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21 03:03:21

对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摘要:阅读是一扇窗,透过它,学生能看见整个世界;阅读是一盏灯,点亮它,学生就能照亮心灵。只要教师用心探索教学新路,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能开辟出阅读教学的一片新天地,在语文教学这片神奇的园地上结出丰硕的果实。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兴趣;方法;"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071-02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大的动力。我们要激发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因为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是不同的,我们还要根据不同学的性格、爱好和阅读材料的内容等特点,采用不同的手段跟方法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品味,使他们在阅读中发现自我、提升自我,使鉴赏活动成为他们的自觉修养过程。

2.教给读书方法

有的学生读书喜欢凭借自己的兴趣,对于那些具有曲折故事情节,形象生动的内容就会认真读,而对于一般的材料,则是走马观花地浏览。有的学生虽然读书认真,却不懂得吸取书中的知识和信息,不知道学习里边的写作技巧,更不会将之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因此,这样的读书方法效果甚微。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给学生介绍一些巧妙的方法。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学生就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在课外阅读中加以实践应用,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迁移,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方法一:浏览性泛读。这种阅读方式就是需要学生有足够的阅读时间,有足够的兴趣,在无需仔细阅读材料内容的时候,通过观看标题、前言、目录等,对文章的大体内容了解一下,这样就能在时间不多的情况下获得文章中有价值的信息。

方法二:探求性速读。这样的阅读就是为了快速阅读,做到"四块"即阅读过程"看书快",看到信息"识别快",识别内容"理解快",理解内容"记忆快"。这样的阅读能使学生信心高涨,兴趣也会得到增加,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记忆力等。

方法三:品味性精读。阅读文质兼美的文章。在阅读这样的文章的时候需要一定的耐心和细心,在阅读的时候认真揣摩作者对他的构思和立意等,还要不断消化文章中的优美语句,在看到喜欢的语句的时候可以标注下来,反复阅读。这种阅读方法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方法四: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阅读童话故事,重在抓住情节;阅读人物传记,关键是理解人物的形象;阅读诗词,紧扣关键词领悟意境;阅读说明文,明确事物特点等等。

3.利用"问题"在感悟的基础上提高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俗话说:"读书不思考,犹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在阅读的过程中没有思考,阅读就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白白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可以在阅读之前为学生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到思考的过程中。但是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学生由于成长的环境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经历不同,他们对文章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师要分层次进行指导,提出不同的问题。例如,在学习《黄山奇石》时,让学生共同讲讨论学法"你认为用什么方法来学习这课?"学生通过讨论都认为学习这课首先要从"学习提示"开始,然后从课题入手,再根据课后问题来帮助学习课文。课后第一题:"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黄山哪些奇石,具体写了哪几块奇石的样子?"这是要求学生通读课文时做到边读边思考,从而了解课文内容;第二题:"默读课文第三段,说说这一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是提醒师生这是本文的训练重点,要求重点学习和掌握;第五题:"依照课文第三段说一段话,介绍下面两块奇石:天狗望月、仙女弹琴。"这是学习课文第三段"并列写法"后,进行知识迁移而设计的,让学生读写结合学以至用。由此可见,在学习课文时如果学生都能分析、研究一下课后问题,就能使它们在阅读中发挥"导游"的作用,使学生在学课文时,少走弯路。

4.读说结合,在说话中提高阅读能力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读"与"说"是对文字信息的输入输出,让学生要在说中将对课文中理解的内容表达出来,"读"与"说"的有效结合,才能达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文时,我让学生发挥想象,以"肉被骗走以后"为题编个小故事。这时学生的兴致高涨,思维也像打开闸门的水,喷发而出。学生滔滔不绝,而且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结局。读书、说话、情感陶冶三结合,在说话中提高了阅读能力,真是益处多多。

5.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充分说明了笔记的重要性。读书笔记的形式有很多。包括:摘抄型。比如对阅读材料中一些优美的语句等进行摘抄。提纲型。就在在阅读结束,对阅读材料有一定的了解后,用提纲挈领的方式将材料的主要内容记录,从中学习表达事物的方法。感想型:在阅读完一个材料后,将自己的感想和领悟记录下来,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联想型。即是通过自身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把握,通过联想和想象,改编故事,续写故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我们要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

6.丰富语文学习资源

语文教学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应构建开放的语文学习体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拓宽教学渠道,开发和利用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与启迪。 语文学习资源包括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课堂学习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多媒体教学手段等;课外学习资源包括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各种标牌广告以及自然风光、 文物古迹、风俗民情、 国内外和地方的事件、日常生活话题等。 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这些语文学习资料的效用,才能促使学生全面而又和谐地发展。

综上所述,教无定法。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点,选取适合他们的阅读材料,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尊重学生,在教学中把说、读、画、思等相互关系能相互渗透于语文教学中,并注意给予积极地评价,将点点滴滴积累于平时。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提高。

参考文献

[1]沈红,.阅读与悦读-谈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J].时代教育,2013,12:223+248

[2]辅溪芳.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路径[J]. 内蒙古教育,2013,12:27.

[3]姜亚利. 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J]. 快乐阅读,2013,18:46.

[4]陈惠治.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思考[J]. 新课程(小学),2013,05:75.

[5]郭秀荣.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6:79.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教学探讨 下一篇:试论如何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