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新区开发建设探讨

时间:2022-10-21 04:32:28

高铁新区开发建设探讨

【摘要】2012年12月26日,京广高铁北京至武汉段开始通车,邢台东站正式投入运营。高铁沿线城市进入了“高铁时代”,河北的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等地纳入高铁出行圈。以邢台高铁新区为例,从高铁新区发展背景、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和与开发商的合作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铁新区;空间布局;发展优势

一、区域发展背景

1、国家层面

邢台将承担环渤海经济圈东部沿海产业的梯度转移,同时又能搭乘中部崛起的快车;处于京津冀城镇群地区,是京津产业转移的最直接地区;邢台所在的冀中南地区作为重点开发区域,将得到国家土地、产业等政策倾斜,这对邢台承接全球产业转移与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提供了广阔平台;邢台面临着千载难逢的产业移入黄金期。

2、河北省层面

2010年河北省《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实施意见》,构建“两群一带”(环首都城市群、冀中南城市群和沿海城市带)城市化空间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省会石家庄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建设邯郸冀南新区,提升邯郸在晋冀鲁豫四省接壤区域的经济中心地位,壮大邢台、衡水规模和实力,加快冀中南城市群发展。

3、邢台市域层面

为抢抓发展的新机遇,突出中心城市的首位带动作用,实施以点带面战略,解决邢台市“小马拉大车”和“市县同城”,中心城区空间发展受限的局面,邢台市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构筑支撑和引领全市经济发展的“一城五星”增长极的发展战略,拉大城市框架,全面实现一体化发展、同城化管理,建成区域性较大中心城市。

高铁新区处于“一城五星”的中心枢纽地带,是具有极强的发展吸引和汇聚能力的城市拓展区域。

二、现状分析

1、规划范围

高铁新区地处邢台市中心城区的东北部,规划范围为祝村镇行政管辖范围,占地面积36.55平方公里。新区紧邻京广高速铁路、京珠高速公路,西与邢东煤矿塌陷区毗邻,东分别与任县、南和县接壤,南与邢台市开发区(火炬办事处)搭界,西北与邢台县晏家屯镇相接;与中心城区联系紧密,处于邢台市“一城五星”枢纽位置。

2 、现状概况

新区规划范围内有25个行政村,截止2012年底,现状总人口25971人,6143户。经济结构以工业为主,农业为辅,形成以(60家)板材加工为主的建材生产加工基地,在全镇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2012年全镇社会总产值9.86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0.94亿元,工业总产值7.14亿元,第三产业总产值1.78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7525元。规划范围内土地利用情况主要包括基本农田、一般农田、村庄建设用地和有条件建设用地。

3、优劣势分析

优势:(1)交通区位优势

(2)基础设施条件初步具备

(3)产业发展优势

(4)随着高铁开通,邢台经济发展后发优势将凸显出来

劣势:(1)经济外向度不高

(2)土地资源问题(基本农田和一般农田所占比例过大)

机会:(1)从国家、省、市各层面的发展战略上,本区获得难得的发展机遇

(2)承接产业转移

(3)新兴产业巨大发展空间

(4)高铁催生的高铁经济效应不可估量

(5)新型城镇化

危险:(1)周边同级城市产业竞争的压力

(2)人才洼地(高铁的开通对于人才流动是一把双刃剑、能吸引外来人才,也能加快本地人才流失,我们要做到提升城市品质,打造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做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三、功能定位

1、发展优势

(1)交通条件

高铁新区位于“一城五星”交通枢纽位置,依托龙岗大街、邢州大道(邢德公路)、泉北大街、红星街(邢清公路)、中兴大街、振兴一路、心河路等城市主干道及环城公路与中心城区、沙河、南和、任县、内丘、邢台县五个县(市)快速连接,新区将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联系枢纽。在新区内大力发展公交体系,远期预留轻轨用地,把高铁新区建设成为集高速铁路、长途客运、公共交通三位一体的新型客运枢纽,以加强高铁新区与中心城区、各新区和各县(市)区以及邢台市域各风景名胜区的联系。

