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方法

时间:2022-10-21 12:06:35

谈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教学的核心是要求以学生自学为主,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新的教学理论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体展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既重视教师的新颖教法,又要重视学生的学法,两方面有效结合,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正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进行知识的自我构建。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堂学习中,怎样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学会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自信地、高效地学习、工作,是我们必须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一、 规范学习行为是追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前提

网络机房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复杂的学习环境中,制定一个学生认可的机房学习制度,并纳入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追求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前提。

二、 教学手段的优势互补是教学效益最大化的保障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应该通过传统教学手段与网络教学手段的优势互补,营造出一个演示讲解、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最优环境,为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自主学习提供资源共享。网络虽好但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我们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可认为多媒体能取代教师或高于教师,它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该用语言讲解的还要讲解,师生该交流的还需要交流,多媒体只起到直观、形象的效果,对于教师讲不清或学生不易理解的借助多媒体起辅助作用。

三、 用网站承载分层学习资源,让学生能够“各取所需”

针对学生学科起点及发展状况的差异,用主题学习网站的分层学习资源,为全体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的支持,使不同起点的学生在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从网站获得必要的资源,由学生传统的被动学习,逐渐转化为学生主动的学习,不断转化为独立学习,逐步养成在自主学习的空间生存的信心。主题学习网站以单元学习为单位设计,每节课的学习资源为该网站的一级子页。每节课的学习资源由“学习内容”、“基本任务”、“拓展任务”、“任务素材”、“解难释疑”及“评价交流”6个栏目组成。各栏目内容及功能要求如下:

1.学习内容。对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求,用超链接对本节重点、难点提供演示讲解。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明确学习的目的和内容。

2.基本任务。与“双基”学习目标对应的习题。要求学生在完成训练的过程中,构建完整的体系,培养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信心、意识和行为习惯。提供作业在线提交及测评功能。

3.拓展任务。教师为品学兼优的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学习空间,准备一些有灵活性和创造性的作业。与“基本任务”相比,“拓展作业”具有更强、更快、更高的挑战性和实用性。

4.任务素材。提供完成“基本任务”需要的素材或素材库链接,避免因素材“原始制作”影响本节学习的目标。

5.解难释疑。给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用超链接提供多媒体演示讲解或文字解答。

6.评价交流。用论坛为学生搭建一个提问、讨论的服务平台。用在线数据库为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提供实验性记录、统计学服务。

综上所述,在主题学习网站学习资源的支持下,可以缓解或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吃不消”和“吃不饱”的问题,使全体学生在不同层次的学习进程中得到各自所需的发展,另外,被主题学习网站“解放”出来的教师,可以通过“监控转播”、“远程消息”及巡视实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进程,因材施教。

四、用异质学习小组保障合作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一般采用分组实验,即小组内各成员间形成性别、学习氛围、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另外,还可以考虑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和性格、脾气等的差异。但很多异质学习小组往往流于形式,还没有真正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所以为了取得合作学习效果,异质学习小组应该采取如下策略:

1.合理安排小组。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2.各组组员分工要明确,职责要清楚。每个成员各负其责,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培养团队精神。把“木桶效应”应用于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意识到虽然是在小组中学习,但还是需要不断努力,不可有依赖他人的心理,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有效的互动的交流,不要流于形式。

3.目标制定要恰当。每一次采用合作学习时,教师都要根据自己制定的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预设,制定合作学习的目标。

4.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合作时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探究。合作之后还要组织语言进行交流和汇报,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充分预设学生实验操作、探究学习、讨论问题、交流合作所需的时间,以保证充裕的合作,让每个学生敢于发表观点和见解,学会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学会反思,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

大家凭借网络环境这一广阔舞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积极尝试网络教学,以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需要。

上一篇:建设发酵工艺原理与设计“优秀课”的收效 下一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中的网络参与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