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时间:2022-10-20 07:48:25

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应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其情感、态度、心智与价值观的发展。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把人文精神教育渗透到外语教学中,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 教师要以身作则,起示范作用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模仿性。教师的文化品位、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要言传身教,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化学生、征服学生。首先,教师要注意自身的形象,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做到衣着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大方得体,精力充沛,神采飞扬,讲究仪表修养艺术。其次,教师还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能够爱岗敬业、刻苦自律、团结同仁,具有善良、正直、无私、乐于助人等优良品质。再次,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由于各学科内容具有交叉性、开放性和综合性,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具有丰富的英语本专业知识,还要具有相关的边缘知识和一定的科研能力。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从根本上由“工匠型”向“学者型”教师转变。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应注意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感化学生。

二、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因势利导

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高中英语教材中提到,张衡发明了地动仪(seismograph),贾思勰撰写了《齐民要术》(Qimin Yaoshu),介绍了上海的高速列车(maglev train)、北京的科技中心(Zhongguancun),还介绍了中国在基因技术、航空航天、疾病治疗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利用这些素材,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使他们树立为国争光的理想。

2.培养学生不畏艰苦、勇于探索的精神。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容易养成唯我独尊、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等坏毛病,一遇到困难就萎靡不振、举步不前,没有拼搏精神。英语教材中介绍了不少名人的奋斗史和成功史,如Madame Curie在条件极其简陋的实验室中不断实验、不断失败、不断探索,最终发明了镭,两次荣获Nobel Prize;又如Oprah Winfrey,不但是地位低下的黑人,而且自幼家境贫寒,但她通过艰苦的奋斗,成为美国著名Talk Show的主持人……通过对这些名人事迹的学习,学生们受到了心灵上的洗礼和震撼,教师再进一步挖掘这些名人身上的优良品质,鼓励学生学习他们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精神。

3.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文明意识。教材中有不少单元内容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可掌握一些科学的生活常识,如Healthy eating介绍了大量的healthy food和junk food及这些食品对健康的好处和危害,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身体素质。又如Good Manners谈到了就餐时应遵循的table manners,告诫学生要讲文明、守礼貌;Saving the Earth谈到了全球面临的问题,如pollution,poverty,hunger等,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生存环境,养成文明、健康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观念。英语教材中有好几个单元介绍了英文戏剧、诗歌和音乐,如The Necklace,The Merchant of Venice,A Garden of Poems,The Sounds of the World等。跌宕起伏的剧情、文笔优美的诗歌、悦耳动听的音乐,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活跃课堂,还能陶冶人的情操,启迪智慧,丰富学生内心美好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及培养他们豁达、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使他们成为有生活情趣、有高尚品位的人。

5.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高中教材和阅读材料大量介绍了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历史渊源、价值观念、法律法规等。通过学习英美文化,学生们可受到另一种文化熏陶,才能更深地理解英语语言,领悟到英语的精神实质。也有利于他们拓宽国际视野,形成世界意识,提高他们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三、 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未来社会要求人们要能够自主学习,并具有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材是脚本,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要由教学的“独奏者”转变成“伴奏者”。教师可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来组织教学。小组合作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机会,课堂气氛活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语言习得。同时,小组活动使学生间的关系更融洽,学生们互相帮助,互相扶持,珍视他们之间的差异性并团结一致,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人文素养是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循循善诱,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把英语语言和人文方面的知识内化为个人素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他们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人才。

上一篇:合并大学校长办学理念探析 下一篇:中国史上最著名五大错别字