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的季节性施工技术探析

时间:2022-10-20 08:27:33

农田水利工程的季节性施工技术探析

摘要:我国地域广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江湖众多,总量资源丰富;但因人口众多,按人均占有水土资源计,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各地自然特点不同,发展农业的水利条件也有较大差异。因为我国地域的这些特点,导致各地区季节、温度差异很大,农田水利工程在不同季节的施工都有不同的侧重点。本文主要探讨农田水利工程的季节性施工技术。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季节性;施工技术

1 引言

我国地域辽阔,国土面积跨度大,因此各区域的地质特点、水文特征、气候种类和自然条件都大不一样。但我国人口多,即使在整体资源充足的情况下,水土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仍旧非常小。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特点,季节气候以及昼夜温差都不一样,所以依照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规律,各地区的农田水利在不同的季节就要采用各自适应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建设了[1]。

2 当前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工程设计

2.1.1 前期工作欠缺

农田水利工程大多建成年代久远,坝为土坝,渠为土渠,建设及管理比较粗放,资料档案缺乏有效的管护,基本上都没有进行专业设计,更谈不上资料的保存。另一方面,工程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工程重复建设多、半拉子工程多,基本没有相关建设档案资料。由此导致工程现状资料相对混乱,真实有效资料数据严重匮乏,这给以后的规划与设计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此外,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往往是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进行的,加上其又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调查与勘察灌排渠系及建筑物的规模和主要参数,需要投入一定的经费与大量的时间,而这两方面都满足不了实际要求,因此,前期工作不足显而易见。这就容易导致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合理性较差,也影响了设计成果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2.1.2 设计标准不一

目前,水利工程实施部门多,各部门在进行农田水利工程改造中普遍都存在设计标准不一致的问题,设计流量、断面面积、衬砌厚度、衬砌超高、垫层厚度等取值没有按照规范规定值,凭设计人员经验及常规进行设计,如渠道过水断面采用原有土渠过水断面而不经计算,水池墙体单薄,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或者是经济较浪费等情况[2]。

2.2 工程施工

2.2.1 技术力量薄弱,管理难度大

农田水利工程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加之水利工程实施部门多,普遍存在技术人员少,专业技术力量薄弱,而农田水利工程改造工期要求又紧(秋收后才能开始建设,必须在次年春灌前完工),致使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困难较多,管理难度大。

2.2.2 质量意识淡薄,监管体系不全

因农田水利工程改造的主要内容为渠系整治,一般不存在安全问题,因此很多施工单位的质量意识淡薄,认为只要任务完成即可,不太重视工程质量,质量意识较为淡薄。由此导致在工程建设中缺乏必要的质量监督,无工程监理人员等情况,致使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影响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

2.3 产权管理与工程养护

2.3.1 工程产权不明确,管理体制不顺

小型水利工程大都是由国家投资与群众投劳相结合建成的。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的实行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土地分产到户经营,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已不相适应,普遍存在工程管理主体缺位,工程产权不明,管护责任不清,建管互相脱节,管理上出现“无人问津”

的现象。

2.3.2 养护经费不足

因小型水利工程量大、面广、线长,国家投入少,受益农户及管理单位也无力投入,致使工程得不到及时的维护养护,工程老化失修、破损严重,效益不能充分发挥。

3 农田水利工程的季节性施工技术

3.1混凝土冬季施工建设

3.1.1混凝土冬季施工要求

当前,一些施工规条例规定在低温期间进行施工,就需要采取相应的防寒、保暖措施,以防止寒冷低温造成混凝土损坏。一般来说,混凝土结构的内部水分在零下二度的情况下就会发生结冰,这样一来,混凝土结构就无法进行水化作用了,水体积将在冻结过后急剧膨胀,从而损害到混凝土结构。水化作用会在结冰融化之后继续进行,虽然强度会恢复增长的态势,但是强度或多或少会因为曾经的结冰而受到影响[3]。

