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治疗后发生牙龈炎78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7-23 10:18:56

正畸治疗后发生牙龈炎78例临床分析

摘 要 目的:分析正畸治疗后发生牙龈炎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正畸治疗的78例牙龈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固定正畸中牙龈炎常好发于下前牙区和上后牙区,主要因素是口腔卫生差造成菌斑堆积,其次是矫治器及附件的刺激引起牙龈红肿炎症。结论:医师在正畸治疗中督促患者保持良好口腔卫生,同时严格规范操作,应加强口腔卫生宣教,减少对牙龈的直接刺激因素。

关键词 正畸治疗 牙龈炎

牙齿正畸固定矫治过程中因为矫治装置以及口腔卫生不容易清洁使得患者极易发生牙龈炎[1]。我们根据临床牙龈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我们随机选择2008~2010年在我科行固定矫治78例正畸治疗患者,其中男34例,女44例;年龄9~22岁,平均15.1岁。我们选择的全部患者无牙龈炎或系统性疾病史。

牙龈健康状况的检查:用牙周探针探触龈沟对基牙进行牙龈状况的检查[2],以牙龈炎的损害程度分为无、轻度、中度、重度四个级别。①重度:牙龈红肿,轻探出血,持续不退,有附着丧失或牙龈退缩;②中度:牙龈红肿明显有增生,但无附着丧失,自述刷牙时出血,探诊时有出血;③轻度:牙龈缘及龈有轻微充血,牙龈边缘稍钝;④无:牙龈缘以及龈形状颜色质地没有异常;所有患者正畸前都进行口腔卫生保健的宣传教育,要求早晚饭后刷牙,包括刷牙时间与方法,每次刷牙必须清除干净托槽上及托槽与牙龈之间,附件上食物残渣,并请患者本人或家长督促检查。有牙石的进行牙石清除。

结 果

牙龈增生、质脆、牙龈出血、点彩消失、牙龈红肿。正畸治疗后我们门诊随访中发现,复诊者中第1个月后牙龈炎发生率为5.44%,2个月后发生率为13.45%,3个月后牙龈炎发生率为20.12%,牙龈炎的发生率是逐步增高的。下切牙牙龈炎症较上切牙牙龈炎症多见。男性正畸患者牙龈炎的发生率高于女性患者,儿童正畸患者牙龈炎的发生率高于成年正畸患者,

讨 论

人的口腔是多种微生物共存的环境,大多数情况下多种细菌保持一种平衡,如果出现菌群失调则会出现牙龈炎的发生。菌斑是是引发牙周疾病必不可少的始功因子。牙龈炎症的发生与菌斑堆积有关,引起牙周疾病的最主要的病因,龈缘附近的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与牙周疾病的关系密切。我们发现早期牙龈炎症的表现牙龈肿胀、牙龈出血,与菌斑的堆积密切相关[3]。我们在做正畸治疗时,由于矫正器的戴入,托槽边缘残留黏结材料悬突,成为细菌的良好培育环境,并促使菌斑成为致病性菌斑,增加了口腔清洁的难度,很容易造成口腔内的环境菌群失调而引起牙龈炎。

大量的专家学者在对正畸患者的研究中发现,在进行口腔卫生宣传教育中患者的探诊深度(PD)水平、牙龈指数(GI)、探诊出血(B0P)比未接受口腔卫生宣传教育的患者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我们发现口腔卫生差是固定正畸治疗中牙龈炎的主要原因。牙龈的红肿、出血反过来又会妨碍刷牙,其自觉性较差,形成恶性循环[4]。青少年、儿童,不能坚持按照医嘱保持口腔卫生,造成菌斑大量堆积,引起牙龈炎,因此,针对该原因应加强口腔卫生宣教,使患儿自觉认真地遵守医嘱,做到彻底清洁口腔,在每次复诊时,治疗医师应认真检查患儿口腔状况,及时提醒患儿及家长,临床医师应更加留心,发现牙石的要及时进行洁治,防止炎症加重。有研究发现下前牙区和后上牙区牙石易堆积的部位,牙龈炎的发生率较高较多,雅皓乳膏降低牙龈炎的发病率,明显减少出血量。减轻患者的症状。我们 要求家长监督,让患儿及其家长明白保持口腔卫生的重要性,加强口腔卫生保健。帮助患儿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必要时可以使用一些药物如洗必泰漱口水、双氧水等控制菌斑的产生。积极早期去除牙菌斑,有效地预防牙龈炎症,保持牙龈状态的健康。可通过口腔卫生宣传教育使患者保持一定的口腔卫生水平。

参考文献

1 曾祥龙.现代口腔正畸学诊疗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562-563.

2 孟焕新.牙周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4.

3 agari E,Kabani S.Adverse effcet of mouth wash use[J].0ral Stlrg Oral M 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1995,80:132,139.

4 许天民.正畸治疗中的牙周健康概念[J].口腔正畸学,1998,5(2):89.

上一篇: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配合贞芪扶正注射液疗效... 下一篇:短程伊曲康唑口服联合病甲封包治疗甲真菌病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