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铁路桥梁施工混凝土工艺质量的控制

时间:2022-10-21 02:55:57

浅析铁路桥梁施工混凝土工艺质量的控制

摘要:随着铁路桥梁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工艺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混凝土质量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影响整个铁路桥梁施工质量。所以,文章将重点介绍铁路桥梁施工混凝土工艺质量的控制,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铁路桥梁施工,混凝土工艺,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铁路桥梁施工混凝土施工各项措施,但各有利弊,使用时应按照预制场的具体条件及施工温度选用相应的方法措施,这样混凝土在施工中才能发挥其更好的作用。

2、铁路桥梁施工混凝土工艺质量控制具体措施

2.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原材料质量是控制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此,铁路桥梁混凝土施工前,必须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首先必须严格选择原材料生产厂家,并严格检验原材料质量,只有符合混凝土施工规范要求的水泥、砂石等材料才能进入施工场地。砂、石材料具有较大变异性,含泥量大于3%的砂与含泥量大于2%的碎石,会在集料表面形成包裹层,使集料难以与水泥粘结,需水量也因此大大增加;混凝土级配改变的原因主要是各级碎石超粒径颗粒含量发生变化,这给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若骨料含水量发生变化,混凝土水灰比会受到极大影响,从而也影响混凝土强度。所以,必须选择含泥量适宜的砂和碎石,增加集料与水泥的粘结性,也应保证混凝土级配,提高其和易性,合理控制骨料含水量,避免因混凝土强度不佳而造成混凝土裂缝。

2.2混凝土配合比控制

科学合理的混凝士配合比,能够有效保证铁路桥梁混凝土强度,进而确保桥梁施工顺利进行。为满足桥梁施工工艺要求,可以通过实验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即原材料进场后,选取样本送至实验室鉴定、试配,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必须符合铁路桥梁施工混凝土设计规范要求。通过科学试配,不仅可以提高混凝土强度、和易性、耐久性,加快施工进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原材料。为保证混凝土配合比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必须选用符合技术性能指标的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并合理控制水泥强度、砂细度(模数2.5~3.2为佳)与碎石颗粒级配(

2.3混凝土拌制控制

混凝土拌制主要有三种形式,即水上混凝土厂、小型搅拌站、大型搅拌站,水上混凝土厂多用于深水桥墩基础建设,小型搅拌站主要配合混凝土搅拌,大型搅拌站主要用于生产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拌制主要有机械搅拌与人工拌制,一般情况下,铁路桥梁混凝土采用机械搅拌,不管采用哪种拌制方式,都必须保证混凝土原材料均匀混合,也就是说,石子表面包满砂浆,拌制后保良好的和易性。混凝土拌制过程中若需掺合外加剂,应先将可溶性外加剂调成溶液,加入拌合水后与拌制材料充分混合。铁路桥梁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随时检查混凝土流动性与塌落度,若不符合施工要求,需及时予以较正,对于水灰比必须严格控制,尽可能避免不经验证的加大用水量。

2.4 混凝土的灌筑

混凝土灌注前应对预埋构件的方位、钢筋尺寸和模板等进行仔细检查,确保模板的紧密程度符合要求,模板表面清洁。可通过一次浇筑、分层浇筑(水平分层和斜面分层)两种途径进行灌筑。混凝土施工的方法与混凝土的稳定性及密实度有很大关系,所以,一定要参照混凝土的拌制及振捣的能力、灌注速度、运距及气温等来确定灌注混凝土的工艺。

2.4.1 若构建厚度过大,则运用风曾浇注法,以确保混凝土能够密实地振捣。混凝土的振捣方法和稠度关系到分层浇筑的厚度,一般而言,若振捣时采用的是插入式振捣器,则分层浇筑厚度最好是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 1.25 倍;若振捣时采用平板振捣器,分层浇筑厚度在 20cm 以内为宜,薄腹 T型梁或箱梁或梁肋,若采用侧向着式振捣器,分层浇筑厚度最好为 30- 40cm。

