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20 11:42:31

基金项目 广西钦州市科学技术局科技攻关课题(20101910)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23.170

粘连性肠梗阻一般发生在小肠[1],多以保守治疗为主,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进一步加重时不得不手术治疗,而手术又有可能进一步加重粘连,造成恶性循环。我院自2009年2月~2011年3月采用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收治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12~78岁,平均461±125岁,其中小肠术后4例,结肠术后4例,妇产科术后5例,其中脾切除术后小肠广泛粘连11例,肝破裂修补术后小肠广泛粘连6例,胃穿孔修补术后小肠广泛粘连10例,阑尾炎术后小肠广泛粘连15例,结肠癌根治术后肠粘连3例,胃癌根治并联合脾脏切除术后肠粘连2例;全部患者均有肠梗阻的典型症状: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听诊有气过水声,部分病人有肠型及蠕动波;X线:有液气平。从发病到就诊时间1~10天。不完全性肠梗阻41例,完全性肠梗阻19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组20例,单纯保守组20例,手术治疗组20例。三组患者在年龄、发病到治疗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①单纯保守治疗组:禁饮食,持续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静滴抗生素。全静脉营养支持,对症处理。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的失调、肠外营养、抗感染。治疗观察期间对疑或有绞窄性的肠梗阻的、症状及体征不减轻或反而加重的予手术治疗。②手术治疗组:入院确诊后立即手术治疗。③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组:在常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新斯的明1mg注射双侧足三里穴位(穴位定位: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结 果

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组治愈10例,总有效率85%,复发率15%;单纯保守治疗组治愈8例,总有效率80%,复发率35%。手术治疗组治愈13例,总有效率95%,复发率30%。三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组较单纯保守治疗组及手术治疗组平均排气时间提前10~48小时。见表2。

讨 论

粘连性肠梗阻是普外科临床中一种常见急腹症。其中以阑尾炎手术后引起粘连性肠梗阻最多见,溃疡病穿孔修补及胆道手术次之,粘连时间长、经手术治疗者占多数,短期内粘连手术占少数。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病机制为手术创伤后机体发生炎症反应,腹膜间皮瘤细胞的纤维蛋白释放量增加,交织成网络状,从而在腹膜表面形成粘连[2]。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较多,但大都效果欠佳,传统的开腹手术主要适用于疑有绞窄或反复发作者,但手术可引起再粘连,而使医患双方均有所顾忌[3],并且60%~70%的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可暂时解除梗阻[4]。

祖国医学认为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针灸刺激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5]。而新斯的明(甲基硫酸盐)具有可逆性抑制胆碱脂酶活性的作用,使乙酰胆碱得以在突触部位蓄积,从而延长并加强乙酰胆碱的胆碱能作用,产生M受体和N受体样作用,对胃肠道平滑肌具有较强的兴奋作用。采用足三里穴新斯的明穴位注射,针药并用,从而产生良性的特异性刺激作用,通过神经反射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激活调整了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调动了体内积极因素,促进肠液分泌,从而增加肠道蠕动,改善肠管血运状态,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从而起到松解粘连,使炎症水肿消退,能够调理肠胃功能,增加肠蠕动,进而达到排气的目的。本组中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组较单纯保守治疗组及手术治疗组平均排气时间提前10~48小时。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组治愈10例,总有效率85%,复发率15%;单纯保守治疗组治愈8例,总有效率80%,复发率35%。手术治疗组治愈13例,总有效率95%,复发率30%。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组较单纯保守治疗组及手术治疗组疗效好,复发率低,三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

在本研究中,笔者采用了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结果显示,疗效优于单纯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组,可在短时间内达到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目的,促进患者的胃肠较早恢复通畅,显著缩短肠梗阻时间及康复时间,对粘连性肠梗阻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该方法简便,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但必需注意的是,粘连性肠梗阻如经非手术治疗不见好转甚至病情加重,或怀疑为绞窄性肠梗阻,手术须及早进行,以免发生肠坏死等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 温广邵.奥曲肽治疗23例粘连性肠梗阻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9):148-149.

2 黄明发.32例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3):63.

3 张爱平,宋瑞.醋酸奥曲肽联合山莨菪碱治疗粘连性肠梗阻[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0,13(9):746-748.

4 张兴宏.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26例体会[J].医学信息,2010,23(8):3015.

5 陈书艾,陈俊霞,范章云,等.时间医学模式下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对直肠癌Miles术后排气时间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0,32(6):883-884.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口腔溃疡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