品,促进质量水平提升。

五、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在市场竞争中“拥有技术者即王者”。只有抢占技术制高点,才能把握发展主动权。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包括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我省科技部门已经启动了包括光伏产业、风电产业、钢铁节能、水泥节能等8大领域的产业技术路线图编制工作,下一步重点是明确共性关键技术,搭建技术创新平台,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加强产、学、研、用的集成创新,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产业技术升级。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讲,技术创新主要应靠引进那些既先进又可靠的技术,然后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工艺、装备、技术等方面,向同行业的高端水平迈进。

六、深入推进“两化”融合

信息技术是经济增长“倍增器”、发展方式“转换器”、产业升级“助推器”,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明显带动作用。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我省钢铁、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以及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在“两化融合”方面取得实效,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广大企业应该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工艺改造、生产制造、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关键环节的应用和融合,提高工业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提升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各级各部门应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资金、政策、人才支持。省工信厅已经确定123家“两化”融合重点企业,涉及钢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物流等13个行业,落实培育措施,选树示范企业,总结典型经验,以引导更多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七、坚定有序地淘汰落后产能

淘汰落后产能是转变发展方式最直接的举措。我省任务十分艰巨,今年要淘汰1440万吨钢铁产能、126万吨焦炭产能、464万重量箱平板玻璃产能等。省政府下了决心,无论困难多大,今年的任务必须完成。考虑到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发育程度不同,我们必须既坚定又有序地淘汰落后产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整和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强化税收杠杆调节,努力营造有利于落后产能退出的市场环境。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依法淘汰落后产能。分解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任务,明确各级政府和企业的责任,加强指导、督促和检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强化政策约束和政策激励,建立健全促进落后产能退出的政策体系。

八、深入推进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是倒逼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省政府制定了节能减排“十项措施”,主要是继续实行“双三十”节能减排,突出抓好100个节能重点项目、46个烧结机脱硫项目、50座污水处理厂建设,组织“双百”节能重点企业和726家环保重点监控企业开展对标行动等。各级各部门应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全力抓好这些措施的落实。一是严格监管。建立健全重点企业污染减排总量台账制度,完善在线监测网络,加强对重点地区和企业的现场监测;加快节能减排项目建设进度,加强对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电力燃煤机组脱硫设施的监督管理,确保连续稳定运行。二是严把准入关口。工业主管部门必须严格产品准入,加强标准管理,坚决防止无标生产和低标生产。三是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

九、大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实现企业组织结构优化,改变我省企业“小、散、弱、差”状况,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今年全省计划重组10个大型企业集团,主要工作措施是:强化规划约束,引导企业调整组织结构;严格行业管理,在产业政策指导下帮助企业完成搬迁改造、减企压产、淘汰落后产能、优化结构等工作;优化资源配置,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落后和困难企业,引导优势企业与关联企业完善产业链的重组;加强政策引导,在企业融资、土地指标分配方面支持兼并重组。

十、加强产品质量管理

打好“产品牌”、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关键环节,是生产优质、高附加值的产品,而质量管理是确保生产优质、高附加值产品的重中之重。加强质量管理,一方面要坚决杜绝质量问题,防止“三鹿事件”重演,避免酿成产业悲剧甚至地区经济发展悲剧;另一方面要做好提升产品质量的各项工作,主要是实施产品更新换代工程。今年全省将有计划地开发1000个省级以上新产品;加强质量管理,充分利用产业政策、技术标准、技术改造、企业管理等手段,指导支持企业加快品种更新、提高质量和创建名牌;落实工业产品质量政策,推动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诚信体系;做好产品标准修订和贯标工作。

作者: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

(责编/张立新)

上一篇:把握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 下一篇:农产品全线“异动” 3%调控目标面临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