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人与中国人

时间:2022-10-21 05:19:59

俄罗斯人与中国人

编者按:《星火》周刊和《论据与事实》周报是俄罗斯很有影响力的两家全国性媒体。作为俄罗斯目前的主流杂志,其设计理念和风格为俄文《中国》杂志的办刊人所借鉴,以吸引广大的俄罗斯读者。本刊选编原载于《星火》的一篇文章《俄罗斯人与中国人》,我们并不赞成文章涉及的一些观点,其中不乏对中国和中国人的误解,如何校正“邻居”之间的种种误解,值得我们思考。选自《论据与事实》的文章则审视了俄罗斯的经济制度,从中不难读出俄罗斯人的忧患意识。

俄罗斯《星火》周刊2005年第36期(9月5日-11日)报道

鄂霍茨克海(西太平洋有许多属海,自北向南为白令海、鄂霍茨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大规模军事演习,为反对美国在中亚地区的军事力量而结成了基于上海合作组织框架的友谊,绵延4000多公里,共同维护的世界上最长的国境线,两国首脑不断互访――两国关系愈来愈热……用中国驻俄大使的话来说,莫斯科与北京现处于双边关系有史以来的最好阶段。而更为美好的前景是:在中国,2006年为俄罗斯年,在俄罗斯,2007年则为中国年。但这被称为最高水平。而两国人民之间的关系怎样?ROMIRMonitoring(俄罗斯最大的市场调查公司)和其中国合作伙伴零点市场调查公司(Horizon Research)在共同完成《风云变幻的世界中的中国与俄罗斯》的综合调查(该调查始于2004年)后,回答了这个问题。调查显示,超过50%的中国人对俄罗斯一无所知。而一谈及中国,在俄罗斯人的脑海中首先显现的是“服装”、“人口数量”、“大米”。在中国人那里也好不到哪去,俄罗斯经常与“恐怖主义”、“出色的政治活动”和“军事力量”联系在一起。 得出的第一个结论是:在这样的程度上,想让两国的人民而不是高层互相理解,显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批发与零售的友谊

文/罗斯基斯拉夫・维列扎宁

在可预见的未来,俄罗斯还离不开中国商品和移民。但双方能找到共同语言吗?

“――您到那些有中国人做生意的市场上转转,和中国人聊聊。‘我的,你的,一、二、三’,这就是他们所知道的全部词汇了。”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学院著名教授维里・格里布拉斯在谈到昔日大国和明日大国间的相互理解问题时,对我们说,“懂俄语的中国人基本上是那些在我们这里大学毕业的人,他们为数不多。说真的,我还没看到有中国人能够毫无冲突地在我们的社会扎下根来。”

不信任的模式。在俄华人能否与俄罗斯和谐共生并永久留下来,现在还很难作出判断。很多专家认为,2015年后,特别是当乌克兰人、摩尔多瓦人和白俄罗斯人在西方找到工作的时候,俄罗斯将更离不开中国移民。从2006年开始,俄罗斯将出现劳动力自然短缺现象,开始时数量可能不大,再过几年,每年将短缺70万―80万人,之后就是100万,甚至更多。

“这是非常高的数字”,人口问题社会经济学院专家让娜・扎伊昂奇科夫斯卡娅预警说。“所以,”她认为,“现在已经到了必须要说明的地步,为保证俄罗斯人自身的福利,现在俄罗斯最需要移民。例如,如果我们现在对移民关上大门了,那么俄罗斯现在40岁左右的人就根本别指望增长退休金了。”

表现双方深厚友谊的一个最新举措是“中国人组团出境旅游免签证”办法的出台,该办法证明莫斯科和北京方面共同致力于“促进人民之间的友谊”:我们需要劳动力,而在中国那些老百姓也不知道他们将被塞到哪儿去。再过几年,当中国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开放农产品市场后,问题将更为尖锐。专家们推算,目前中国有4.9亿农民从事田间劳动,那时将只需1.7亿农民。换句话说,中国将急需安置2.5亿一3亿人,而在中国国内并没有这些人的工作岗位。

当然这支“后备大军”不会同一时间在全世界出动,而且我还在天真地想,这些中国的自由人不会试图在幅员辽阔的俄罗斯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

与此同时,不久前全俄民意调查中心的一份民意测验表明,俄联邦有三分之二的人口抵触中国移民。(在需求与敌意之间)如何找到最完美的中间道路?

