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土建施工技术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

时间:2022-10-20 10:35:04

道路土建施工技术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

摘要: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质量管理在保证优良工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就道路工程的土建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进行探讨。

关键词:交通运输;道路;施工技术

Abstract: Road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work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people, quality management in which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quality engineering.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quality control of roa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Keywords: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roa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近几十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得到迅速发展,公路工程的设计标准严密和工程质量要求高,和其他工程相比,其质量本身具有影响因素多、质量波动大、质量变异大、质量隐蔽性和终检局限大的特点。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公路工程的施工技术,防患于未然,提高公路工程质量。下面结合作者的施工经验,就公路工程土建施工需注意的几个问题和如何提高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技术进行探讨。

一、基层施工技术

道路的基层是在整个公路的结构中起着承重的作用,道路面层的汽车荷载垂直的传到基层上,所以基层首先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且能够很好的将这些车辆荷载扩散出去。基层同时还要具有很好的水稳定性以防止地下水和毛细水对它的侵蚀。从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基层可以大体分为四类: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刚性基层和复合式基层。其中半刚性基层在我们国家的应用范围是最广的,这也是主要取决于我们国家一直以来的“强基薄面的” 的指导思路,但是随着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病害的不断显现,目前柔性基层和复合式基层也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介绍半刚性基层的施工技术。

1、基层的施工准备

基层施工之前必须要对水泥稳定碎石的质量进行检验,保证其符合国家的规范要求。在铺筑之前要对下承层进行实际的复测,要保证下承层有足够的平整度。道路直线要设置中桩,相邻中桩的间隔要保持在20m,将摊铺面的宽度实际测设到下承层上,要在摊铺面的两侧设计中墩,并记录其实际的高程。摊铺过程中最好要保持使用双基线对施工进行控制。

2、基层的施工技术

(1)水泥稳定碎石的运输

拌和站拌和好的混合料要迅速的运输到摊铺现场,以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具有良好的施工和易性。到最终水泥稳定碎石被碾压成型,最好保持在 5个小时之内。混合料无论是从拌和站装载还是施工现场的卸载都要采用分层装卸的方式,要保证水泥稳定碎石的均匀性, 防止出现大面积的离析现象。在摊铺过程中水泥稳定碎石的送到量要能够保证摊铺机连续均匀的进行工作。

(2)水泥稳定碎石的摊铺

为保证施工的质量,特别是采用新的施工技术、新材料时,首先要铺筑一定长度的试验段来验证其可行性有多大。在摊铺机的摊铺过程中要随时注意摊铺的质量,重点关注混合料的离析现象,发现离析出现要及时的进行处理。

(3)水泥稳定碎石的碾压和接缝处理

在混合料摊铺完成之后,要在施工现场进行含水量的测试,以保证水泥稳定碎石满足最佳含水量的要求。当混合料达到最佳含水量要求时对其进行初压、复压、终压三个过程。在初压时可以采用轮胎压路机进行全面的静压。复压的时候要采用重型压路机进行复压4-6 遍,压完之后要对基层的压实度进行检验,要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标准。终压采用轻型压路机, 碾压速度不宜太快,静压1-2 遍就可以。

在混合料的摊铺过程中如果出现中间间断时间过长的情况要设计横向的接缝, 要尽量避免出现纵向的接缝。

(4)养生

混合料在碾压完成之后,要对其进行养生,养生期要至少达到7天。在基层的表面进行适当的遮盖。要及时的观测养生的情况以便决定是否进行必要的洒水处理。

二、面层施工技术

道路的面层要有足够的强度,并且要有很好的平整度和抗滑性。以沥青面层为例来讨论面层的施工技术。

(1)沥青混合料级配的设计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要有专门的单位进行设计,并且进行实验室的室内试验进行检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是确定粗集料、细集料、矿粉和沥青的比例。要根据修建道路的等级和特殊需要选择合适的沥青混合料类型。完成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的设计过程,最后对生产配合比进行验证。

(2)材料准备和铺筑试验段

沥青混凝土的材料质量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影响很大, 要定期对准备的沙石材料和沥青进行抽检。其中沥青又是关键的材料。沥青材料要严格的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的要求进行检验。沥青要采用导热油进行加热,使得沥青能够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以方便的进行使用。储存的温度不宜过高,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沥青选择合适的温度。在大规模铺筑道路之前,要修筑一定长度的试验段进行验证,随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进行实际的验证,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摊铺速度和找平的工艺及时的发现整个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按照确定的生产配合比,将集料和沥青送入拌和机,在送入之前要将集料、沥青和矿粉预先加热到合适的温度。要保证沥青混合料在整个拌和过程中的均匀性,要不定时的进行抽检防止出现花白料。

(4)找平工艺的确定

由于沥青混合料铺筑的面层通常是由几层组成的,各层的级配组成类型也是不一样的, 要采用合适的找平工艺。上面层的铺筑质量直接关系到行车的安全和舒适性, 可以采用 “基准梁”法进行找平,可以将传感器安装到摊铺机上。中面层的平整度会对上面层的铺筑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可以对其厚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下面层与基层直接联系在一起,可以对基层进行必要的找平,但是要使其标高和厚度满足规范的要求。

(5)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下面层在铺筑之间要对基层或者封层上的杂物进行清理,完成中线和高程的测量工作,在摊铺前要根据松铺系数和道路的纵坡坡度和横坡坡度对摊铺机进行调整,混合料的各个面层要采用梯队摊铺的方式,同时参加摊铺作业的摊铺机最好要为同一类型的机器。要结合拌和站距离施工现场的距离合理的安排车辆运输,使得混合料的摊铺速度与供应的速度能够协调一致,在摊铺过程中要最大程度的避免摊铺的间断,否则会严重影响路面的平整度,要避免离析现象的出现。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要根据沥青的标号、粘度和摊铺现场的气候状况进行合理的确定。摊铺过程中要及时的跟进检查摊铺厚度和横坡度,以便及时的进行调整。

(6)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也分为三个过程初压、复压和终压。初压要确保沥青混合料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碾压,压路机要从外侧向中心进行碾压,避免出现推移和开裂,相邻的碾压带要重叠1/3 左右的轮宽。中心部分要等到最后进行碾压,初压采用轻型压路机不需要进行震动压实。复压要紧跟在初压之后进行,采用重型压路机,碾压的变数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通常是不少于4-6 遍,不要留下明显的压路机的轮迹。终压也是紧跟在复压之后,终压可以采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碾压要在2 遍以上以消除轮迹,提高路面的平整度,要保证路面压实成型的温度不低100度。如果气温低于10 度话,不宜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

上一篇:浅谈如何正确理解建筑电气的意义 下一篇:简述招投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