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赏识学生

时间:2022-10-21 07:05:38

尊重、赏识学生

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自己的行为得到别人的赏识,这也是处于社会生活中的人社会化的需要之一。能否得到尊重和赏识会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做事的态度,有时甚至会成为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因素。小学生的这种渴望更为强烈。“赏识”不仅是他们健康成长、快乐学习的动力,有时也会成为影响其一生前途与命运的重要因素。教师作为学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在学生们心目中的地位毋庸置疑。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程度和赏识方法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雄关赋》你读得很好,你的声音浑厚、音域宽广,有点儿播音员的素质呢!”这是我的高中语文老师对我的一次“赏识”。正是从那以后,本来语文成绩平平的我对语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也有了学习语文的勇气与信心,期末时成绩一跃到了全班第三。直到现在我也是对教授语文课“情有独钟”。南京的朱弘教授也正是靠“赏识”才让身有聋哑残疾的女儿一路披荆斩棘、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硕士学位,并最终走上了一条充满自信、洒满阳光的人生之路,这更是赏识创造的奇迹。

事实和经验告诉我们:学生渴望尊重,渴望赏识,尊重与赏识的力量不可替代。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去赏识他们呢?我觉得老师是水,学生是鱼。学生能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就看你这泓“水”有没有营养,会不会赏识了。那么到底该如何尊重学生的个性,赏识学生的行为呢?

1.尊重

有句格言说“要想人敬己,先要己敬人。”作为一名教师,尊重学生是赏识的前提,更是“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需要。不管课上还是课下,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不要粗暴地对待学生。“以暴制暴”只会适得其反,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比较“前卫”的学生,他们的答案不是你一连串问题中的第一个的,而是第二个、第三个,甚至可能是最后一个的。这样的问题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记叙文时我们经常会在一上来就提问它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往往还加上一句“谁来说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以减低难度,使学生有序回答。可就有人一上来偏给你答地点、人物甚至是结果。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a做法:想什么呢!你坐下,××,你来答。

b做法:你答的不对,请你坐下,谁来回答?

c做法:同学们,老师是问的这个问题吗?

d做法:你可能没听清老师的问题,老师的问题是……

以上四种做法都没能做到尊重具有个性的学生,都不是最好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可采用下面的做法:

e 做法:××同学,你答得很好,你再告诉大家故事发生的时间好吗?

尊重性格较为急躁,做事欠考虑的学生。先肯定他的“第二答案”,再请他说出“第一答案”,只要答的对,何必非“按部就班”不可呢?至于五种不同做法的效果是很明显的:a、b、c做法都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尤其是a做法),d做法也会让学生感到“不舒服”,这样就减弱了他的生疑之趣,解疑之乐。e做法虽没有批评,但是否有“此时不批胜似批”的效果呢?

尊重学生,爱护他们的自尊心,以一种赏识之心面对,告诉他们“你能行”。作为一名教师,要时刻不忘珍视学生的每一个足迹、每一点进步、每一分勇气。不要让传统的思想束缚学生的手脚,更不要用你的“标准”去衡量一个孩子。

2.信任

信任是最基本的赏识方法,也是教师最好的赏识方法之一。相互信任是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记得那次做“验证大气压力”的实验(即将满满一杯水用纸盖上,然后再把杯子倒过来,水不会洒出。)结果六个实验组,只有一组做成功了。此时我便和颜悦色地说:“不要着急,做法应该是对的,想一想操作失误在哪儿?水装满了吗?应该选择什么纸?是不是反转动作慢了?失败是成功之母,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成功。来,同学们,我们一起做……”一会儿功夫,另外的五个试验组也相继把实验做成功了。

特别对那些成绩较差,调皮捣蛋或者不爱说话,平时和大家交流少的学生来说,老师对他的信任(如分发作业本、去办公室拿眼镜、学校劳动时负责某项任务等等)会使他重新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重新燃起学习和赢得别人尊重的希望之火。

3.平等

平等是交流的前提。教师和学生都是人,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嗟来之食”没有人愿意吃,所以教师必须丢掉高高在上的架子,以朋友的身份走进课堂。才能让学生从心理上愿意接受你,乐于接受你。

在我们班,小到上课发言,大到搞大型活动都是学生自愿参加,老师从不指派。即使是设立教学目标,拟订学习计划也是共同商定。如果学生的发言或做法不太明智,教师就用商量的语气和蔼地说:“请允许我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比如,学《放弃射门》,当我们讨论该不该射门时,有几个学生就说:“我看就该把球踢进去,这球多关键呀!要有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嘛!”我说:“我的看法是冠军固然重要,但友谊更可贵,观众的认可更是无尚的光荣,你们认为呢?”这种商量的口气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教师的意见。建立平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大胆发言、勇于创新。

4.真爱

我曾经教过一个具有强烈叛逆心里学生小号(化名),他的母亲,是小号的父亲花“重金”娶的。母亲和父亲的关系十分紧张,三天两头大打出手。母亲把家庭中的不如意都发泄在儿子的身上,可以说是两天一小打,三天一大打。从小到大,小号挨的打不计其数。这样一个无爱的家庭也造就了小号叛逆的性格,孤僻、暴躁,听不进别人的批评。听他的邻居说,一次小号的母亲又用木棍打他时,他瞪着眼对母亲说:“打吧!趁你还能打过我快打吧!再过两年……”可以说小号已经到了精神深渊的边缘,如果不能及时悬崖勒马,他很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初接此班时,我一如既往地、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很快就取得了大部分学生的信任与尊敬,但小号并不“买账”,不仅自己不认真学习,还经常“骚扰”别的同学。一旦遇到“反抗”,他的“报复”也让许多同学害怕,有一次他竟然从家里拿来一把水果刀刺伤了一位他打不过的同学!震惊之余,我开始通过本村的老师和学生深入地了解小号。了解到他性格形成的原因后,我心里充满了对他的怜惜和爱,不知什么原因让我有一种想保护他的冲动。整整和小号的爸爸谈了一个下午的我作出了一个自己都没想到的决定:让小号搬来和自己一起住在学校宿舍。一周后,小号在我们班组织的班会“心愿”上含着热泪唱了一首《我一言难尽》,一月后小号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其中两个是班委会的成员……近一年的朝夕相处彻底化去了小号的戾气,还原了他的本性――聪明、善良、调皮。现在的小号已经娶妻生子,这让我很有成就感。

“真爱”是赏识学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有的教育内涵。哪怕只是一次目光的交流,哪怕只是一个拍肩的动作,哪怕只是一抹唇边的微笑,哪怕是一次委婉的批评……只要你加入“爱”这个特殊的成分,你的学生就会感受到,理解你,接受你。其实,这个道理说白了也很简单那就是――爱润万物,真爱无敌。

(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市沧县汪家铺乡董辛庄小学)

终校/于 洪

上一篇: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做法 下一篇:影响小学生孤独感的社会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