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级进行导学案教学的几点认识

时间:2022-10-21 06:38:12

在一年级进行导学案教学的几点认识

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时展的客观要求。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彰显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导学案的设计,更多地关注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

关键词:学生能力 教学改革 导学案 教学实践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时展的客观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是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变“教师为本”为“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导学案的提出正符合这一要求。

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彰显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导学案的设计,更多地关注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导学案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上课不仅是让学生接受知识,而是学生生命活动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本人担任一年级数学的教学任务,作为小学阶段的最低年级,学生的年龄还很小,虽然不能放手进行导学案教学尝试,但我想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方面做些尝试。于是,我选择了在课堂中灵活渗透导学案中的一些好方法,尝试课前让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自学。比如认识图形章节和统计章节,我都放手让学生回家后在家长的指导下先预习和自学,再把问题和自学情况带到课堂上来进行解决。几次下来,有些收获,也有些思考。

由于学生年龄很小,甚至有些想法都表达不清楚。如果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自学可以省去课堂中很多麻烦,让课堂变得顺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巩固训练,自然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但有时在某些程度上成了家长直接把知识传授给了孩子,教师省了事,可时间一长,我发现学生学的知识参差不齐,教师也无从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导学后的课堂跟平常的课堂应该有所不同。创设情景就变成了检查自学情况的方法,有些动手操作的内容让学生课前完成,课堂上有了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对学困生的辅导。

因为是低年级学生,对导学案上课流程还掌握不了,所以我在课堂中时时渗透导学案的学习流程,让学生慢慢适应这种流程,慢慢熟悉导学案,为进一步使用导学案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在编写一年级导学案时,一方面要根据每课的目标要求设置问题,另一方面问题的设置不能太死板,单调的问题就很容易使他们失去学习兴趣,问题设置灵活,问题形式活泼生动,学生就很感兴趣。比如,在合作展示课上使用的导学案题目设置首先要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问题设置要贴近小学生的生活,特别是他们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在问题展示方法引导上,形式要灵活,不要一味地让学生上黑板说,一直下去只能让学生厌烦,没有积极性。我们可以试着让小朋友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展示,可以跳舞、画画、讲故事、唱歌、朗诵等等方式,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很重要,不能让他们偏离了主题。

另外,导学案的编排版面也要迎合小学生的心理要求,他们喜欢看起来很有趣、很生动的画面,而不是满眼的习题,从而产生压力甚至厌烦,我们可以在导学案中增加些小图案,或者一些很生动的话语等等。

以上是我对编写导学案的一些感受与想法。导学案的编写要考虑到教学的多方面,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教材是导学案的根本,而且,教材分析得越透彻,导学案编排得越精当,课堂才会越高效!

上一篇:语文教学生活化,生命已被牵引 下一篇:背诵对英语学习的正迁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