维里・格里布拉斯关注了欧洲的经验:“他们以需求为用人导向。譬如,需要高级木工或炼钢工人――那么好,大门是敞开的。但对于剩下的人――对不起。”如果我们不学会吸引移民只到那些需要廉价劳动力的经济领域,那么中国移民对于俄罗斯来说就可能变成了灾难。“而就目前看,”格里布拉斯强调到,“移民只是制造了销售中国劣质商品的新市场,并给两国的经济带来了损失。”

在边境地区更能明显地感觉到没有清晰的移民政策的状况:全俄民意调查中心调查显示,81%的被访者认为中国人在远东地区参与开发我们的资源是“危险的”,持这一观点的人在全国达到66%。“顺便说一下,中国人也教会了我们许多东西,能打架,骂人,少付钱”,格里布拉斯评论说,“类似这些东西几年前(在俄罗斯)是几乎没有的”。

而且,基于自己的研究结果,这位权威的专家坚信,中国民间对于俄罗斯的焦虑并不亚于我们。简单地说,由两国政治领导强化的欲使两国政府互相亲近的方针,无论是在俄罗斯还是在中国,并未得到实际的巩固。

中国与俄罗斯的区别在哪里?中国――这个大国,把自己称作是发展中国家。俄罗斯――这个发展中国家,称自己为大国。

观点的对比在当前互不信任的情况下双方能否找到接触点?ROMIRMonitoring的调查说明,我们之间仍然有共同之处,从中俄共同担忧的事情开始说起:世界上――在蔓延,54%的俄罗斯和52%中国被访者认同这个观点:――国际恐怖主义(俄联邦一一49%,中国――35%);――贫穷(俄联邦――37%,中国――31%)。而且,我们对各自生活状况的评价也非常相像,54%的俄罗斯人和49%的中国人都“满意自己的生活状况”,33%的俄罗斯人和34%的中国人勉强维持生活,还在致力于解决温饱的两国各占8%,2%的俄罗斯人和4%的中国人处于贫困状态。

两国人民关于《各自社会现存首要问题》的观点非常吻合:失业、吸毒、犯罪率上升。不同之处是中国人比我们更关切“官员贪污受贿”和“环境污染”问题(关注比率分别占47%和40%),而我们对于这两种灾难似乎已经习惯了(关注比率分别占15%和11%)。而且双方都非常清楚,我们能够友好合作来抵抗一些事情。美国被不约而同地认为是主要“不友好的国家”(持这种观点的俄罗斯人和中国人分别占34%和54%)。

这些政治和经济方面诸多观点的一致性是不是足可以消除民间的疑虑呢?

“19世纪移民到美国的中国人基本上是半熟练工人”,维里・格里布拉斯进

行了历史性的对比,“现在大批移民出去的人在美国则从事医生、教师的职业。这表明,美国的生活方式适合中国人。赚工资、致富是中国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俄罗斯目前还没这种倾向。”

这样的断定得出了一个并不理想的结论:俄罗斯今日的现实表明,我们并没能力给中国人提供一种有竞争力的、二选一的美好生活模式,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客人”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体系仍不可避免地要原样保持。相应地,看看将来的情形:如果俄罗斯没能成功转型,如果我们国家没能创造出有吸引力的生存模式,那么我们的国家就没什么可改变的,而且(中国人)也没兴趣改变了――只不过在征服她而已。就是担心将来出现这种状况,俄罗斯整个社会明显地存在着焦虑感。“每当双边合作转入一个具体层面的时候,利用一切机会夺取俄罗斯国土、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的中国‘侵略者’形象就一次次地出现在我们的刊物上”。“NMA―K O H c a n T N H r”公司(成立于1999年,为委托集团公司)分析员谢尔盖・聂可拉索夫说道。如何克服这种刻板印象? 就缺少互信的状况来看,21世纪双方不存在需抉择能否坦诚地做“永远的朋友”的问题。那么我们剩下的只有一点:学会友谊归友谊,但账还得算清楚,否则退休金就别指望了。

