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械设备租赁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时间:2022-10-20 09:18:47

建筑机械设备租赁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建设在全国各地也是越来越普遍,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发挥的功效也是越来越显著。本文从机械设备租赁的优势入手,简要探讨了建筑机械设备租赁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能为所需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机械设备;租赁;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U673文献标识码: A

科技的快速发展让各类机械的更新频率也日渐加快。不少机械设备为更好的适应市场,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但是,有些建筑机械设备费用高昂,而对于此类设备不少企业并非长期使用,有可能只是在某一个环节中可能会用到,而如果要购买这些设备,既可能会造成资金的短时间大量支出,而且完工后设备长期闲置,造成资金浪费。

一、机械设备租赁优势

1、互通有无

有些工程因为某些原因而需要工期提前或对工期作调整,如果此时工程量大,则就会急需使用某些机械设备,而如果购进,除了质量无法保证,而且会占用大量资金,并且设备在个别施工中有用,这个施工环节过后就不会对其有所用,所以如果购买设备还会造成资金的浪费,那么就可以通过一定的渠道进行设备的租赁。如果施工中人员不紧缺,还可以在设备租赁的时候,配置相应的技术操作人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而且还可以增加业务之间的交流,拓阔了视野,为企业增加了额外的效益。

2、专业管理

工程项目增加让施工企业原有设备难以满足项目需求。此时,施工单位可购置利用率高的设备,比如说双钢轮压路机、混凝土搅拌车。而对于一些也用到但机械属于大型机械或者费用较高的,则应优先向社会租赁,尤其是在行业机械设备面临转型当口时,用租赁方式代替购买行为,不但能保证工程施工的需要,还可为施工单位争取到等待市场明确,以及今后机械设备使用走向的有利时间。

3、集中资源

购买科技含量高、大型化、价格昂贵、专用性强的施工设备,对大多数企业是个慎重问题。即使是有实力购买,也会造成大量流动资金占用或生产成本增加,给企业带来较大经济压力。采取机械设备租赁,特别是一些技术含量高、资金占用量较多的机械设备,与购买方式相比较,具有很强的低成本优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经营租赁、融资租赁等多种渠道与方式,优化和集中设备资源,将大型机械设备适当集中。

4、设备先进

技术的更新换代让建筑施工中所用机械设备更新速度加快,有好多设备应用智能化信息技术。这些智能化机械设备造价非常高,有些施工单位可能是在施工的某一个环节上会用到这种设备,如果是花重金进行购买,是非常不划算的,并且在技术进行更新之后,设备的使用就无法跟上社会的节奏,从而造成了资金被大量的占用,而设备还会闲置,投入到设备上的资金被浪费。所以说在高新技术时刻发展的社会形势下,对需要使用的技术性设备进行租赁可以很大的提高施工企业的运行效率。它们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要的设备,在市场上选择最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并且在技术上还是最新的设备进行租赁,对于资金的占用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不但减少了购买设备造成资金的周转不灵,也不会担心因为购买了设备在不使用的时候形成的折旧费用。

二、建筑机械设备租赁中的问题

租赁行业混乱,市场缺乏有效监管。小规模机械租赁公司随处可见,有的技术力量薄弱,管理不规范,还有的设备以次充好,一旦出现故障,技术上无法及时修理,从而耽误工期。无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设备安装与拆卸,常委托安装单位安装以降低成本。这些安装单位大多资质较低,为规避风险,往往采取先行安装设备,后审批安装方案,一旦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就以未签订合同和只提供安装方案为由逃避责任。租赁合同不规范,履行中经常发生纠纷,主要是因为目前尚无设备租赁标准化格式合同文本。另外,双方在签订合同时,由于对大型机械设备使用的风险意识认识不够,对设备完整程度和返还状况没有严格的规定,双方责任不清楚,合同缺乏严谨性,相关收费标准不一致,租赁期限和形式等说明含糊,合同实际履行中由于对双方的违约状况与索赔要求说明不清经常引起合同纠纷。租赁前对企业了解不够造成租赁决策失误,使租赁设备变成大马拉小车,增加额外费用;事前觉得租赁设备较合算,实际中因某些因素造成工作量增加,而不得不延长租赁时间,租赁费用比预计增加;租赁期限或形式等选择失误,导致租赁费用增加;由于客观原因影响,实际施工中租赁设备满足不了工程需要。设备租管用脱节,设备操作人员随机而来,设备现场管理不善,合同中一般没有说明机械日常维修由谁负责,双方责任分不清而经常产生矛盾。租赁设备到达施工现场后,施工方案不完善或没有制定租赁设备现场管理办法,承租方对设备的使用管理不善等,致使设备大部分时间闲置,使用效率降低,后期没有进行良好的保养维修,操作人员与施工人员配合欠默契等等也会使得设备状况不佳。大型设备的安装和拆卸方案通常是总工程师审批,但是到底由安装单位编写还是由承租方编写,目前尚无明确规定,由此造成管理上的错位。大型机械出租方的操作人员若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在合同中一般未作出明确界定来承担赔偿责任,所以造成纠纷发生。

三、改进建筑机械设备租赁策略

对于较大型的设备而言,鉴于绝大多数的建筑工程规模都不是特别大,项目资金并非特别充裕,而对于大型的机械设备往往也是使用率偏低,则此时租赁优于自购。建立设备出租单位备选库,运用招标方式比选,对设备出租方实行信用准入制度,确定项目最终使用设备出租方及机型。准入一般条件应是:出厂合格证;设备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机构代码证;机械设备使用说明书;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设备管理须满足国家有关规定及标准要求。起重机械设备除满足以上条件外,还应包括:具备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起重机械安装维修安全认可证,或附着式外墙脚手架专业承包资质证;起重设备出租单位必须具备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起重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资质证书;安拆操作人员必须具有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同时,通过对实际过程的评价与考核要淘汰不合格的出租供方,随时更新备选库。双方应明确责任,也可提供履约担保。出租方负责机械大修、经常性修理,并包括修理费、材料费等费用。出租方向施工单位提供设备使用保证金,若维修服务不及时或设备存在缺陷,该保证金可用于有关费用支出。施工单位因保管不善造成毁损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施工单位按照合同约定的方法使用施工机械而造成施工机械损坏的,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承租方交纳履约保证金,且不抵租金。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因出租方设备原因造成承租方经济损失的,除减免租赁费外,还应赔偿承租方损失。由于地震等不可抗力造成的设备损坏,施工单位不承担责任,期间不支付租金。由于施工单位的原因而造成的设备故障,或施工方案不佳造成设备闲置以至机械难以恢复工作的,施工单位应全额支付机械租赁费和修理费、材料费等相关费用。合同中还应约定出租方随机操作人员应服从施工单位调遣、遵守承租方的管理制度等,特别是有关安全规定,施工单位有权要求退回性能不良和安全性不可靠的设备以及不服从安排或不按规范作业的操作人员;明确规定租赁设备的技术指标,违约责任的处理等。

四、结论

机械设备租赁业务需要机械使用方与设备所有者签订有关的租赁合同,定期支付设备所有者一定费用。相信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日益兴盛,此项业务必将在我国未来有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强福.积极开展设备租赁活动 加强机械设备经营管理[J].甘肃科技纵横.2011(03)

[2] 周进军.论建筑设备租赁合同中承租主体的认定[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2(02)

上一篇:结构优化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下一篇:开放式公园管理问题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