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波北京“诙解”交响乐

时间:2022-10-21 04:03:46

周立波第一次过长江演出,多少还是小小惊动了下北京。日前,在众人好奇的期待中,周立波和余隆音乐对话的“欢乐颂・交响音乐新赏会”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上演。这场特殊演出不仅所有的票早早售罄,记者更在现场看到了很多熟面孔。除了余秋雨马兰夫妇和钱文忠的捧场,崔永元这样的名嘴也赶来一睹究竟。而北京的媒体几乎悉数出动。

整整两个小时的演出,周立波赢得了不少于在上海演出的笑声和掌声。一些特地赶去北京捧场的上海观众笑言:看来周立波过长江问题不大。而自称忐忑的周立波也在散场后的酒会上十分兴奋,并给自己的这次表现打85分。据悉,这场音乐会将有计划在上海和广州再度上演。

现场:

“诙解”之余,

“跑题”的段子成笑点

关于演出形式,此前一直让人好奇:周立波讲交响乐?和指挥家余隆对话?这究竟是一次怎样的合作?而记者在观看演出后发现,两个小时的演出,几乎有一个半小时是周立波在讲解,从某个角度说,这更像一场海派清口的“交响乐讲解”主题专场。

“各位领导,各位被领导们,我就是传说中的周立波。”在中国爱乐乐团演奏了一个“序曲”之后,周立波大步流星地走向台中央,和余隆来了一个热烈的拥抱后,开始了他标志性的鞠躬和开场白。“虽然我无数次来到北京,但是在这里演出还是第一次,我把我的第一次献给北京观众了,很高兴能和大家分享我的第一次……”这个自我介绍,立即引来满场观众热烈的掌声和开怀的笑声。

之后,周立波便开始逐一介绍交响乐团的各个声部和每件乐器,从小提琴、中提琴到大提琴,从小号、圆号到大号,从竖琴、定音鼓到马林巴,每一项介绍都用了他独具特色的“诙解”:“木管乐器是交响乐中的‘白领’,比较优雅;铜管乐器是‘蓝领’,最卖力气收入却不多。”“高雅音乐为啥高雅?因为不懂。”在这些“诙解”之余,周立波不时会一些普通话版的“海派清口”段子,“按揭就是把你按倒在地一层一层地揭皮”、“白领就是领了工资都是白领”、“蓝领就是工资太少就懒得去领”,而这些“跑题”的段子常常引来观众最最热烈的笑声。

作为一场普及性质的交响乐,在周立波介绍的同时,每种乐器的首席都会独奏一曲观众耳熟能详的流行音乐,《台》、《打虎上山》甚至于《新闻联播》的片头曲。而周立波不时会在演奏的同时“翩翩起舞”或者“卡拉OK”一把,演奏至《大长今》主题曲时,周立波模仿的韩国南北地区不同的说话方式,更是博得满堂彩。

只是,在这场以音乐对话为主题的音乐会中,周立波和余隆之间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对话。只有诸如谦让指挥位置,以制造一些喜剧效果。不过,周立波在演出中倒是和乐团每个声部的乐手都有“对话”,诸如在周立波解释“中提琴是夹在大提琴和小提琴中最委屈的一部分”的时候,他把话筒递到了中提琴首席这里,问“你感到委屈吗?”这位首席的回答“还好,这是体制问题”,立刻引来举座爆笑。这些特色问答,显然都是事先设计,并穿插在整场演出中的。

演出中,周立波还客串指挥了一把《卡门序曲》。只不过,看上去功架十足的指挥最终还是为了给他的“清口”做噱头。上台指挥前后,周立波分别搬出了姚明和舟舟调侃,模仿了卡拉扬和小泽征尔。

反响:

有人笑得前仰后合,

有人提前离场

演出结束走出剧场的时候,记者发现几乎每个观众都是喜洋洋的表情。大部分北京观众都是冲着周立波买的演出票,而且各个年龄层几乎都有。演出中,记者座位前后的观众大多笑得前仰后合。一位曾看过周立波表演视频的观众向记者表示,“周立波在北京的演出还是挺成功的,但是这肯定不是他最精彩的演出,很多都没法发挥。”当然也有部分观众对演出不以为然,认为太过庸俗,甚至有古典乐迷提前离场表达不满:“这简直是在糟蹋交响乐!”

而对于这次合作,特地去现场看演出的余秋雨表示:“这个演出,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对话本身。南北文化之间、京沪文化之间、高雅和通俗文化之间,都在对话和碰撞,只有打破自己才能对话。而且我们通过演出看到,北京观众很喜欢周立波,这种喜欢,意味着无限的机会。”

而崔永元也在看完演出后表示大力的赞赏,并认为周立波的表演,北方观众接受起来没有障碍,“海派清口好在内容,国外的脱口秀干的就是这件事情,把当天的新闻反映出来,他做的不仅是针砭时弊,戏谑中也不乏思考。”崔永元甚至感慨说,自己愿意步他后尘,“我有时候挺难受的,我们的节目做得越来越娱乐。但周立波做了我们都想做,但做不了也做不好的事情。所以我挺愿意给周立波当智囊团。”

而对于当晚演出良好的反响,周立波坦言:“今天上场前,我内心还是很忐忑的,但现在我可以给自己的表现打85分,特别开心北京观众能够接受这样的表现形式。”

上一篇:一个评弹之家的分与合 下一篇:“金扫帚奖”:为“最烂影片”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