黄色骑手

文/安娜・鲁德妮茨卡娅 塔吉亚娜・罗玛山科娃

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几乎同时开始了建造大规模中国建筑的工程在这个首都是大型的商业中心,另一个首都则整个是居住区。两个城市的掌权者均断然拒绝说出“唐人街”的字眼。

在首都的全俄展览中心维里格里姆・比克大街上,占地8公顷,以中国石油公司为首的3家中国国有公司已于2005年开始建构总面积有20万套住宅的商务中心了。距离不远处,在植物园的备用土地上将修建中式公园。“中国人只不过是投资者,在莫斯科永远不会出现唐人街的”。人们相信了莫斯科市长的话。“由中国人埋单,我们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人们恳求圣彼得堡市长。根据两个首都的经验推断,要这样表达中俄两国双边关系的首要问题谁在给谁打工?

招致纠纷的“珍珠”:在圣彼得堡建造“波罗的海的珍珠”的决定是在混乱的局面下被采纳的:人们打着“不让给中国人一寸土地”的口号举行示威游行,市议员公开宣讲“中国人要通过繁衍实现用人口夺取全世界”的想法。“波罗的海的珍珠”――中国方面在“青铜骑士”的城市的方案――2010年将在圣彼得堡西南方向建成,占地面积将达180公顷,届时将拥有100多万套居民住宅,带有高级市场的贸易区,饭店,宾馆及办公中心,展览厅,俱乐部和戏院――上演京剧。小区里还有4所学校,5个幼儿园,6座图书馆,儿童创作楼,2个门诊部,急救站等等。圣彼得堡市长瓦林金娜・马特维恩科相信:通过建造“波罗的海的珍珠”,我们的城市只赚不赔,因为一切都得到了,无需任何投资,随着街区建设的完工,同时带给我们的是发达的基础设施和各种具有社会使命意义的工程,再加上1.5万个就业机会。中方为证实其良好的愿望――即没打算只让中国人住在小区――投资者拒绝了建造佛教庙宇的建议,反而提议修建东正教教堂。

恐慌来源于老百姓给该方案起的名字“中国区”。“就好像圣彼得堡出现了唐人街,里面住着上百万的中国人。但该方案是由我们的设计师设计的,将由我们的人建造,住在那里的也将是圣彼得堡的人。”副市长亚历山大・瓦米斯特罗夫这样安慰着居民。

谢尔盖・尼可京,“波罗的海的珍珠”方案的首席设计师,曾建议中国商人在方案里注入民族元素,但投资者更欣赏欧洲建筑风格:金属架构及落地玻璃窗。尼可京认为,我们不必因为这个建筑就担心中国人,“根据协议,小区内只有1%的中国人居住,还不足400人,而且他们都是商界精英。”

但无论什么都无法掩饰最可疑之处。圣彼得堡立法会议员谢尔盖・安德列耶夫,前面的关于人口问题的话就是他说的,他相信,中国人就是在慢慢实现领土掠夺。

“该方案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是不赚钱的。投入了12.5亿美元,即使用10年的时间也赚不回一半。中国人根本就是别有企图,他们想让欧洲看看中国公司的潜力,他们占据了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地区,住进了中国人,这样就可以决定自己的地缘政治利益。”议员向《星火》杂志声明。

“中国人讨论移民俄罗斯计划:我们要一小组一小组地通过国境线――每小组800―900万人吧。”

唐人街的出现是有可能的

移民最开始即使是挤住在贫民窟里,也可能导致某个民族一定数量的代表在小范围内聚集的情况出现。

移民安家的过程是可以监督的,所以很多事情既取决于我们的政府,也取决于我们自己:我们更倾向于用哪种模式与移民相处。这种模式有几个。

众所周知,美国的唐人街比较多。我认为,市政府要自觉地着手做这件事。我们的市领导们完全可以去美国和这些同行们交流一下,了解唐人街的优势与缺点都有哪些。在欧洲则相反,民族性的街区不多。移民更倾向于另一种形式――分散居住。

两种形式各有利弊。对于俄罗斯来说哪种更合适――时间会给出答案。

现在中国人已经开始在圣彼得堡建造街区了。这个街区并未被称作唐人街,但是,在那将出现中国侨民的聚集点。

8公顷的土地上的“之最”:莫斯科选择为“波罗的海的珍珠”取了个浪漫色彩不甚浓重的名字“华明”,翻译为“中国之最”。就在全俄展览中心刚刚进入施工项目后,莫斯科市长即签署了在全俄展览中心“华明”投资项目的开工命令。只是这一切又使人们的恐惧加温这之后该不会把前苏联国民经济成就展览会的全部土地卖给了中国人吧?

