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管理科学专家、四川大学教授、博导

时间:2022-10-21 02:55:10

著名管理科学专家、四川大学教授、博导

一、个人简历

任佩瑜博士,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大学二级教授。现任四川大学商学院工业工程、企业管理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CIMS研究中心副主任、信息及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动站站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理事高级会员、四川省管理科学学会会长、四川省人民政府专家评议(审)委员会委员;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信息化建设首席科学家。

曾任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运筹学会企业运筹学分会副理事长、四川省国有企业绩效评价专家组组长、四川省企业经营管理者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管理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理事、《发现》杂志社副理事长、《企业管理》杂志社常务理事、《区域经济与科技管理》杂志编委、《国土资源科技管理》杂志编委,两次获四川大学优秀教师称号。

二、研究领域和主持研究的项目

主要从事复杂性科学、工业工程与工程管理、信息化与智能化管理、生产与运作、企业战略与组织管理、景区集成科学管理、工业经济、区域经济管理。

近年来主持并完成了14项国家及与省部级科研项目研究。其中国家级重大与面上项目8项,包括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6项,包括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博士点专项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子项目1项,教育部985工程项目1项、教育部211工程项目1项,四川省社科重点项目1项等。还主持并完成了31项大中型企业项目研究。

三、研究成果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下,任佩瑜教授原创性地提出了“管理熵和管理耗散结构”、“基于RFID技术的时空分流管理”、“智能调度控制管理理论”、“基于信息技术的景区集成管理模式研究”、“基于信息协同与并行工程的直线职能―矩阵制组织结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混合治理结构”等理论与技术以及管理模式,在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和单位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国内外专家认同,研究成果被四川省科技厅专家组鉴定为源头创新、部分国际领先、整体国际先进,填补了研究的空白,被认为开创了管理科学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管理科学的发展。

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等支持下,应用RFID/3S和智能控制等理论与技术,对我国九寨沟等国家级景区管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智慧旅游和智慧景区的新理论,同时还提出了基于信息和智能工程的时空分流管理理论与技术模式,探索解决景区高峰期游客拥堵问题、游客安全问题、景区管理效率问题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问题,开创了跨学科的信息工程技术、智能调度控制技术与管理理论综合集成的科学管理模式,提出了重点支持超高频射频识别(UHF RFID)关键技术,进行景区智能调度控制应用研究和环境保护管理研究,开创了旅游和景区科学集成管理研究的新领域,推动和促进了旅游产业和景区管理的发展。

160余篇,其中在《管理世界》杂志上发表8篇,在《中国工业经济》杂志上发表7篇,在SCI检索23篇、SSCI检索8篇、EI检索30篇、CSSCI检索97篇。论文被引用达904次。已出版专著17部。曾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2项排名第一)、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排名第一)、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5项(排名第一)、成都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一)。

四、主要论著

1、国有企业经营决策约束非刚性的对策,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1期。

2、西部工业增长极的再造,管理世界,2002年第7期。

3、西部工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模式探讨,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2期。

4、西部老工业基地战略性再造中的问题和对策,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1期。

5、国有大型工业企业战略性再造工程研究――对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4年第8期。

6、基于管理熵的中国上市公司生命周期与能力策略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10期。

7、中国新型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及其绩效评价――以中国水电集团为例的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7期。

8、PLC厂Cell生产线改善案例,工业工程,2009年第3期。

9、从自然系统到管理系统――熵理论发展的阶段和管理熵规律,管理世界,2013年第12期。

上一篇: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T―50的航电系统与机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