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术后二次尿潴留的原因探讨

时间:2022-10-21 05:04:57

【摘要】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术后二次尿潴留的原因。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本院收治的282例行前列腺增生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 56例患者行前列腺增生术后出现二次尿潴留, 回顾性分析56例患者术后二次尿潴留原因。结果 56例出现二次尿潴留的患者, 其中, 9例非手术治疗, 47例再手术治疗, 47例患者再手术治疗用时30~90 min, 平均48.5 min, 出血量为10~50ml, 术中未输血。对56例患者进行为期24个月的随访, 随访结果显示, 患者能自主排尿, 膀胱瘘管间断开放, 引流通畅。结论 深入探讨前列腺增生术后二次尿潴留原因, 并采取对应治疗措施, 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术;二次尿潴留;原因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前列腺增生症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前列腺增生作为泌尿外科多发病和常见病, 临床多采用手术给予治疗, 然而, 前列腺增生术后二次尿潴留成为困扰患者和医生的一大难题。济源市肿瘤医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有282例患者行前列腺增生术, 其中, 56例患者术后出现二次尿潴留, 作者就本院56例患者前列腺增生术后二次尿潴留产生原因进行深入探讨, 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措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了282例行前列腺增生手术的患者, 其中, 48例行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 92例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 101例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 41例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除术。56例患者术后出现尿潴留, 年龄45~87岁, 平均年龄56.3岁;术后3个月出现尿潴留31例, 3个月~2年后出现尿潴留13例, 2年后出现尿潴留12例。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后尿潴留7例, 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后尿潴留24例,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后尿潴留20例,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除术后尿潴留7例。56例术后尿潴留患者中, 12例患者尿道狭窄, 19例患者膀胱颈口挛缩或狭窄, 18例腺体残留或者复发, 9例膀胱颈部水肿。

1. 2 方法 56例尿潴留患者留置尿管2~4周, 4例患者拔除留置尿管后排尿通畅, 剩余52例患者给予腰麻或腰硬脊膜外麻醉, 行膀胱尿道经检查,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利用WOLF电切镜系统F24.5尿道电切镜, 连接电视摄像系统, 电切采用环状电极, 电切输出功率为150W, 电凝输出功率为80W。手术不采用膀胱造瘘, 灌注4%甘露醇, 经尿道直视置入电切镜。

膀胱尿道镜检查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法, 对于尿道狭窄的患者, 要更换尿道镜, 在尿道狭窄处用冷刀行放射状切开, 尿道狭窄较为轻缓的患者可以单纯切开, 尿道狭窄瘢痕较为严重的, 应配合电切修平创面, 避免电凝, 降低尿道出现再次狭窄, 术后要留置尿管5 d, 尿道扩张约6个月;对于膀胱颈口挛缩或狭窄的患者, 要行膀胱颈切开术, 利用电切环切除颈部狭窄瘢痕, 并修平切面, 切除完成后, 观察颈部和三角区, 确保二者处于一个平面, 术后要留置尿管一周, 尿道扩张3~6个月;对于出现前列腺腺体残留, 应再次切除残留腺体, 修复创面, 止血, 术后冲洗膀胱, 吸出腺体组织碎块, 冲洗尿管1至33天, 一周后拔除留置尿管[1];对于未见膀胱尿道狭窄或腺体残留的患者, 应给予经尿流动力学检查, 并给予对症处理。

2 结果

56例出现二次尿潴留的患者, 其中, 9例非手术治疗, 47例再手术治疗, 47例患者再手术治疗用时30~90 min, 平均48.5 min, 出血量为10~50 ml, 术中未输血。56例术后尿潴留患者中, 12例患者尿道狭窄, 经扩张口效果不明显, 行尿道内切开配合狭窄瘢痕电切术;19例患者膀胱颈口挛缩或狭窄行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18例腺体残留或者复发, 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9例膀胱颈部水肿留置尿管2~4周, 自行恢复排尿功能, 未给予特殊治疗。对56例患者进行为期24个月的随访, 随访结果显示, 患者能自主排尿, 膀胱瘘管间断开放, 引流通畅。

3 讨论

临床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本文采用4种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及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除术, 这4种手术均为开放手术, 开放手术临床多会引起膀胱颈口狭窄等并发症, 本文19例患者出现膀胱颈口挛缩或狭窄, 占二次尿潴留的33.9%, 因此, 前列腺增生术正确处理膀胱颈口是术中的关键点。19例患者膀胱颈口挛缩或狭窄行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 术中切除前列腺之后抬高后唇, 并做楔形切除, 或者下拉膀胱颈后唇, 将其与被测的前列腺外科包膜缝合, 预防术后颈口后唇抬高, 保证流出通道畅通, 与此同时, 缝合颈口上方的缩小颈口, 使颈口大小缩小至两指大小[2], 需要注意的是, 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中要求尿管牵引时间

相关文献[3]报道, 前列腺增生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为2.5%。手术易导致尿道内感染;术后留置尿管时间过长, 刺激尿道创面引起瘢痕组织增生;耻骨上膀胱造瘘引流尿液, 导致尿道废用性闭合;前列腺腺体和外科包膜粘连, 粗暴分离, 术后易出现瘢痕等, 均是造成尿道狭窄的原因, 本文12例患者尿道狭窄, 经扩张口效果不明显, 行尿道内切开配合狭窄瘢痕电切术, 术后留置尿管4~5 d, 避免留置尿管时间过长, 引起尿道再次狭窄。

腺体残留或者复发也是前列腺增生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本组18例患者出现腺体残留或复发, 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予以治疗, 该手术具有痛苦少、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是目前临床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术式, 但手术切除量较少, 易复发, 因此, 临床操作过程中要谨慎操作, 降低再次电切率。

本文研究表明, 前列腺增生术后, 膀胱颈口狭窄、腺体残留或复发、尿道狭窄等均可能引起二次尿潴留, 临床应根据患者临床实际情况及尿潴留原因给予对症治疗, 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

参考文献

[1] 马庆彤.前列腺增生术后再次尿潴留原因探讨.天津医药, 2010, 38(9):815.

[2] 黄明.肛肠病术后粪嵌塞致尿潴留12例诊治分析.新疆中医药, 2007, 3(24):83.

[3] 熊军.前列腺摘除术后排尿困难的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3):36.

上一篇: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实验室分析 下一篇:前房维持器下小切口白内障术236例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