2.4.2 中小跨径的 T 型梁往往通过水平分层浇筑,若梁体长且高,水平分层浇筑的进度超过了混凝土供应,则可运用斜层浇筑法,从梁的一端朝着另一端浇筑。

2.4.3 空心板梁,由底板开始浇筑,立芯模,并对顶面钢筋进行扎焊。再对面板及肋板的混凝土进行浇筑,待混凝土初凝后,将芯模抽卸。

2.4.4 如何处理好新老混凝土结合缝处:将老混凝土表面的较弱层及水泥浆凿除,凿毛处理接缝面,再用水冲干净;如一层净水泥浆刷在接缝处,若为水平接缝则可将一层等同于混凝土但水灰比稍小的、厚度为 1- 2cm 的水泥砂浆铺刷在接缝面处;凿毛处理斜面接缝后使其呈台阶状;先将锚固钢筋加装在地震区的构造物和关键部位的接缝处再灌筑;振捣接缝时振捣器最好与先浇混凝土表面相距5―10cm。

如果铁路桥梁的构建、厚度比较大,应采用分层浇注法,以保证充分振捣混凝土。振捣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稠度,振捣混凝土时通常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是混凝土分层浇筑最佳厚度,若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混凝土,应保证浇筑厚度为20cm以下;采用侧向着式振捣器时,则应合理控制浇筑厚度,一般为30~40cm。水平分层浇筑法多用于铁路中小跨径的T型桥梁,若梁体高而长,为保证浇筑进度,可采用斜面分层浇筑,从梁的一端向另一端浇筑,以维持混凝土供应。对于铁路桥梁空心板梁混凝土浇筑,应先对底板进行浇筑,再立芯模及进行顶面钢筋扎焊,之后将混凝土浇筑于肋板与面板,混凝土初凝后,可将芯模抽卸。处理存在时间间隔的混凝土结合缝时,必须对混凝土表面存在的水泥浆与薄弱层进行清除,接缝面凿毛后用适量水清洗干净。

3 混凝土的养护与拆模

3.1 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内水泥的水化过程实际是混凝土凝固、硬化、强度发育的过程;其所处的环境和它的关系非常密切。若温度在 5 度以下,则会减缓混凝土的硬化速度,若温度低于 - 20 度,则混凝土基本不再硬化。天气干燥,容易蒸发掉混凝土的水分,会使混凝土表面剧烈收缩出现裂缝,当混凝土中游离水完全蒸发时,水泥就停止了水化及硬化。所以,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后应该立即开始养护,确保混凝土硬化发育中具有相应的湿度及温度。可通过自然养护法及加热养护法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自然养护方法。该方法是在混凝土终凝后,用砂子、稻草、麻袋或草袋等覆盖住构件,经常洒水,使构件始终处于湿润状态。水泥中是否掺入了塑化剂关系到该方法的养护时间。若是普通的硅酸盐水泥,则混凝土的养护时间至少为 7 个昼夜;若是掺用过塑化剂的矿碴水泥及火山灰水泥,最少应坚持 14 昼夜的养护,浇水的次数应根据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度变化情况而定。若是一般的气候条件,温度在 15度以上的,前三天白天浇水的间隔时间为 1- 2 小时,夜间的浇水次数至少应为 2- 4 次,之后几天可适当减少浇水的频率,但如果气候干燥或碰上大风的天气需要适当增加浇水次数。

加热养护法:为提升施工进度及模板周转速度,可使用加热养护法,也就是通过蒸汽法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3.2 混凝土的拆模。混凝土经养护,其强度满足要求后就能将模板拆除。拆模时首先将不承重模板拆除,再将承重模板拆除。

4、小结

为了保证铁路桥梁的安全性、可靠性、使用寿命及经济适用性,必须充分考虑铁路桥梁所具有的特点,采用适宜的混凝土施工工艺,以利于控制施工质量。在铁路桥梁施工混凝土工艺质量控制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配合比、拌制、浇筑等,有利于保证铁路桥梁混凝土施工质量,有效提高工程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 牛 建 发 . 铁 路 桥 梁 的 混 凝 土 施 工 技 术 探 讨 [ J ] . 门 窗 ,2013(03):109-111.

[2]王兵权.浅谈如何提高桥梁施工中的混凝土质量控制[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0(03):88.

上一篇:试探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的风险管理 下一篇:浅谈绿化工程中树木迁移项目的监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