(2)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新区内振兴一路、泉北大街、祝中大街和祝南大街等城市道路网建设和逐步实施,新区内电力、通信、供水、排水、燃气及其它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已起步发展,为新区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3)高铁拉动作用

依托高铁带来的快速便捷交通优势,吸引国内外知名院校、医疗、科研等在新区内建立分支机构、现代服务项目,以及跨国公司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住,以项目促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4)生态环境

我市紧紧围绕建设“山水泉城、魅力邢襄”宏伟目标,坚持走生态发展之路。利用本区牛尾河生态景观绿化带和高速铁路绿化廊道,与西侧邢东矿塌陷区中央生态公园有机衔接,打造本区绿色生态自然环境。

(5)城镇化发展

新区紧邻主城区、开发区、任县和南和,是城市化进程最活跃的区域,有利于集聚周边人口,加速新区建设发展。

(6)人才优势

高速铁路的建设将使人才的快速流动呈现常态化,吸引沿线城市优秀人才通过各种方式来新区创业发展或短期服务,如“星期天工程师”、“周末专家”等,实现“柔性”引进、人才共享。

2、与周边区域的功能协调

高铁新区在发展定位上,与主城区、开发区、五个卫星城和邢台新区、七里河新区、邢东矿塌陷区之间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1)新区与主城区:

高铁新区作为完善中心城区功能、优化产业结构、疏解中心城区人口及交通压力的城市新区,是加强主城区对外联系的城市窗口,是实现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拉大城市框架,向东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载体。

(2)新区与开发区:

利用本区交通优势,带来人才、资金、信息等资源,结合开发区高新产业,协调本区新兴产业发展打造高新产业链,实现资源共享。

(3)新区与五个卫星城:

通过从区位交通、资源环境、产业发展等方面综合分析达到高铁新区与五个卫星城之间在发展定位上的共生互补,并带动邢台“一城五星”协调有序地发展。

高铁新区依托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和适宜的开发建设环境,发展围绕高铁客运枢纽的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从产业分工上与以发展集成及先进制造产业为主的任县、南和,以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产业为主的内丘,以发展新型材料产业为主的沙河,以发展科教及生态产业为主的皇寺镇,形成差异互补、协调发展;打造成为区域间各类资源互通利用、协同发展的联系枢纽,从南向北串联起沙河工业园区、金百家工业园区、南和工业园区、高铁新区新兴产业集聚区、任县河头工业园区、旭阳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内丘工业园区及清修岗产业园区等主要的产业园区和聚集区,形成邢台“一城五星”产业发展集群。

(4)与其它新区:

邢台新区:是以发展行政中心、金融商务、总部经济、生活居住、文化娱乐、旅游休闲为主的新区。

七里河新区:是以打造“绿色生态走廊,休闲养生福地”新区为目标。

邢东矿塌陷区:是以发展健康产业、文化产业、高端商务为主的新区。高铁新区利用牛尾河生态环境治理、改造,实现与邢东煤矿塌陷区城市生态有机衔接,为邢东煤矿塌陷区提供各项配套服务,产生系列产业效益,达到区域功能互补、效益共赢。

高铁新区:是邢台市重要交通枢纽区域,城市外向型功能拓展区。是集商贸、金融、会展、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为一体的城市新区。从城市功能定位上与以上三个新区形成差异化发展;利用城市交通体系,同时结合本区的交通优势所带来的人口流动加强几个新区之间的联系。

根据以上分析高铁新区功能定位为:邢台市重要交通枢纽区域,城市外向型功能拓展区。是集商贸、金融、会展、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为一体的城市新区。

参考文献:

[1]《邢台市“一城五星”产业战略及空间规划》

[2]《邢台市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3]《邢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上一篇:探讨无比钢结构建筑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下一篇:浅析园林施工及园林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