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管阻滞复合气管内麻醉用于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10-20 07:58:01

骶管阻滞复合气管内麻醉用于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的临床观察

473000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

摘要 目的:观察骶管阻滞复合气管内麻醉应用于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症(HD)经根治术的麻醉方法。方法:40例经行改良SOAVE根治术的HD婴幼儿,随机分为骶管阻滞复合气管内麻醉组(A组)20例和单纯气管内麻醉组(B组)20例。两组术前30分钟均肌注阿托品0.02mg/kg、地西泮0.02mg/kg,A组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1mg/kg、氯胺酮2mg/kg,入睡后行骶管穿刺,注药观察5分钟无局麻药中毒及全脊麻征后行气管内复合全麻;B组单用气管内麻醉,诱导维持同A组。术中观察麻醉效果,连续监测HR、ECG、NBP、SpO【sub】2【/sub】及PetCO【sub】2【/sub】。结果:全部病例麻醉效果满意,各项生命体征在各时点表现平稳;B组SBP、DBP和HR手术开始和拔管时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骶管阻滞是经行婴幼儿巨结肠根治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骶管阻滞 麻醉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4.011

先天性巨结肠症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消化道畸形,由病变肠管神经结细胞先天性缺如所致,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年龄较小的婴幼儿适合用改良Soave术式,剥离直肠黏膜,结肠鞘内拖出切除与直肠吻合,手术不经腹腔,操作深至盆底,要求松弛,单纯骶管阻滞或单纯气管内麻醉,常有某些不足之处。采用全麻复合骶管阻滞用于此类手术具有明显优点,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40例患儿,年龄1个月~3岁,体重3.8~13kg,ASAⅠ~Ⅱ级,未发现其他先天性畸形,并排除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正常。术前均灌肠1~2周,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并给予营养支持治疗。

麻醉方法:随机分为A、B两组各20例,A组为骶管阻滞复合气管内麻醉组;B组为单纯气管内麻醉组。两组术前30分钟均肌注阿托品0.02mg/kg、地西泮0.02mg/kg,入室后开放静脉通道,A组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1mg/kg、氯胺酮2mg/kg,入睡后行骶管穿刺,单次注入2%利多卡因5ml+0.5%罗吡卡因5ml混合液,按0.6~0.8ml/kg计算,观察5分钟无局麻药中毒及全脊麻征后以丙泊酚2mg/kg、维库溴铵0.1mg/kg诱导气管插管,吸入异氟醚及丙泊酚2mg/(kg・小时)微泵维持麻醉。B组单用气管内麻醉,诱导维持同A组。两组均术毕前20分钟停用维库溴铵,前5分钟左右停止输注丙泊酚。术中观察麻醉效果,连续监测HR、ECG、NBP、SpO【sub】2【/sub】及PetCO【sub】2【/sub】,观察各个时间点血液动力学的变化;记录静脉用药总量。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TX-〗±S)表示,组内比较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用t检验,P<0.05为有显著差异。

结 果

麻醉效果均满意,除1例由于术野出血较多改为经腹手术外,其余均顺利完成手术;松弛程度B组稍差于A组;SpO【sub】2【/sub】和PetCO【sub】2【/sub】的改变无显著性差异;B组SBP、DBP和HR手术开始和拔管时明显高于A组(P<0.05);B组静脉用药量明显增加,苏醒时间延长。见表1、2。

讨 论

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在成人手术中较单纯全麻的优点多有报道【sup】[1,2]【/sup】,骶管麻醉就是硬膜外阻滞,婴幼儿使用操作简单,生理干扰小,兼有松弛的作用。单纯气管内麻醉时交感-肾上腺髓质轴仍然存在,手术刺激时,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加,HR增快,BP增高【sup】[3]【/sup】。婴幼儿骶管腔容积小,注药后阻滞平面可向头侧扩散至胸部,可阻断交感-肾上腺髓质的传出冲动,减少儿茶酚胺释放,减轻插管、切皮、拔管等刺激时MAP、HR、CO、CI的剧变【sup】[4]【/sup】。改良Soave术式由于不经腹腔,对松弛要求高,行骶管阻滞后肠管收缩,松弛,有利于暴露术野,减少肌松药的用量。本研究表明,术中A组患儿血液动力学参数较B组小。A组患儿骶管阻滞后,术中维库溴铵和丙泊酚的用量明显低于B组,手术结束后苏醒快而且平稳。

总之,骶管阻滞复合气管内全麻在婴幼儿经改良Soave手术中麻醉效果确切,实施方便快捷,对患儿生理干扰小,有利于术中呼吸管理和术后复苏,是较为理想的一种麻醉方法。

参考文献

1 杨瑞,赵秀云,等.硬膜外阻滞加浅全麻的应用.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7,18:92-95.

2 陈志远,吴建华,黄珍珍,等.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中华麻醉学杂志,2002,22:114-115.

3 Russell WJ,Morris RG,Frewin DB,et al.Changes in plasmacatecholamine concentrations duting endotracheal intubation.BrJ Anaesth,1981,53:837-839.

4 张马忠.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杭燕南,主编.当代麻醉手册.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264-267.

表1 两组循环变化 与A组相比,P<0.05。 表2 两组用药量及苏醒时间 与A组相比,P<0.05。

上一篇:老年胃癌患者144例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序贯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根除失败的补救治疗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