中俄经贸合作中心董事会协助“华明公园”工程的实施,董事会主席谢尔盖・萨那科恩科用长久的笑声回答了记者的这个提问。“我们只是在建造商业中心。在莫斯科出现中国街区――这是不允许的。”谢尔盖・费里科索维奇解释道。“我甚至不喜欢唐人街这个字眼。莫斯科已经是一个多民族的城市了,不需要再建造移民自留地。”

市政府的官员们完全同意他的观点。“在封闭的民族区内会形成很复杂的环境,也会有犯罪事件。所以我们坚决反对出现那样的街区。移民应该与新环境融为一体,而不应沉浸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莫斯科移民事务委员会主席谢尔盖・斯米多维奇认为,他自己还是从我们的记者口中得知“华明公园”工程开工的事情,这样的工程无论在首都还是在俄联邦均未履行任何相关移民程序,谢尔盖・斯米多维奇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并建议莫斯科应专门委托移民事务部履行这一职务,就像柏林市所做的那样。但当涉及“华明公园”的问题时,他沉静地说:“商业是国际性

的。中国人只不过在那里工作而已。”

“中国打破了世界与俄罗斯的隔离状况,并给世界资本做出了榜样。”谢尔盖・萨那科恩科回应道,“中俄两国经济状况不同,中国的经济有体系,而我们的却是混沌一片。但现在有了两国政府最高层所给出的积极信号,这将会实现两国商业体系的积极对接。我们应该高兴才对,而不应该担心”。

一个细微的事实使莫斯科及圣彼得堡的官员的话有了说服力。与澡堂和独立民警机关共同列入中国街区工程清单的还有解酒所。如果这也会是唐人街的话,那么也是非常俄罗斯化的唐人街。调查显示:(下图所示内容见译者所制表格)

在俄罗斯,与中国合作的企业不会很多。中国人很难与俄罗斯人一起工作,同样对俄罗斯人也很难。在俄罗斯人看来,中国人狡猾、内向,在中国人眼中,俄罗斯人懒惰、不负责任。

欧洲人一直致力于研究玩乐和物质享受,所以他们现在物质极大丰富;中国人一直在研究人,所以现在中国人口很多。

马克・杰尔奇上海报道

想在人口密度很高的中国找工作的想法简直是发疯了。但希望能在这个“白人的市场”上推销出自己的仍然大有人在。

俄罗斯可以成为中国廉价的白人劳动力天然来源,到过中国的人都知道这对于中国来说有多重要。

尚能创造价值的智囊人才在流失

中国现在有一整套吸引俄罗斯科学家的规划,有一系列的机构专门搜集我们的科学成果。规划按西方标准提供高薪、住宅、休假等等。他们基本不吸收中年人,却看中那些非常活跃的退休人员,而在我们国内这些人的价值却不被重视。这些尚能创造价值,并且有着极强的组织工作能力的智囊人才正在流失。中国到底欢迎哪样的专家,这还是个谜。只有根据中国已经公布的信息我们才可以做出一些判断,比如中国根据自己的太空计划吸收了几十个俄罗斯宇航专家。至于还会在哪些领域采取相关举措,现在还很难说。

调查中有一个问题是,按照您的意见,20年后哪个国家将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高达38%的人认为20年后中国将是世界头号强国,其次的排名为美国、欧盟和俄罗斯,所占比例分别为34%、13%和2%。而目前世界各国排名状况为俄罗斯、美国、中国和日本,所占比例分别为21%、21%、14%和8%。(如下图所示)

上一篇:美国白宫新闻厅里的故事(连载之七) 下一篇:电视对外传播的成功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