3.1.2混凝土冬季施工措施

保温蓄热、凝固加速以及人工制热是在寒冷时节进行混凝土结构施工建设的主要手段,这样混凝土结构在进行浇筑后的护养条件就得到了保证,其自身温度也会高于五度,就大大降低了冻结率。选取发热量好的快凝水泥材料是相对于非大体的混凝土结构而言的,混凝土材料的配制比要进行严格的控制。

同时,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水在结冰的状态下就会造成相应的静水压力,面对这种情况可采用气剂进行缓解,也可使混凝土结构的抗冻性能得到提升。但是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会随着含气量的提高而降低,所以减水剂要和其一起采用,方可减小因为加气而造成的损坏。如果当天的平均气温在-2~5℃时,就应该对原材料进行加热处理,添加热水进行搅拌是可取的方法,而添加热骨料就要等到气温再次下降了。将材料进行加热处理,之后进行搅拌成混凝土结构,这期间就可放出一部分热量了。为降低混凝土结构冷却的速度,就需要在混凝土结构的散热面上盖上一层保温材料进行保温,这样一来,混凝土结构就可在常温条件下冷却变硬,在其温度减到零度之前就可满足混凝土结构所需的强度要求了。

3.2混凝土夏季施工建设

3.2.1混凝土夏季施工要求

夏季施工最显著的特点是环境温度高、水分蒸发快,这些对于新拌以及硬化后的混凝土除有利的一面外,也产生许多不利影响。在夏季施工时,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成为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关键[4]。

3.2.2混凝土夏季施工措施

1)对于大面积混凝土的施工,应做好混凝土浇筑方案,明确出混凝土的浇筑方向、浇筑顺序,在适当的部位增加混凝土膨胀带,并要养护14 d。

2)配合比的计算是混凝土技术关键,常规计算配合比,不但水泥用量增加,成本加大,而且容易使混凝土温度应力过大,使混凝土产生开裂,破坏耐久性。以低水泥用量有效养活水化热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值,以大掺量掺合料增加混凝土密实度和体积稳定性,采用复合高效外加剂,有效降低水胶比,保证了结构设计强度要求。

3.3混凝土雨季施工建设

3.3.1混凝土雨季施工要求

在雨季进行施工的时候,混凝土工程就需要做好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首先,需要保证施工场地排水体系的顺畅,运送的设备应该做好防滑、防雨等一系列的的安装准备工作,在浇筑的仓面上设置好防雨设置。对于结构骨料的水分含量,应该严格进行检测和控制。

3.3.2混凝土雨季施工措施

雨季混凝土、浆砌体施工严格注意以下事项:1)掌握天气预报,避免在大雨、暴雨时浇筑混凝土。2)做好砂石堆料场与水泥仓库的防雨工作。3)露天浇筑时,应通过试验调减用水量,防止外水入仓,及时排水,不得带走灰浆。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遇大雨或暴雨,应停止浇筑,并将仓内混凝土振捣好,雨后须先排除仓内积水,清理表面软弱层,继续浇筑时先铺一层水泥砂浆,如间歇时间超过规定,应按施工缝处理。5)加强水泥等物资防潮、防水的保护,避免损失。

4 结论

搞好农业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我国地域辽阔,地势高低悬殊,寒暖、干湿差异很大,我们这些从业者,应当从分析当地自然条件演变规律入手,因势利导,区分不同的自然环境,从而建造出合格的农田水利工程。

参考文献:

[1] 芦菊芳.浅谈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技术方案[J].中国农业信息,2013,11:166.

[2] 霍丙臣,焦军.浅谈高标准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J].科技与企业,2013,19:67-68.

[3] 刘群昌,白美健,江培福,周明耀,何武全.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3,01:22-23.

[4] 王军军.浅谈混凝土夏季施工的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0,24:240-241.

上一篇:西安地铁凤栖原站深基坑开挖支护技术综述 下一篇:完善新城功能 提升新城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