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作业中的“四重”“四轻”及矫正对策

时间:2022-10-21 07:47:54

课外作业中的“四重”“四轻”及矫正对策

摘 要: 本文对课外作业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四重”“四轻”问题作分析探讨,以期进一步转变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在课外作业各环节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对进一步减负增效有所帮助。

关键词: 课外作业 “四重” “四轻” 矫正对策

当前,“减负”已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不断下发“减负”的文件。“减负”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外作业负担,我通过调查发现目前的学生课外作业状况仍然令人担忧,作业布置、管理、批改、评价、纠错等环节存在诸多问题,课外作业中的“四重”“四轻”现象仍较为普遍存在,这严重削弱了课外作业的功能,阻碍了“减负”工作的推进。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分析原因,并探究解决对策。

一、课外作业中的“四重”“四轻”及反思

1.作业的目标较为单一,重“知识技能”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目标应是“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立体目标,课外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若过于重视“知识与技能”目标,就势必造成作业负担过重,特别是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的严重后果。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情感是人的一种自然的心理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

2.作业布置重“教师主导”轻“学生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广大教育工作者早已达成共识。布置作业是一件非常科学、严谨的事情,优化作业各个环节,设计信度较高的作业,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本途径。在布置作业前,教师应先精心准备,并认真考虑哪些类型的作业题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哪些类型的作业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哪些类型的作业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布置作业并不是教师随便应付了事,而是教师在经过深思熟虑后筛选出一定数量的题目,以达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同时还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主体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生活需要、人生需要、学习需要。

3.作业重“独立”轻“合作”。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新课标的需要。在合作学习中带着一定的学习任务,几个人在一起共同完成一项作业,这是合作作业。在合作学习中每个人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完成作业的情况也会不同。有效的合作作业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合作精神,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共同进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作业中来,不但对孩子自身的发展有益,更是一种便利的小组合作学习、家校合作的途径,有利于营造共同学习的学习型家庭氛围。

4.作业评价重“绝对”轻“发展”。

教师对学生作业不恰当的评价,是学生作业负担(心理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学生在作业表现出的个性特点是鲜明而不加掩饰的,字体、字形、作业完成情况、作业整洁程度,都能流露出他们的真情实感。若教师忽略学生的情感,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一个标准判断“对”“错”,以分数高低论“英雄”,一些学困生的兴趣、积极性、自信心就会完全丧失;若教师对学生的作业专挑“毛病”,一味指责,轻情趣激发重教师的个人威严,忽视人文关怀,学生就有可能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抵触教师。

二、“四重”“四轻”的原因分析

学生家庭作业之所以出现“四重”“四轻”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如下。

1.对课外作业研究不够。

课外作业的作用是什么?做作业是为了什么?课外作业有哪些类型?多长时间的课外作业才适量?学生家长在课外作业中起什么作用?如何发挥作业的德育功能?这一系列问题需要一线的教师认真研究、探讨。

2.客观条件的制约。

当前,教育发展还很不均衡,特别在农村中小学,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教学资源还不完善,教师现代信息技术驾驭、整合的能力急需提高。

三、“四重”“四轻”的矫正对策

1.提高作业布置的水平。

在作业布置的过程中,教师要精选练习,突出典型性,因材施教,体现针对性。我认为要注意:(1)学生参与,体现主动性。“减负”不但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要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2)形式灵活,突出趣味性。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到作业的趣味性与形式的多样性、灵活性相统一。

2.关注作业的德育功能。

作业是教师对学生学业过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客观、公正的评价将促进学生不断发展。要真正发挥评价的作用,教师必须采用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过程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方式。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恳求别人对自己的关怀。”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用发展的眼光、欣赏的心态对待学生的作业。每一次翻开学生的作业,首先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尽量寻找其中的闪光点,然后用小纸条、便条夹进学生的作业本和他们进行交流,这样以鉴赏的口气予以肯定,能让学生真实地看到自己的进步;对学生的错误多一分宽容,多一分理解,批评性的语言委婉含蓄,言之有理,能让学生看到希望。

在全面推进新课改、全面实施减负增效的今天,我们有必要提醒自己:不断提升师德修养,提高执行减负增效相关文件的自觉性;不断加强研究,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作业理念,让课外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催化剂。

参考文献:

[1]邹强.国外家庭作业研究及其启示.教学与管理,2007,(3).

[2]朱淮.新课程背景下的思品作业.教学与管理,2007,(5).

[3]马莹莹.论中学生作业批发的德育功效及其彰显措施.教学与管理,2009,(7).

上一篇: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下一篇:以科幻画教学为契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