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旅游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10-21 04:47:27

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旅游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在中职旅游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观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本文以“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要素”为例,就如何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进行课堂教学进行了分析探讨,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旅游教学 信息化 自主学习 动起来

近年来,各类各级信息化教学软件比赛和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在市、省、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极大地推动了信息化教学在教学领域特别是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领域中的应用。

所谓信息化教学就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贯穿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结合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信息化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其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合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

作为旅游专业的教师,笔者更关注如何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效果。以导游基础知识课程为例,该课程是导游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江苏省导游资格考试指定教程,内容多,知识点杂,易学却不易记忆。而中职旅游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喜欢旅游、却很少有旅游的经历;想学好这门课程却只能凭想象和死记硬背,如何提升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观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呢?以第六章第二节为例,笔者做了以下的教学探索。

一、整合教学内容,梳理相关、相似教学内容

课本的第六章第二节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要素”,构景要素很多,涉及水体、假山、建筑、动物、植物等,要进行4课时的教学。为了让学生进行相关、相似知识点的记忆,笔者把第三章所学的山水景观知识、第五章所学的建筑知识以及《江苏导基》上学的江苏古典园林的知识进行一个大的整合,整合成3个教学模块:桥、水体和建筑,师生共同探讨它们的分类、特点、功能和文化内涵。

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根据教学的需要,构建了b/s结构的、基于网络技术的四个学习平台,即网络资源平台、本地资源库平台、师生交互平台和考核评价平台。而所谓b/s就是一种浏览器和服务器的结构。它是伴随Internet技术的更新,对原先的C/S的结构的一种改进。而在这种改进下,用户在通过IE或google等浏览器,利用Web Server和数据库进行交互后,只要有电脑有网络的地方,不用装任何的软件,就能进行教学平台的操作:输入网址、打开江南印象网络教学平台的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师生都可进入相应的平台进行教与学的探讨,简单易行,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平台和空间,学习兴趣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创设教学情境,以江南印象为主线

第一,由复习园林的分类引出南方园林中最具代表性的园林——江南园林。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平台找出“江南”的地域概念。

第二,播放刘若英的乌镇广告视频,引导学生欣赏画面中的美景,引发学生思考画面中的美景来自“江南水乡”。学生继续利用网络资源平台找出一两首描绘江南的著名诗句并有感情地大声朗读,教师同时播放水墨江南的视频画面,进入了江南印象的情境。

第三,江南美不美?留下了什么印象?教师的ppt上出现了很多的诸如:小桥、炊烟、流水、鱼米之乡、乌篷船、人家等关键词,学生很自然地就会用“小桥、流水、人家”来概括。笔者告诉学生,今天以江南园林为例,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要素—园林中的小桥、流水、人家,明确了本课的学习内容。 也就是把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水体和建筑,以江南园林为例,运用信息化教学平台整合成3个教学项目:“江南印象之小桥、流水、人家”,带领同学们进行了一次江南园林的文化之旅。

三、以学生活动为中心,让学生动起来

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那就让学生动起来。

1.耳动

例如,在小桥模块中,信息化教学平台上的一首《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的儿歌(MP3),引发了同学们儿时对桥的记忆和讨论,同学们热情高涨,讨论激烈。教师适时引导:那么园林中的桥呢?让同学们自由组合成4个组:平桥组、亭桥组、廊桥组和拱桥组。结合课本和信息化教学平台,在小组间展开竞赛,让学生耳朵动起来的同时脑子也快速的动起来,分别快速地找出桥的分类、各类桥的特点及功能。教师引导学生用优美的语句来描述它,深化它们的文化内涵。再如,流水模块的反馈练习“听一听”,让同学们根据听到的流水的不同声音和画面来判断水体的类型,同学们一遍一遍地听,一遍一遍地感受,一遍一遍地判断,加深了对水体类型的直观感受。

2.手动

例如,教师引导学生用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工具栏让学生手脑并用,进行小桥知识的反馈——连一连,即把桥的图片和对应的桥的类型相连,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的内容的直观感受。又如:在纸上谈兵环节:请同学们利用信息教学平台,以一种桥为例,快速地写一段100字左右的导游词,同学间通过交互平台相互交叉点评,老师点评各组的表现,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3.口动

例如,在幸运我和你环节中:同学们根据自己编写的导游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讲解训练。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通过幸运大转盘的幸运大抽奖,每组抽取出一名幸运同学以情境模拟形式讲解“园林的桥”,同学互评,教师点评。在这个环节中,同学们精神高度集中和紧张,口语表达能力大大提高。

4.心动

例如,在流水和人家模块中,同学们主要是是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并以抢答、讨论、相互提问,模拟讲解、互评、点评等方式来说出园林中水、建筑的特点及功能。教师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引导学生欣赏、对比、体会“一勺如江湖千里”“虽为人做宛若天成”的园林中水和建筑的文化内涵,突破教学难点。同学们置身于江南园林的文化氛围中,对园林构景要素有所感悟。

5.心动不如行动

带着对导游考证的向往和对所学知识进行检测的心理,同学们进行了考证直达的网络视频同步讲解训练测试及理论测试,更加深了同学们的导游职业体验,树立了考证的信心。

四、以多元化考核为动力

利用考核评价平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从课前学生到旅游景点拍摄视频的景点实践,到课上的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写一写,以及连一连和考证直达等,都有不同的考核评价方式,有客观题的直接评分,也有主观题的课上、课后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找到自信。当然,老师对学生考核点评,学生也能对老师点评考核,例如通过教师示范讲解“煦园的桥”的视频播放,学生点评,实现了师生间的协作学习。

在多媒体资源的有效整合下,通过教学情境设置,将学生带入江南园林,形成多种形式的学习情境与学习刺激,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导游职业素养的提高都有了较大的促进,达成了学习目标。鲁昕部长曾经在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说过:“中等职业学校要利用信息化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改变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全面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角色的转换,教育理念,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的确,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绝对不是为了代替黑板和粉笔,而是将传统教学中不易达到的目标通过这样的手段来实现。所以对教师教育理念的改变以及课堂组织能力和使用信息化教学平台的能力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摸索、创新和提升。

(作者单位:南京下关中等专业学校)

上一篇:职高物理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下一篇:“邓州护士”成为劳务输出金字招牌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