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探讨

时间:2022-10-21 12:53:14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探讨

摘 要: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实现环境监测全面质量管理,必须更新观念,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质量管理规章、程序运行的监督力度,分析了环境监测的现状,探讨了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因素,提出了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质量保证

中图分类号:X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11-0020-02

1 引 言

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确保监测数据、信息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完整性”,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贯穿于监测工作的全过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既要抓数据质量,更要抓工作质量。实践表明,环境监测的质量关系到环境管理的水平,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增长,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形势也日趋严峻,对生态系统、人体健康等构成了严重威胁。环境监测领域不断扩展,监测任务日益繁重,要求监测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效率。同时,科技进步和监测手段的现代化,给环境监测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一大批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和竣工验收,新兴工业园区的迅速发展,使得环境监测、考核验证的工作凸显。加之,各种应急监测、污染事故监测、室内空气质量监测、菜篮子基地监测、生态监测、汽车环保年检、土壤污染状况监测、清洁生产审核监测以及“创模”指标的考核监测等等不断增多,环境监测已由过去单一的常规(例行)监测发展为常规监测与特定目的性监测、研究性监测并举的格局。因此,环境监测工作量大面广,任重道远。

2 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因素

环境监测中技术与管理工作的好坏影响环境监测的质量。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一种保证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的方法,也是科学管理实验室和监测系统的有效措施,它可以使环境监测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也是环境监测站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虽然我们严格执行了计量认证、持证上岗、质控考核、人员培训等制度,但仍存在薄弱环节和不足。

2.1 人员操作失误影响质量

监测人员的理论基础、技术水平、工作经验、接受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有差异等原因,导致监测人员操作不规范,出现偶尔失误。由于对监测技术、方法、标准和规范的理解不到位,特别是在新标准、新规范颁布初期,操作失误情况更明显一些。也存在个别监测人员不认真负责、消极应付的情况。

2.2 监测点位问题影响质量

监测点位布设的规范性、点位数量和监测频次等都直接影响数据的代表性,是监测数据能否反映该区域环境质量实际情况的关键。如监测点位方面有问题,则直接影响监测质量。

2.3 监测条件影响监测质量

(1)经过几年的排污口专项整治,扬中市大多数排污口达到规范化,但仍有个别企业的排污口尚未达标,不具备监测的条件,影响监测质量。

(2)对现场采样这一环节重视不够。多年来,质量管理的重点大多放在实验室分析环节,对采样过程关注不够。事实上,采样误差出现的机会更多,比实验室分析误差更大。因此,必须加强采样质量保证。

(3)把握好现场质控的关键,在于采样人员高度的责任心和对操作技术的掌握以及对现场数据的判断。特别是随着环境管理工作的加强,企业对监测数据的关注程度亦不断提高,那么,能否做到随机、及时采样就成为一个既关乎企业利益又涉及能否准确反映环境质量的重大问题,也是反应一个地区环境管理水平的严肃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正确对待。

2.4 监测标准、方法、样品影响质量

监测标准和方法是监测工作的依据,是保证监测质量的关键。在具体工作中,应注意因监测标准、方法之间的相互矛盾而导致监测数据的不一致。同样,标准样品的种类、数量和价格等,也是影响监测质量的因素。不断扩展的监测范围和不断完善的质量管理工作,需要标准样品与之同步发展。由于标准样品种类少,不能覆盖监测项目,从而不能很好地满足质量管理工作的需求。

2.5 管理不力影响质量

尽管我们的监测质量保证和控制工作做得不错,但还有一些不足。比如,质量管理的重心一直比较集中在实验室操作的环节上,而放松了全方位、全程序的质量管理。对自动监测、精密仪器监测新领域缺乏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和方法,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专职质量管理人员不足也是阻碍质量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因素之一。

3 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措施

(1)以标准化建设为基础,全面提升基本环境监测能力,确保环境监测质量。不断增强掌握和运用先进技术设备的能力。我们要进一步拓宽知识面,不仅要把现有仪器的操作和维护建立在对其原理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而且要树立超前意识,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监测技术信息动态,不断增强我们掌握和运用先进技术设备的能力,以提高科学监测水平。

(2)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并加以持续改进。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质量管理职能,积极开展质量保证活动,加强对监测站质量管理工作的考核,创造良好环境,加强各监测站之间的信息沟通,加强人才培养和监测队伍素质建设,让质量意识渗透到监测工作的各个环节,保障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使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具有代表性、完整性、精密性、准确性和可比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一定要认清环境保护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业务素质,从环境监测的全过程及各方面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加强质量管理规章、程序运行的监督力度,进一步强化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确保监测数据可信、可靠,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保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2] 吴鹏鸣.环境空气监测质量保证手册[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

上一篇:长兴滨湖景观大道的园林景观设计简析 下一篇:景观设计:自然与艺术的共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